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真相:孔子及其弟子们以及很多中国成语的内幕》
第7节

作者: gongqi200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是器。”
  【真相】
  这又是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但是前人的解释却空前一致:君子不是或不像器,而所谓“器”就是器具或器皿,古时候的器通常只有一种用途,不像现在有多用刀多用锅什么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子要博不要专。
  深究起来,君子不器还可以有深一层的意思。“器”是工具,而君子不是工具。

  中国人骂人有一句话,叫“不成器”。这个说法来自《三字经》,说全了是“玉不琢,不成器”,最早来自《礼记》。“不成器”的意思反过来了,是说你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显然,“不器”和“不成器”是相矛盾的。讲“礼”的孔子怎么会和《礼记》矛盾呢?
  其实,原因在于针对的对象不同。“不器”是针对君子说的,“不成器”是针对小人说的。孔子把人分成2种,上等人是君子,下等人是小人。君子不是工具,所以要博,所以要“不器”;小人是君子的工具,所以要专,所以要“成器”,也就是成为专家。
  所以,下一次有那不开眼的说你“不成器”,不要理他,他是小人那一伙的。或者有人向你炫耀他是什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时,也不要理他,他不过是“器”,而君子不器。
  日期:2011-12-27 22:26:56
  【2.13】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在说之前实行,然后再继续。”
  【真相】
  本章给出的君子的定义是先做后说。

  为什么君子要选做后说呢?有人说是因为如果先说后做可能做不到因而不守信用。说这个答案的人错了,因为他不了解孔子。孔子说只有小人才言必信行必果(13.20),而现在子贡在问君子,所以显然答错了。
  既然君子不必怎么说就怎么做,为什么还要先做后说呢?
  答案是,这是一个针对子贡的答案。我们已经见识过孔子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孝的定义。现在就是再让我们见识一下。
  大概子贡这个人总是先说后做不到吧。虽然君子可以不守信,但不是永远不守信。如果君子永远不守信,还会有人跟君子打交道吗?
  日期:2011-12-29 01:00:31
  【2.15】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学习不思考则迷茫,思考不学习则危险。”
  【真相】

  本章中“罔”与“殆”都有多解,但大意思很明确,就是“学”与“思”都要有。
  “罔”一般解做迷茫或受骗。受骗其实更接近真理。因为学习就是一个被洗脑的过程,如果不思考,很容易受骗。但是孔子不会是这个意思,因为孔子所说的学,应该是在他的体系里学,他不可能说自己欺骗学生。孔子的意思应该是迷茫。因为不思考就不会融会贯通,就会迷失在孔子并不系统的讲授里。
  “殆”有危险、困乏、疑惑3个意。3个意都讲得通,光思考不学习,脑子会转的很累,也很容易转不出答案。但孔子的意思应该是“危险”。为什么呢?孔子讲学,自然希望跟着他讲的走,也就是希望学生被他洗脑。所以孔子要吓唬学生,让学生不能光自己瞎想而不学习他的理论。3个意思里面,最吓人的当然是“危险”,所以孔子的本意应该是“危险”。

  日期:2011-12-29 20:36:42
  【2.17】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由,教给你什么是知吧!知道的是知,不知道的是不知,这就是知啊!”
  【真相】
  把本章的绕口令在脑子里绕清楚以后,你也许会疑惑为什么孔子对子路说了这么一个绕口令。这二位都不是相声专业的,所以显然孔老师不是想训练这个叫仲由的学生的舌头。那为什么孔子这么说呢?
  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里,对于成年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不知为不知”。因为成年人多少总知道一些事情,尤其是像子路这样岁数只比孔子小9岁的人,很容易觉得自己知道的比老师少不了多少。再加上子路会武术,搞不好就会像流氓一样挡不住。怎样打击一下这个骄傲而又会武术的子路呢?问几个他不知道的问题?但是他要不承认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一定要把“不知为不知”的道理讲给他。

  所以,回到本章故事,很可能子路的骄傲劲头又上来,于是受到了孔子的打压。
  孔子的打压有没有起作用,故事里没有说。我猜是起作用了,因为电影不是说孔子也会武术吗?
  日期:2011-12-31 16:58:22
  【2.18】
  原文: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

  子张学习谋取俸禄。孔子说:“多听,保留怀疑,谨慎说其余,就少犯错误;多看,保留困惑,谨慎做其余,就减少后悔。说话少错误,做事少后悔,俸禄就在里面了。”
  【真相】
  这一章初读有点乱,这与互文的修辞方法有些关系。其实,我们可以把词句重新组合一下,立刻就可以拨云见日:多闻多见,阙疑阙殆,慎言慎行,则寡尤寡悔,禄在其中矣。翻译过来就是:多听多看,保留疑惑,谨慎言行,就可以少犯错误少后悔,俸禄自然就有了。
  意思清楚了,我们再看其中的道理。
  多听多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充分的情报,无论做人做事,为官经商,军事政治,都是必须的,都是非常基本的原则。情报充分则决策才可能正确,所以多听多看是一切的基础,是第1步。

  保留疑惑是非常聪明的原则。多听多看之后,一定有明白的有不明白的。明白的不用说了,不明白的怎么办呢?可以回到第一步。还不明白,有2个选择,猜或不猜。回想一下上一章的原则:不知为不知,那么不猜为上,所以要保留疑惑,这是第2步。
  谨慎言行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无论如何,总要有所行动。但是要谨慎,因为还有不明白的。不慎说了错话做了错事,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宁可少说少做。这是第3步。
  这3步走下来,步步都是最佳选择,那么结果一定是最好的。要官得官,要钱有钱,学术研究有成果,群众关系好,家庭幸福,幸福快乐。
  日期:2011-12-31 22:57:49
  【2.19】
  原文: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
  鲁哀公问:“做什么民众就服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的人放在邪曲的人的上面,民众就服;把邪曲的人放在正直的人的上面,民众就不服。”
  【真相】
  使用正直的人,这个任何人都不会反对。好比说一加一等于二任何人都不会反对一样。说一加一等于二,是废话。说使用正直的人,是不是废话呢?
  也是也不是。
  说是废话,是因为只说使用正直的人,却不说清楚什么是正直的人,那么就是废话。
  说不是废话,是因为这句话是在回答哀公的问题。哀公的问题是:做什么能让民众服。这就好比是,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算数规则,你说一加一等于二,那么就不是废话。

  为什么让民众服就要使用正直的人呢?难道不使用正直的人民众就不服?那一次农民起义是因为上面不使用正直的人了呢?还不都是快饿死了才闹事儿吗?而且没有选票,不服又如何呢?
  这里面暗含的推理是这样的:不正直的人会让民众吃不饱饭。但是这个推理正确吗?
  其实,上面所有分析都是基于假设孔子没有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孔子当然有自己的利益。说白了,孔子这么回答就是想让哀公使用自己,让自己当大官。因为自己在哀公面前说出这话,难道哀公不会把自己联想做最正直的人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