《大学毕业16年,从月薪285到年薪30万的人生轨迹》
第9节

作者: 情绪点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段时间,我就如一个饿了千年的狼,面对的海量的信息,不断地吸取和总结,逐步建构起我对企业管理的基础认识。遇到不懂的,就去问,去请教。厂里面还是有不少人有过其他工厂的工作经验,懂的也比较多,我有事没事就和他们聊,在聊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和我同一天进厂的有一个技术工程师,刚好也安排和我同一个宿舍,他哥哥在虎门一个美资企业里面任职行政经理,级别当时已经让我仰视到可望不可即了。在他的帮助下,我有幸让他哥哥给我传真了全套的行政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有职位职级系统,考核晋升系统,以及薪酬系统的全套文件。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我就抱着这厚厚一大本“红宝书”看,一边看一边总结。实话说,当时很多的东西并不是完全懂,而来自于大型集团公司的东西有些对于小型企业也不完全适用。但我还是在这短短的二十天内,一边学习,一边编制完成了本厂的全套人事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这些都对我后续的求职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知识在我多年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陆续得到应用。真是受益匪浅的。

  日期:2013-07-28 01:03:02
  此时,我开始回忆起在人才市场里面让我无法应对的那道面试题:假如有一批货1000个,抽检要抽多少个?怎么确定抽样数?于是我有事没事就跑去品质部的办公室。厂里的品质主管看得出是个经验很丰富的人,今天回想起来,在当时的工厂里面,品质部应该是管理比较完备的一个部门。什么检验规范、检验标准、QC工程图、检验器具校准管理都建立起来了。手下有20多个QC员,对来料、制程和成品都建立有完备的检验制度,而且每月还有一本厚厚的品质分析月报。这些很快就成为了我的精神食粮。只要工作一有空闲,我就去借几份过来,认真的看,仔细的琢磨。偶尔一次,看到了那个抽样计划表。我赶紧复印了一份,带回宿舍认真的背了起来。几天后我才搞明白,原来这个是有标准的,会查就行,根本就不需要背。哈哈,闹了个笑话。

  接着就是电脑,我始终记得在南栅那一次见工,因为调不出输入法,导致见工失败的经历。因此一入职,我就盯上了办公室那台电脑了——办公室唯一的一台电脑。但是当时那台电脑是指定一位仓管员专用的——当时办公室几个人,也就那个仓管员可以熟练使用电脑。现在想想当时那台电脑也就是打打通知公告,还有就是打印《出货单》而已。老板显然很看重这台电脑,因为后来这个仓管员被炒的时候,老板格外扣了她200块,理由是她就是在厂里用这台电脑学会了电脑的。因此既然老板很看重,办公室里面其他人也就不敢去摸了。但我心里始终痒痒的,总想找个机会学学。于是下班后办公室没什么人的时候,我就和仓管员套近乎,慢慢的就找机会把我关于电脑的疑问问问她。公正的讲,她是个保守的人,自己会的,从不轻易教别人,因为据说她是花了钱在外面电脑培训班学会的。但总是架不住我套近乎,慢慢的我也就从她那里学到不少电脑操作的知识。包括怎么调出中文输入法,哈哈。慢慢的,word,excel这些办公工具,我也就都基本了解操作方式了。于是,此后一段时间,我常常晚上在办公室磨到很晚,等大家都下班的时候,我就偷偷开电脑,练习我所学会的操作。现在想来,那时候像做贼一样。有两次被老板进办公室撞见过,不知道是我掩饰的好,还是老板没有太计较,总算还平安无事。

  转机出现在那个仓管员被老板炒了鱿鱼之后,第二天就出步步高的货。我们都不知道原来这个出货单也有讲究,罗技的出货单,按照我们印刷好的表格,手工填好就行。但步步高要求用电脑打印,而且要用无碳纸,打印一式四份。我们都不知道有这么个要求,这要求全装在原先那个仓管员的脑袋里面(所以说,没有SOP害死人呀),于是知道车子装好,要出门的时候,老板娘(这时候刚好来了大陆)突然说,你们知道步步高的出货单有特别要求吗?我们都说不知道。于是找来以前的步步高送货单,果然不一样。没办法,只能打开电脑做一份。此时,其他办公室的同事都傻眼了,都没摸过电脑。机会千载难逢,我主动请缨,我来弄。打开电脑发现,硬盘里面一片空白。原来那个仓管离开前,把电脑里面的文件全部删了。还好Office程序没删,不知道是不懂怎么卸载程序,还是不敢删。这下头大了,于是只好按照以前送货单的格式,重新Excel制表,做一个。现在看来不超过5分钟的工作量,我记得那时候搞了大半个小时,而且搞得满头大汗。不知道是热的,还是货车等在门口,急的。搞到最后,出现了乌龙了,表格右侧竖排文字,就是第一联,存根,第二联,收货,第三联…的那个,我知道是用文本框,也知道是用竖排文字,但怎么样把文本框的边框消掉,没学过,怎么都搞不会(那时候没有度娘呀)。用电话呼那个仓管的BB机,回电了,问到这个问题,死活不愿意讲,挂了。再呼,就不回电话了。没办法,最后只能打印一个带着边框的送货单。呵呵,不知道步步高的人拿着这个单子怎么想,反正货也收了,也没就这个事情投诉我们。文本框消边框的事情也就成了我的心病,必须要攻克的难关。没几天去了大街上的电脑培训,硬着头皮去问了一下培训班的老师,总算搞会了。没花钱问问题,还得到了满意回答,当时真的很感激。总算有了这一次救急,我也就顺理成章获得了这唯一一台电脑的专属使用权了。

  上班没几天,那个江西美女总经理助理就离职不干了,后来是帮我进厂的生产主管也辞职走了。慢慢的,办公室就剩我一个是老员工了,其他来的都比我晚。如前文说的,刚开始老板骂人,还基本上骂不到我身上,或许是我刚来,又处处小心,所以我是常看着别人挨骂。慢慢的就开始我也在被骂之列了。这么骂来骂去,心里就有去意了。觉得干着没意思,而且这么骂下去,也不知道哪一天被老板扫地出门,想着与其被炒还不如自己主动走。另外自己觉得可以学的东西也学的差不多了,继续呆下去也没啥意义。而且此时内心开始不平衡了,觉得老板的工资给的实在太少。

  但想归想,走还是不大敢走。因为兜里没有钱。那时节工厂的工资是压一个月压两个月算正常的,也就是说,通常8月份的工资,10月15号左右才发。所以我在工厂干了半个多月,兜里还是一个子没有。呆在工厂,起码三餐一宿不成问题,一出厂门就又恢复流浪了。因此也只能憋屈地干着。
  转机说来就来,大约上班22-23天左右,一天晚上吃夜宵,我在食堂呆的晚了些,看着食堂的厨师们收拾桌椅。此时食堂管理员走过来,悄悄塞给我200块。我愕然了,不知道啥意思。他解释了一下我才知道,原来工厂几乎每天都有1-2个请假出去的人,但每天他报就餐人数的时候,都故意忽略了这些个人。按说总务应该对食堂报过来的人数进行审核,按照每天实际出勤的人员给食堂发生活费。但我傻愣一个,硬没想到这一层,所以每次他报来的人数,我看和全厂当日在册员工数一致,就直接报到老板那里领钱发给他了。而他以为这是我故意留的缺,于是20天了,给我200块算是分成了。

  人心本来就是贪婪的,我也一样。何况还处在身无分文的境地呢。于是收了190,把进厂第二天借他的10块还清了。兜里第一次有点饱鼓鼓的感觉了。
  工厂本来是一个月30工的,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但恰好后面两天厂子里没订单,老板大发慈悲放2天假。这对我真是天赐良机。于是又一次花10块钱,进了一次人才市场参加招聘会。去的时候没忘把我整理的那一套人事管理制度和后勤管理制度带上。用今天的时髦话讲,这叫“项目经验”。也真亏了这“项目经验”,我很快谈好了一家企业,职位是“人事助理”,工资翻番了,800。
  回到厂里,我是既兴奋,又纠结。纠结啥呢?纠结出不了门。那时候的工厂,自己主动辞工的,工资拿不到了不说,如果老板不让你辞工,你大门都出不去。今天的大学生们应该无法理解,那时候的台资工厂,类似于军营式管理,不但每天早晨要出操,就是下班后,想出厂门到外面去逛逛,也不是很自由的。一般是每个部门,按人员比例发出入证。例如每10个人发1个出入证,那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出门去。出门的时候出入证和厂牌放在保安室,回来的时候拿上,再把出入证交给部门主管。部门主管基本上决定分配每天哪些人可以出门。

  我还算好,保安在我领导之下,因此平时下班时候,我到门口走走逛逛,倒还自由。但是如果辞工了,老板不让走,下命令让保安看住我,那就没法子了。于是思考了一晚上,还是决定不告而别。第二天,我把自己的几件衣服,和此前搜集的一些学习资料“红宝书”整理整理,放在一个布口袋里面。私下找到清洁工大姐,让她下午倒垃圾的时候,帮我把东西带出去,放在门外的士多店里面。然后我照常上班,下班,吃晚饭,报好第二天的餐,并把老板给的第二天的生活费付给了食堂管理员,然后漫步来到门口,和保安说,我出去看看。保安向往常一样,没有阻难。我信步出了厂门,来到士多店拿上布包。迈开大步离开了工业区。当时真有一种小鸟脱离樊笼的感觉。

  晚上在食堂管理员家住了一晚(他和他老婆在厂外租的房子),第二天,经过在虎门镇区的短暂停留。我就来到虎门沙角,展开我到广东第二份工作的征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