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国——告诉你一个可能闻所未闻的三国》
第56节作者:
铲君山 日期:2013-06-03 15:15:04
朋友们好,让大家久等了。(更新)
《荀彧,当生即生,当死即死,来去自如》
一,荀彧之死,曹操之过?
一代智囊,死的却如此凄婉。我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历来引起人们无限同情和景仰的悲剧人物,他们的死一定是非常悲凉的,比如五丈原,十二道金牌,汨罗江等等。荀彧才智过人,算无遗策,料事如神,对于曹操,有莫大的功劳和情谊;对曹操的了解,也可以说异常深刻。历来不少人把荀彧之死归结为殉难于曹操的篡汉,以及曹操的野心爆棚连这样的昔日老朋友都不在乎了。果真是这样吗?
有人说,危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有些人为了名而拥立君主,如果不去侍奉,世人将从名的方面指责我;如果我顺从地与众人一起拥戴他,则今日之效忠,他日必将成为助纣为虐的罪名。这便是荀彧之所以进不能保全自身,退不能保全气节的原因。以荀彧对曹操的了解,他不可能不知道,一旦反对加九锡,后果是很严重的,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反对呢?因为一旦加九锡,则意味着刘汉江山不保。荀彧的过错,在于投奔曹操,并且为曹操出谋划策,以至于到了这个节点,无法脱身了。那么,果然是这样吗?
首先,曹操一辈子都没篡汉,他自己也不想篡汉。设置荀彧之死,并且潜意识里和曹操要“篡汉”联系起来,其实是后人有意在诬蔑曹操。
一,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游说曹操进爵为公,把这件事情和荀彧商量。荀彧说:“太祖本兴义兵以匡辅汉朝,秉忠贞之城,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引得什么样的结果呢?“太祖由是心不能平”。荀彧之死,叫做“以忧薨”。荀彧死的明年,就是建安十八年,曹操就进爵为魏公了。这话很明显是附会,曹操真要篡汉,怕荀彧什么?况且进爵为魏公,和篡汉有什么关系?他后来不还进爵为魏王么?
二,建安二十四年,孙权要袭取荆州,《三国志注》引《魏略》说:他上书称臣,称天命,说曹操该做皇帝。曹操把信给大家看,说"是儿欲踞吾炉火上邪?“踞”是放肆的行为。曹操是孙权的长辈所以称他是儿,意思是说这个小孩子,要使得我放肆了而住在危险之处。这明明是不肯做皇帝的意思。《三国志注》又引《魏氏春秋》说:夏侯惇对魏武帝说,从古以来,能够为民除害。为人民所归向的,就是人民之主。您的功劳和德行都很大,该做皇帝,又有什么疑心呢?魏武帝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正和他建安十五年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引齐桓公,晋文公,周文王来比喻自己是一样,可以看出他不肯篡汉。
三,还有谣言说,曹操指使荀彧杀伏皇后,这也是伪造。建安十九年,据《三国志》,是伏皇后曾写信给他的父亲伏完,说汉献帝因董承被杀,怨恨曹操,话说得很难听,这时候,这封信发觉了,所以曹操要把伏皇后杀掉。凡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总是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这和我写的这个帖子一样,有人说好,有人说坏。做大事的人,总是把毁誉置之度外的。曹操难道怕人家谤段吗?要是有一封信说他的坏话,就要发怒杀人,那他不知道要杀掉多少人才能满足。所以当时的伏皇后,必是另有阴谋,断不会因一封信骂魏武帝而被杀。至于说汉献帝因董承被杀而怨很曹操,其实董承也不是公忠可靠的人。《曹瞒传》说:伏完和他的宗族,死的有好几百个人。其实伏完是死在建安十四年,离这时候已有五年了。所以说,伏皇后的被杀,是一定另有政治上的阴谋的,不过其真相现代人无法看到而已。假定伏皇后的被杀,是别有阴谋,曹操为大局考虑,不得不杀。裴松之在注解时也说《献帝春秋》“凡此鄙俚,可谓以吾侪之言而厚诬君子”,《魏氏春秋》还说曹操送了荀彧一个空的食盒,于是荀彧就饮药而薨。这感觉很牵强附会,若是送毒酒还可以理解,食盒是空的联想到要自己去死,万一荀彧没能领会其暗示呢?难怪裴松之会说“袁暐虚罔之类,此最为甚也”。有时候史书,为了满足作者的某些欲望,的确对真实有所改动,虽说瑕不掩瑜,但是读者在这个时候还是要多多留心甄别。
所以说,荀彧之死,其实三国志已经给出了准确的答复,就是“以忧薨”。毕竟上了春秋的老人家了,又在劝曹操不要称魏公的事情上积忧成疾,难免身体和心理都有点扛不住了。西洋的学者说:"政治不是最好的事情。因为政治本来是社会上有了矛盾然后才有的,所以政治家所对付的,全是些贪婪、强横、狡诈的人。毫无手段是不行的。一个大政治家往往是一时代大局安危之所系。因为政治总是把一种势力去压服另一种势力的,这虽然不必是战争,其性质实和战争无异。也难怪《左传》会说:“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日期:2013-06-03 16:24:40
(更新)
二,投奔曹操,是荀彧的失误吗?
在这里,不得不首先提一提:很多人读史,喜欢拿“果”来推“因”,认为如果有一个悲剧的结果,那么一开始的选择就是错误的。其实,现代人读史是站在上帝视角,前后发生的事情都知道了,但是古人没有时光机,他们也不知道这样的选择就一定会带来这样的结果。作为亲历现代历史的现代人,其实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时光机发明出来之前,是没有解药的。所以,如果以荀彧的悲剧结局来推荀彧不应该投奔曹操,那就片面了。
杨修的爸爸杨彪一家,祖上都是汉室的公卿,却不能为国家的利益牺牲自己;袁绍的叔叔袁隗,何进辅政时,引他一起同录尚书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但是,袁术同何进谋划诛杀宦官,袁隗不能任用之。何进召董卓进京,曹操,陈琳,郑泰,卢植知道一定会出乱子,而袁隗不能制止。董卓废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袁隗居然同意;整个蜀汉,除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他人都是嘴上答应为刘备辅佐后主,与蜀汉共存亡,可是等到邓艾兵临城下之时却一片投降论调。世食汉禄的重臣,那么多的尸位素餐,连最基本的廉耻心都早已荡然无存。大汉,嘴上说是天,是君,是用生命为之奋斗的,其实呢?是废物。
但是,汉朝在有一个人的心里却是从未忘记,从未放弃,更是从未死去。这个人,就是荀彧。当汉献帝处于群雄纷争,东汉王朝摇摇欲坠的时候,只有曹操可以迎汉献帝而安之,除了他,再无二人。曹操能不能振兴东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但是篡汉却是直到曹操死去都是没有的。扶大厦之将倾,救国家于危亡,永远都是极端艰巨之事;当国家处于战乱,国君逃亡之时,天下人就会急切想要有一个新的国君。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三者皆实力雄厚之枭雄却终败亡,唯独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杀出重围屹立群雄之中。荀彧是东汉的忠臣,曹操又何尝不是呢?曹操自己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说,若非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是很中肯的。
有人说,荀彧离开袁绍投奔曹操的原因的“度绍不能成大事”,这个“大事”就是指复兴汉室。其实,不论袁绍和曹操,是否要复兴汉室,首先都是要有足够的实力,能够让天下人以及其他的群雄心服口服,接下来才有资格谈是否复兴汉室。荀彧的这个“大事”,其实就是通俗理解的那个意思:袁绍干不成大事,跟着他没有前途。这么简单?对,就是这么简单。
荀彧在与曹操的对话,以及和曹操的建议里,多次引用汉高祖,汉光武的实例来鼓舞曹操,这样,能说明荀彧在暗示曹操要做汉高祖,汉光武吗?未必,其实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若觉得某人很聪明,同时和自己关系很好,也会夸他良平不及的。这其实就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未必你夸他有汉高祖的权谋,他就真的有汉高祖的权谋;你说他以后能干大事,他就一定能干大事。润滑剂罢了。
荀彧与曹操真正的冲突,其实是政治理想的冲突:荀彧想要复兴汉室,而曹操却想要建立一个新秩序,两位老兄弟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分道扬镳背离着走了很远了。但是,前文说到,正是因为关羽离开了曹操至死忠诚于刘备,才让曹操无限怀念与敬仰。那么,荀彧至死忠于汉室,曹操虽然不愉快,但是忠义之心,流出肺腑,曹操难道不能理解吗?没错,道理是如此,可惜过不了人性这一关。曹操彼时,也是上了春秋的老人了,英明和睿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曹孟德了。曹孟德年轻时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会不会时刻防止到老了,也被别人“挟孟德以令群臣”呢?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时尚且问出了“若其不才君可自取”的猜疑语,曹操此时,难道不担心自己一辈子打下的政权的安全与稳定吗?
曹操虽然“心不能平”,但也绝对不至于逼荀彧死,曹操对于背叛他的陈宫,虚名浮夸的祢衡尚且足够宽容,又怎么忍心对自己最亲密的战友之一的荀彧下毒手呢?荀彧是悲剧的,其实,曹操也是悲剧的。荀彧扭不过曹操的大腿,曹操扭不过世家大族的大腿。智谋过人的荀彧,意识到此时,曹操已不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曹操,自己也不再是年轻时的“王佐才”了,于是,他积劳成疾,“以忧薨”,活活把自己病死。到这里,很让人伤心的,荀彧与曹操相识相知了几十年,却不得不在这个节点上各自做出了人生哀婉的选择。我想,曹操得知荀彧的死讯,会不会远远拜之:“兄弟,走好,到阴间,还是兄弟!”荀彧,当生则生,当死即死,不简单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