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巅的生死较量》
第13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为了便于习惯标点符号的后人阅读,还是给这句本无标点符号的话加上逗号和句号吧。
  这句没有标点符号的五字预言,翻译成未来汉语,意即灭亡我大秦王朝的,是胡。

  父皇收悉报告,当场就勃然大怒:“什么,竟敢灭掉我足以存活一万年的大秦皇朝?”
  盛怒之余,他开始冷静地琢磨起石头上那个“胡”字的深刻含义来。
  坏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亡秦,可能吧。那么这个“胡”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胡者,北方胡天胡地的少数民族也。现在如今眼目前,有实力有野心亡我大秦者,只有北方匈奴族,匈奴就是胡呀。
  打我记事以来,匈奴马匪趁着战国七雄乱搞窝里斗,隔三差五南下抢钱抢物抢女人。任其没完没了抢劫一千年,不想亡国都难。

  是的,有野心有能力灭秦者,非匈奴佬莫属。而思想政治工作,对穷极而又凶又恶的匈奴人而言,无异于对牛弹琴。
  其坐等对方灭我大秦,不如先发制人!
  讨匈战争,刻不容缓!
  忍无可忍的父皇,本着说不服就打打不服就杀的原则,果断命令将门虎子蒙恬为主帅、王离做副手,率部三十万,前往解决惹是生非的匈奴马匪。
  勇敢的蒙恬、王离,指挥边防部队以秦、燕、赵三国长城为依托,壮志饥餐匈奴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浴血收复黄河以南,狠狠打击了匈奴马匪的嚣张气焰。
  父皇喜获捷报,在新到手的地盘设立九原郡。
  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蒙、王二将向父皇提出沿黄河天险修筑城堡,并将三国长城联为一体的伟大战略构想,理由:匈奴骑兵来去如风居无定所,打之不完杀之难尽,只能把它们挡在国门外了事。
  父皇深思良久,认为修长城筑堡垒,固然需要消耗国家大量人财物,但是长痛不如短痛,还是一劳永逸为上。
  他批准了蒙恬、王离将巩固边防计划分两步走。
  二将奉命,率部沿黄河南岸修建数十座城防攻事,让黄河变成了真正的天堑。
  尔后,他们又开始实施联三国长城为一体御匈奴于长城之外的宏大军事计划。

  居然妄想吞并我铁打的大秦江山,让你近身都难,看你怎么能灭我大秦天下!
  蒙恬、王离领导数十万军民挥汗如雨,最终联成数千里长城,对外号称“万里长城”。
  此后的日子,万里长城像一条蜿蜒于群山峻岭的巨龙,冰冷地威慑着墙外异族。特别是侵略成性的匈奴人,十年之内只能像隔墙看骨头的饿狗那样,只有垂涎三尺的份。
  遗憾的是,后人一口咬定万点击此处继续阅读》》》
  日期:2013-07-29 13:23:28

  第十一章 宦官也有梦
  正所谓闲处光阴易过。弹指间,时间的车轮转到公元前二百一十年六月,寻觅长生药未遂的父皇,旅途中一病不起。
  此时的大秦,被我父皇任劳任怨折腾多年,已经站在悬崖边上,要么让人从背后踹上一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要么被人断然拉回回头是岸。
  父皇的不治而亡,注定将要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提请阅者注意的是,将要不等于既成事实。
  我大秦王朝是生存是毁灭,欢迎静观其变。

  七月,即将去阎王殿报到的前夕,父皇突然回光返照,用死鱼一样呆滞的目光,冰冷地盯着我。
  原来,那个诅咒我朝灭亡的预言,虽说早已被采取预防措施,可父皇仍然念念不忘预言的可怕。
  不是么,弥留之际,他突然把那支多疑的毒箭,对准了从小到大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我。他心里一定在盘算着什么主意。
  现在想来,父皇当时思考的内容应该如下:
  如今,胡人的铁骑被挡在巨蟒一样的长城之外,无法逾越长墙半步,它亡秦的希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这个亡秦之胡到底是什么阿物儿呢?
  难不成,难不成是小儿胡,胡亥?

  父皇虽然万般爱我,但知子莫若父,他清楚并且百分之百地肯定,让我不断玩出新花样,是无师自通小事一桩;要我干出正经事业,比婴儿啃棒子骨难!
  如果安排我接他的班干他的活,无异于丢他那张无上光荣的老脸,他自然是一百个不乐意。
  回光返照之际,父皇果断遗言,要求掌管皇帝印章及车马仪仗的宦官赵高,给我大哥嬴扶苏送封信。
  大老远送信给扶苏干嘛呢?父皇的意思,自然是要求对方收信以后速回咸阳城,料理他的身后大事。
  在天下为家父死子继的我朝,给前任领袖主持追悼会,算是后任国家元首的应尽义务。
  父皇的意图,显而易见是希望扶苏顶他的班,继续拼死拼活干皇帝的工作。
  我这人吧,没啥追求,只要有吃有喝有玩就行。至于我嬴家谁来戴上那顶沉甸甸的破皇冠,我才懒得理!
  我平生第二尊崇的刑法老师赵高,接受父皇命令以后,立刻习惯性地满口应承,表示立马照办。
  可一转身,他那颗喜欢琢磨事情的肥大脑袋,就不由自主地高速运转起来。
  陛下,你是选中大公子做接班人呀。嗯,大公子确实堪称二世皇帝的最佳人选。
  他为人宽厚,又有能力,深得皇族成员和在职文官武将的拥戴。
  拥戴他的官员真不少,比如右相李斯,要员蒙毅,边将蒙恬……

  一想到蒙恬,赵高念头陡转:不对,蒙家兄弟,那可是我的冤家死对头!
  如果听任扶苏接过权杖,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铁定会重用与其关系友好的官员,比如蒙恬。
  而蒙恬与蒙毅是亲兄弟,蒙毅与我是有旧恨的。蒙恬得到重用,蒙毅一定会沾光得意。
  不行,如果听任政敌拿到施刀令牌,会有我好果子吃么?
  按理,这兄弟俩的人品,不至于一阔就翻脸。
  可凡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
  且住,赵高与蒙毅兄弟有何冤仇呢?
  我们还是听听当事人赵高的说法吧。
  我朝蒙家,是与王姓齐名的两大军功贵族世家。
  其中,王家有王翦、王贲这对英雄父子,第三代王离如今在给蒙恬打下手;而蒙家则是三代将首。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秦朝的半壁江山,是蒙、王两家三代率部拿下并且得以巩固的。

  如果始皇帝要封十大元帅,两姓必定名列前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蒙恬兄弟是将门虎子,而且兄弟俩还是一文一武,将相同门,堪称相得益彰。
  正因如此,他们兄弟俩从第一次面圣开始,就被我的顶头上司始皇帝信任不疑尊重有加。
  始皇任命蒙恬担任三十万边防大军的司令员,让蒙毅随侍在侧,全面参与中央政府大小事务的最高决策。
  这兄弟俩,虽然没有担任我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誉职务,但是因为领袖垂青,放眼满朝文武,上到丞相下到御史大夫,竟然无人敢与蒙家争锋。
  而我赵某人,没有蒙家兄弟那么幸运。
  不过,我也算身份尊贵的赵国王族,度过了欢乐童年。
  好景不长的是,大约六岁那年,秦军侵犯赵国,撤退时顺手牵羊,将我捉进秦宫当服务员——宦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