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民国之后,忠君爱国的封建思想不再吃香,所以圣人的粉丝们又有新的说法。比如说思考太多导致行动力不够。就孔老师这句话本身而言,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我自己的经验也是如此,因为我也属于想的太多结果行动力不够的人。
总之,我同意孔老师的要2次不要3次的理论。只不过前提是2次都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要从某个老大或某个团伙的利益出发。
<
日期:2012-03-11 22:20:35
【5.21】
原文: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国家有道时智,国家无道时愚。他的智可以达到,他的愚达不到。”
【真相】
现代人读本章,容易受成语“愚不可及”的影响,以为孔老师在骂宁武子。其实,这个成语的确出自本章,但在本章中孔老师的原意是在夸宁武子。因为这里的“愚”不是真傻而是装傻。
所以,本章的意思是这样的:国家也就是国君正确的时候,宁武子就发挥他的聪明;国家不正确的时候,宁武子就装傻。宁武子的聪明是可以学得到的,但是宁武子的装傻就学不到了。
意思清楚了,但我们可能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装傻比聪明还难学呢?
让我们看一个《左传》里记述的宁武子装傻的故事吧。宁武子有一次出使鲁国,鲁国国君让乐队奏周天子的专用乐曲好比是国歌,宁武子应该按礼节起立热泪盈眶之类的,但是宁武子却像米卢一样不起立,于是鲁国愤青们就质问宁武子,宁武子装傻说我还以为乐队是在练习呢。在这个故事里,问题是鲁君违反规定演奏超标准音乐。对待这个问题,如果宁武子有现代意识,那就应该不管周天子鲁君那些破事,只管自己吃好喝好玩好就行了。但是宁武子和孔老师一样有维护周天子的意识形态,他该怎么办呢?他可以退席抗议甚至一头撞死,但这样虽然维护了周天子的利益但是也伤害了自己。他也可以起立行礼,但这样虽然保护了自己却损害了周天子的利益。有没有中间两全的路呢?不容易找啊,然而宁武子找到了一条,就是装傻。装傻既没有伤害自己,也没有太多损害周天子的利益。
看到了吧,装傻是很难的,比一般的聪明要难,需要特别聪明。而且装傻不像聪明有一定之规,往往需要更多的机智和脑筋急转弯。所以孔老师表扬得很好:“其愚不可及也”。
日期:2012-08-25 23:14:23
【5.22】
原文: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归去吧!归去吧!我乡里的小子狂放而粗略,斐然可观,不知道用什么裁剪。”
【真相】
本章的背景是:孔老师在各国推销他的主张一直都不成功,在这个陈国甚至没有饭吃,这时候听到鲁国的新老大召他的学生冉求的消息,圣人觉得借学生出头的日子到了,于是感慨了这么一番。
感慨中的“吾党”很是刺眼,但其实“党”在古代现代汉语中都不过是一伙人的意思。在古代,“党”是一伙人、一类人,或者是一级地方组织——500家为一党。后来,“党”的政治含义逐渐加强。所以,“吾党”不过是我们乡里那一伙人的意思。当然,孔老师的“吾党”的党魁就是孔老师自己了。
感慨的主要内容证明了圣人在极度兴奋的时候也是很理智的,没有忘了他老师的身份。虽然孔老师要借学生出头,但还是不忘指出学生需要他的剪裁教导,只不过在兴奋之下,孔老师一不留神说出了学生的水平已经到了他很难教导的话。不过好在后世圣人的粉丝控制了话语权,他们一般把这句话解释为学生自己没有剪裁自己的能力。
日期:2012-08-26 08:57:58
【5.23】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怨恨因此稀少。”
【真相】
别人打你,你要不要反击?无力反击挨了打,你要不要记仇?从你自己的利益出发,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各有利弊,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圣人在这里给出了标准答案:不反击不记仇。但是这个答案却不是从挨打者自己的利益出发的。
孔老师一向站在周天子的立场上,但是他却夸奖不吃周家小米(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是“贤人”,这一度让我以为孔老师有时候还是公允的。是本章让我认清,孔老师夸奖伯夷叔齐的目的,还是为了周天子的利益。
我们知道,虽然投奔了周朝,伯夷叔齐还是商朝一家子的。周朝灭了商朝,当然就和伯夷叔齐有家仇国恨。但是这二位没有实力报仇,否则也就没有必要闹绝食了。不能报仇,有没有记仇呢?孔老师说他们不记仇,这真是强奸死人的意志。不记仇为什么要不食周粟呢?那年头虽然不时兴吃粗粮,但是吃小米好歹死不了啊。现在倒好,因为恨周朝要用饿死来表示这种恨,结果含恨而死后,却被周朝爪牙孔老师塑造成宽恕模范,二位不知道做鬼以后是否能饶得了圣人。
孔老师为什么要把遗恨周朝的伯夷叔齐塑造成宽恕周朝的模范呢?封建社会历来是胜者王侯败者贼,怎么胜呢?当然是靠杀败者胜的。败者如果记仇,胜者夜里就不容易睡着,所以胜者肯定希望败者不记仇。但是你杀了人家的家人怎么能让人家不记仇呢?这时候孔老师就跳出来编了这个伯夷叔齐不记仇的故事。
对于已经国破家亡而且没有翻盘机会的伯夷叔齐来说,也许不记仇吃周朝的小米的确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周朝来说,你如果光是不吃小米的话那么记不记仇就都无所谓了。但是无论如何,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孔老师可以歪曲事实伪造心灵鸡汤故事的理由。
日期:2012-08-26 15:37:49
【5.24】
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直?有人讨醋,他向邻居讨醋给人家。”
【真相】
无论古今中外,“直”都是一种好名声。当然,西方人的民族特性总的来说比东方人更直一些。“直”虽然好,却不属于孔老师的奖励体系。但即使如此,圣人也不肯让别人轻易享有这种好名声。道理很简单,人的好坏都是相对而言的互相PK的结果。别人的名声好一点,你的好名声就差一点,孔老师要靠好名声来做官和发展他个人的教育事业,所以对别人的好名声不得不小气一点。
不过,这一次我以为孔老师是对的。微生高这个家伙的确配不上“直”的好名声。
为什么孔老师是对的呢?我们不知道春秋时候的醋价,但想必不会价值连城,否则流传下来的故事就是和氏醋而不是和氏璧了。别人来借醋,你给别人醋,事情虽然可能不大,但别人多少会对你心存感激,你也就多少积累了一些至少是借醋的好名声。现在别人来了,你没有醋,但是知道隔壁张家有醋,你如果正直,就应该告诉别人张家有醋让人家去张家借,这样张家就有机会得到好名声。但是你为了自己的好名声,明明没有醋,却假装有跟人家说醋在库房然后偷偷地去张家借醋,这样一方面你自己不当得好名声,另一方面剥夺了别人获得好名声的机会,所以圣人要批评你。圣人这次批评的对。
虽然有圣人及其一伙两千年的批评教育,微生高这种人在现代也还是有,而且不少。比如做慈善能够获得好名声,像比尔盖茨那样捐出自己全部财产做慈善的人当然应该获得好名声,但是也有投机取巧像一基金之类的现代微生高,从大家手里敛钱,然后去获得他自己的好名声。我相信如果圣人穿越到现在,一定会痛斥一基金之主之流不“直”的。
有人说,银行不一样是从大家手里借钱然后借给你吗?大错了。银行是商业机构是商人,借你钱是为了挣利息而不是挣好名声,商人本来名声就不好嘛。如果有银行借你钱挣你利息还要说自己是好人,那只能说这家银行不要脸。
日期:2012-08-26 22:20:25
【5.25】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