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巅的生死较量》
第12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同时,父皇并不完全信任官僚的忠诚以及革命自觉性。
  所以,父皇既让官员们分工负责,也让他们相互制约,谁也无法一家独大威胁皇权。
  当然,要想嬴家坐享江山一万年,仅有官员之间相互制约是不够的,还须随时让百官清醒认识到谁是当今世界的老大。
  于是,父皇英明地集权于一身,让文武百官全部听命于服务于皇帝,由皇帝任命和罢免,对皇帝负责,听皇帝指挥,坚决跟皇帝一条心。
  天下官员的心要往一处想,劲要朝一个方向使,随心所欲搞单干是不行的,个人英雄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说白了,管你三公还是九卿,都必须牢记游戏规则——你们只是我嬴家皇帝的打工仔,打工仔要有打工仔的样子。
  无论你们平日如何人模狗样,都得听老板的,为老板服务也是必须的。
  否则,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从我手里领取工资?
  父皇实行的这套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皇帝统领全国的政权体制,被后人冠以“封建中央集权”之名。

  对于中央集权,有人踩它,也有人捧它。
  踩它的人认为:如果最高领导想干损人利己的事,越集权破坏性后果越严重,最终结局必然是分崩离析国破家亡,最生动的例子就是嬴胡亥那个蠢货。
  我呸,居然拿我当集权制度的反面典型!
  唉,也罢,人类就这样,对失败者,什么屎盆子都会扣到他头上!
  捧它的人认为:如果最上面想要做天下为公之事,集权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有利于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抵御外侮、阻止分裂以点击此处继续阅读》》》
  日期:2013-07-29 13:09:13
  第八章 帝王事业

  父皇认为,国家软、硬实力增强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立还须有破。
  破什么呢?六国残余贵族势力,以及那些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
  父皇判定,这些家伙表面屈服于新王朝的刀枪剑棍,实际上必然因为利益受损害、贪欲被压制而心怀不满,故全部都应该归入不安定因素之列,必须毫不迟疑坚决棍棒相向。
  对于客观存在的政治反对派,必须全面加强控制。这是父皇的真实想法。
  首先,及时摧毁六国群雄据以兴风作浪的坚固城防以及天然险阻,让潜在的政治反对派痛失闹动乱的物质基础。
  其次,无条件收缴民间兵器。
  收缴兵器干嘛呢?造镰刀斧头是不可以的,还是集中到咸阳城,铸造十二个巨大金人,做为象征和平的装饰物。
  美观大方,有点繁荣的味道!
  嗯,这主意不错,就这么办!
  父皇真心希望,人们望见这些栩栩如生的金人以后,能够自觉放下武器扛起锄头,别再闹事添堵。
  但是,让六国残余手无寸铁仍然是不安全的,最好是让他们彻底丧失赖以复国的经济基础。

  身无分文,难道他们还能闹腾到火星上去?
  父皇接下来的行动是,将六国王族残余以及各地巨富移民咸阳,逼其抛弃不切实际的分裂梦。
  大批富地主被迫背井离乡,原有土地荒芜是不行的,应该地尽其用。
  于是乎,各地贫民一拥而上,斗胆分割了他们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立足之地。

  为了防备六国残余贵族跑回旧地,父皇继续替对方做周到的考虑,认为人走了地还在,为免浪费,让他人耕种吧。
  换言之,父皇认可了农民私分无主土地的举动。
  最后,对那些不识时务一心复仇的六国残余贵族,父皇一以贯之的做法是肉体消灭,一了百了。
  这一举动也带来了负作用,就是让那些得以逃之夭夭的六国余孽,更加仇视我大秦王朝。
  仇视的表现,轻则偷偷痛骂,诅咒我朝早日关门大吉;重则私藏凶器,处心积虑危害父皇的生命安全。
  父皇棋高一着,铲除了在野人士反对大秦政府的重要物质基础,让对方成为河沟的泥鳅,翻不起大浪!
  以上种种,针对的主要是国内上层建筑领域。接下来就该专门忙一忙经济基础方面的事儿。
  父皇的做法,是将土地私有法典化。
  公元前二百一十六年,为了提高农民修理地球积极性,父皇以法律的形式正式承认人们此前圈地的正当性,并且明确规定由中小地主出任当地亭长或里长之类的小吏。
  亭,类似于未来的村;里,接近于未来的社。亭里,那算是我大秦立国的基础。
  说白了,嬴家天下,正是建立在大大小小的地主基础之上的。没有地主就没有大秦江山!
  自然,天下百姓享受了权利,也得替国家尽那么一丁半点的义务,那就是老老实实地缴纳皇粮国税。

  胆敢瞒报土地、人口数量而偷税漏税,一经查实,那就让你全家老少痛失立锥之地,土地全部没收!
  想想吧,如果你们不纳税,天下大小官员吃什么?
  饿坏官员,谁来替我打工,谁来管理纷如乱麻的社会事务?
  如果你们不纳税,各地武装部队吃什么?饿垮了部队,谁来维护社会稳定,谁来保卫你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你们农民,自觉献出粮食、布匹、货币是必要的,也是人己两利的。
  利国利民之事,傻子才不做。

  你们不要犹豫,不要逃避,不要埋怨,勇敢纳税,纳税光荣!否则,不如将田地交给愿意耕种的人!
  父皇的上述各种举措,像一套行云流水的组合拳,多管齐下,实现了父皇主观上希望巩固皇帝之位的要求,客观上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确保了国家的团结与统一。
  父皇伟大光荣正确的一生,做的正经事儿可远远不止前面那些。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南征北战,开疆拓土。
  首先是北伐匈奴。
  开国前后,对我朝威胁最大的外患,莫过于匈奴异族。
  匈奴人,是大秦北面的游牧民族,平时放牧牛羊,饿得发慌就南下抢劫致富。这,是匈奴男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特别是战国后期,趁着中原大乱,他们年年南下,害得我嬴家祖辈被迫与燕、赵分别抢修长城,御劫匪于长城之外。
  大秦一统中国之后,侵略成性的匈奴人,照样不知收敛为何物,高兴了就来抢一把。

  对此,父皇多次气得怒发冲冠,恨不能立刻发兵,灭了那帮马上抢劫惯犯。
  为了江山永固,为了天下太平,于国于家都该好好教育北面的那帮马上强盗。
  父皇之意,自然是希望有生之年,不给儿孙留下明显的内外安全隐患。
  考虑到我朝百废待兴,他决意先安定国内,为以后收拾像蚊子一样讨厌的匈奴人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
  遗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公元前二百一十五年,一起意外事件的发生,让父皇决定提前采取军事行动。

  一个专门从事迷信活动的家伙,向父皇提交紧急报告,称其外出寻仙途中,意外发现神秘预言“亡秦者胡也”。
  我们这个时代,写文字材料无需标点符号,往往像水流一样一句话联通到底,如果不断句,只有读断气了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