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郑安平不以为然。
日期:2013-04-16 07:56:23
正文【11】
第6回 公堂咆哮韩非动怒 兵分三路白起攻韩
野王一带发现有秦军在活动,这并不令韩桓惠王(以下简称韩王)感到震惊,因为他料定,秦军迟早会有这个动作,这正如病入膏肓的人,早已料到迟早是个死一样。然而他感到不解的是,显然并非游击队的主力秦军,既出现在野王地界,却又为什么远远地安营扎寨,不见进一步的举动呢?朝臣们因此吵吵嚷嚷了一天,最后的结论是:
狡滑狡滑的秦人一定别有企图。
“该来的都让它来吧”,韩王一声叹息,仿佛就此放弃整个世界。
历史地看,韩桓惠王确实很难。还是太子时,他踩平地都“如履薄冰”,夜间就寝更是不敢把眼睛全闭上,只为觊觎与暗算无处不在。然而,需要觊觎与暗算者“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也“觊觎与暗算”一回的时候,他们却抛下这样一句话:“谁叫你是太子呢?”然后坚定不移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今往后不打算再露面一样。没奈何,只得他硬撑着胆子抛头露面,只身到国外去给人家做人质,以换取“国家与民族”一时的苟安。
忧心如焚却又无技可施的父王,常跟他讲:孩子,全当是历练历练吧;上得了刀山下得了火海,才能成得了大事。他也就抱定这个坚强的信念,并且信以为真,虽然他知道这不过是父王宽慰的话罢了。理想可以超越,现实却不能不具体。你知道,弱国无外交,韩国夹在秦、赵、魏、楚之间,仿佛四围峻岭的山谷,谁都想往低处冲几把沙土。这就是人质的处境。
好不容易熬出了头,登上了王位——这话说得好象不大孝顺,因为听其意,好象巴巴盼着父王早点归西一样——心想这下好了,终于轮到他看谁谁不顺眼,而不是谁谁看他不顺眼了。然而新鲜劲一过,他蓦然发现,他成了货真价实的“出头鸟”,如临深渊之外,还被强调了这样的处境:已无退路。这次只为他是王者。
王的意思是,万千性命系于一身。这个意义与“千均一发”相仿佛。
他的脑袋每天都在开水陆道场。
我和我的国家皆如风中的树,这成了他的口头禅。此刻,他就念叨着这句口头禅,徘徊在喧嚣与孤独之间,满面愁容地在大殿里大摇大摆。这时,侍者来报,韩非求见。
见或不见?韩王犹豫了片刻,还是见吧。
侍者退出。
众多子侄辈中,韩王还是比较喜欢韩非的,尚不足二十岁,却一幅老成谋国的样子。在他身上,亦丝毫没有公子哥只管美酒丝竹的沉沦。他不停地读书,追日追月地读,家藏之外,王室所有的重要藏书,他基本都翻阅了一个遍。甚至不远万里,远赴齐国的稷下,投身大学者荀况的门下。这是个了不起的夸越。
荀况虽是个儒者,但听说此人的学说中亦杂揉了相当成份的法家的学术思想,因此之故,益发坚定了韩非的主意:只有铁腕强权,才能收拾得了当前这个乱糟糟的局面。
他总是建议,处此弱肉强食的逆境之中,无有非常之举,断难有非常之功(重振国风)。
韩王明白韩非所指的“非常之举”指的是什么,问题是,谈何容易啊。眼下的韩国就如一座年久失修且严重蛀虫的老房子,除非推倒重来,否则稍有不慎的风吹草动,既可促成它的轰然倒塌,更何况是“非常之举”?再者,外部有这条件吗,虎视者肯容你坐大?内部有这氛围吗,食利者肯大义让利?换一种方式来表达“病入膏肓”,其实是无可救药。拖,能拖多久算多久,这是韩王不得已而抱定的策略。
日期:2013-04-17 08:08:33
正文【12】
“应应应……增——兵野野野……王……”
看着韩非的下巴象抽风似地抖动,韩王示意侍者递绢给他。韩非遂即麻利地在绢上写道:“应增兵野王,否则上党 断然不保”。
韩非口吃,特别是情绪激动的时候,比如眼下,或者需要长编大论的时候,情况尤为严重,他说得艰难,听者听得艰难。因此,韩王许他一项特权:笔谈。
“你向来主战,这寡人是知道的。你所举荐的上党郡守靳黈,事实表明此人智略过人,不辱使命,到底确保了上党 一郡的安全,这寡人也是知道的。”韩王如数家珍道,“寡人再不济,上党郡之与吾国的重要意义,寡人又岂能不知?群虎环伺,地狭民贫,寡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决一死战,”韩非笔走龙蛇。
韩王避开韩非有如投枪匕首般扑来的目光,看见清凉的庭院里,有侍者在窸窸窣窣地清扫落叶,动作缓慢得仿佛倚杖休息。这些侍者都不再年轻,甚或年老得可以了。连年战争,空虚的不只是国库,更有人丁寥落……。“谈何容易啊”,韩王嗫嚅道,脸色越来越苍白,“拿什么去打”。
“大王您这是……?”这是内侍的声音,他看到韩王脸色有点不对。
“不碍事,”韩王摆了一下手,“只是有点头晕,歇一会就好了”。韩王似乎想换个比较舒服一点的姿势,挪了挪,斜靠在御坐上,可是这样一来,从韩非的角度看,更象是颓然瘫倒在座位上了。
韩非这才注意到,这些年,韩王其实很憔悴。
“大王这些日子总是吃不好睡不好”,内侍补充说明似地说道。
“割肉饲虎,寡人又何尝不知道肉不尽虎不去,可是不如此,我们恐怕早已沦身为臣虏矣。强敌在邻(指秦),赵、魏、楚又虎视耽耽,纵观寰宇,又有哪个可值得托付肝肠的呢?……合纵抗秦?”韩王哼地一声,“胡闹罢了。华阳一战的历史你是知道的,赵、魏的动作就是想灭了我们。”
“真窝囊”,出人意料,韩非竟然口齿伶俐、干净利落地蹦出这三个字,而且声音大得惊人。殿外那个年老耳背的侍者以为是打了响雷,朝天看了看,再回到他的现实。
韩王看着扬长而去的韩非,两行清泪挂在脸上,他知道在良知未泯、志气尚存的朝臣眼中,他逃不离就是这个形象。“寡人承认寡人无能”,韩王不得已自我辩解,“但寡人不傻,寡人知道该怎么做。”
除了好消息之外,斥兵(侦察兵)带来不好不坏的消息:野王暂时无虞。接下来就是坏消息:荥阳一带也发现主力秦军。韩王一惊非小,手中简册不由掉落在地:这一招来得也忒狠忒快了。因为荥阳是拱卫新郑的北方门户要塞,荥阳一失,也就意味着新郑自此无险可守。韩王连忙招集群臣商议,有主战的,有主和的,有主张迁都以暂避锋芒的;有镇定自若的,有气愤填膺的,有神色欺惶的,亦有不阴不阳的。
国相张平建议,在加强荥阳一线的防御力量的同时,应于“新城-华阳”一线构筑第二道防御体系,以防万一。
国尉道:“以我们现有的兵力,恐怕无法做到二处分兵,更遑论支援野王了。”
韩王沉默良久道:“必不得已,也只得决一死战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