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巅的生死较量》
第34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05 12:49:58
  第七章 巨星陨落
  镜头回放。
  且说陈王草创革命政权以后,派遣数路人马四面开花,策应西征军灭秦。
  然而,共同的革命对象秦朝政府尚未倒台,部分奉命行事的家伙,一脱离陈王的视线,就开始蠢蠢欲动。

  分散在各地的六国贵族余孽,也趁机跳出来闹腾复国梦。
  公元前二百零九年八、九月份,已经销声匿迹了十余年的赵、燕、魏、齐等诸侯王国的招牌,被群雄重新扛了出来。
  尔后,竞相踏上独立革命道路的各路群雄,严格奉行狗撵来各顾各的利己革命策略。
  革命局势,迅速偏离了陈王的轨道。
  此事,对垂死挣扎的秦朝政府而言,无异于喜从天降。

  冬月,陈王革命政权的西征军总司令周章,被秦朝政府的剿匪军总司令章邯,粘着屁股狂追猛打。
  周章无路可逃,却又不甘心束手就擒,毅然挥刀自裁。
  蛇无首不行。痛失领头羊的西征军,立马变成挨打的缩头乌龟,打不能还手,骂不敢还口。
  此时,痴心不改的代理王吴广,继续围着荥阳,在城墙下与秦将李由你扔石头我拍砖块,旷日持久,未能推倒城墙。

  众将认为周章兵败,大队秦军即将扑面而来,继续蛮干势必延误自保时机,建议吴广从长计议。
  损兵折将劳而无功的吴广,拒绝改变作战方案。
  如果连小小的荥阳城都久攻不下,那么老子还有什么脸面回去见陈哥?
  不行,为了这张老脸,哪怕丢命也得死撑到底!
  宁肯要面子,也不要性命,吴广就是这样的人。
  对于这种货色,连儒家鼻祖孔大圣人都不屑与之为伍。偏偏陈王就摊上这么个破战友,不倒大霉才怪。

  麾下众将经过秘密会议,形成一致意见,那就是:立刻解决吴广,赶紧改变作战方案。
  他们如此决断的理由是:
  周章惨败,秦兵将至,一旦腹背受敌,那么我军失败就在眼前,故应留下小股部队牵制荥阳敌军,以主力迎战秦兵。
  只是,姓吴的骄狂自大,不懂兵法,和他商量等于是拿擀面棒吹火,行不通的,不如先下手为强,搬开这块拦路石!
  在将军田臧带领下,众将果断亮出“奉陈王密令,处死叛徒、内奸吴广”旗号,突然袭击,砍死吴广,上报陈王。

  陈王勃然大怒,打算出兵解决谋害战友的兵变将领。
  有人劝他不要冲动,理由是:
  众将杀死骄横的吴广,等于提前帮大王减少瓜分革命胜利果实的一个大股东。
  更何况,我们目前打发死章邯都来不及,怎么还能表演自相残杀?
  陈王猛然醒悟,认识到从此以后,再也无人跳出来揭穿革命之初那场迷信骗局。
  因此,他按兵不动,同时派员找到带头闹事的田臧,授予其上将军衔,接着领导西征的革命军残部。

  杀人还杀出功劳来了。
  田臧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他一把捞过委任状,当机立断把部队一分为二,留一小部分牵制荥阳秦军,本人则率主力部队迎敌章邯。
  不过,章邯根本不给田臧表演机会,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荡平迎面而来鸡蛋碰石头的革命军残部,革命勇夫田臧阵亡。
  随后,章邯率部与李由守军内外夹击,大败围困荥阳的农民革命军。
  革命军余部,立马树倒猢狲散。

  掌权宦官赵高,听说陈王败局已定,赶紧加派人手,帮着章邯痛扁即将入土的陈王农民大军。
  如虎添翼乘胜追击的章邯,像风卷残云一样,迅速推进到革命军老巢陈县西面。
  有句话,叫“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这句话,套在赵高身上最恰当不过。

  因为,他总能牢牢把握每一次落井下石的绝佳机会。
  这不,他一得知革命军被砍得落荒而逃,就公告全国,重金悬赏所有能够生擒或者杀死匪首陈胜的人。
  赵高深信:面对重赏,必有勇夫!
  因此,公告以后,他开始悠然自得坐等陈胜倒台。

  寒冬腊月,眼见部下抵挡不住秦军的狂攻,陈王亲自出马督战。
  失去战斗勇气的农民军,再次不敌章邯。
  陈王见势不妙,驱车闪人。
  抵达下城父(安徽涡阳县城)的时候,陈王平日深信不疑的马车司机,决定背叛革命投奔秦朝。

  按照目前这局势,继续跟着陈王混,无异于陪葬。我还年轻,这么早就见阎王,不太不值了!
  与其如此,不如请下陈王之头,当礼物送给秦军,说不准还能捞个一官半职,那可胜过给他当破司机。
  做官当老爷与当司机,哪个威风,傻子都能明白,何况司机并不傻,因而做出当叛徒老爷的选择。
  姓陈的,我对得起你就对不起我自已。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如今火烧眉毛,只有牺牲你,才能保住我的命。
  于是,途中小憩时,司机趁疲惫不堪的陈王不备,挥刀砍下陈王人头,溜到风头正劲的章邯那里继续混吃喝。
  英雄不怕战,只怕暗中箭。一代豪杰陈胜大王,没能战死疆场,却中了自己人的暗算。
  革命英雄,如此凄凉谢幕,实在令人气阻。
  被人屁股上捅刀的陈王,定然是死不瞑目!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值得陈王欣慰的是,其保镖中有一壮士,名叫吕臣。
  此人,十分凶悍,相当忠诚。
  他得知陈王的人头,被叛徒司机悄悄提走,做为贵重礼物送给了敌军,当场就急红了虎眼。
  英雄不怕死,怕死非英雄。面对痛失革命领袖而导致的混乱局面,吕臣招集楚军余部,组建青巾裹头血耻队,激励众人为王报仇。
  很快,吕臣大奋神勇,赶跑章邯,收复陈县,千刀万剐背叛革命企图趁乱溜之大吉的司机,重新高举张楚政权大旗。

  随后,他找到陈王的人头,与尸身缝合在一起,厚葬。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吕臣,无疑是真正的英雄,乱世的虎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杀害陈王的破司机,封建史书中是有名有姓的。
  但是,我刘某大字识不了几箩筐,而代我写回忆录之人又鉴定此物连遗臭万年都不够格,不肯在本书中给它扬名立万的机会。
  执笔者为大,事儿就这么的吧。
  与吕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革命军将领宋留。
  他奉陈王之命攻占河南南阳。
  陈王遇害以后,革命信心严重动摇的宋留,被章邯乘胜抢走了南阳城。

  宋留心灰意冷,率部投降章邯
  革命叛徒的下场是相当可悲的,那就是——掌权大宦官赵高滥发淫威,将宋留五马分尸示众!
  懦夫的血肉模糊,也让革命军余部彻底明白了革命绝不能走回头路的道理。
  既然抗争是死,投降亦是死,那就一不做二不休,至少还能死得像战斗英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暴秦不给生路,我们就找他拼命,拼命就是力量!

  从此以后,因为毫无信誉可言的赵高李高的存在,造反这类小本生意,遂成为开了头就绝不能回头的高危行业。
  未来的晚清时期,农民英雄石达开兵败投降身死军灭,再次印证了这一颠扑不破的革命真理,让后人感慨万千。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陈王虽然悲壮地倒下了,但是他奋勇开创的革命大业,最终由他的英雄壮举鼓舞起来的后来者,经过浴血奋战而胜利完成。
  千百年来,陈王揭竿而起的壮举,鼓舞着千千万万受压迫的人们,奋起反抗封建暴政,力争当家作主权利。
  抗暴农民的鲜血,不断给历代封建统治者敲响警钟:迷信暴力万能,必遭暴力反抗!
  同时,陈王的迅速落败,也警示后来者:
  只讲革命理想和热情,不管敌情和地理,硬要拿鸡蛋碰石头,与强敌正面交锋玩陈地战,虽然痛快淋漓,但因此而丢掉性命,实在是得不偿失之事。
  后来的农民革命军,大多吸取了陈王拿着豆腐砸石头的惨点击此处继续阅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