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恢弘唐史:唐风烈烈》
第49节作者:
长安江伦
史思明,突厥人,本名为阿史那窣(sū)干。《新唐书》记载,他长相丑露,瘦、驼背、眼睛突出、鼻子偏、头发稀、身体健壮、性格狡猾。但是他和安禄山一样精通6种少数民族语言,骁勇善战、颇有心计,是安禄山的左膀右臂。他和安禄山有很强的互补性,安禄山长于政治但对军事不熟悉,史思明长于军事但对政治不熟悉,史思明的加盟是促成安禄山信心增强、决定反叛的重要原因。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史思明曾因欠官府的债务走投无路,逃亡到北方的奚族地区,而被当地人捉住。奚族人想杀死这个外地人,可他装出一本正经样子说:“我是大唐派来与奚王和亲的使者,你们杀了我就会给你们带来灭顶之灾。”奚王看他一副气度非凡的派头,就真把他当成了大唐使者,于是马上按贵宾的礼节招待他。奚王敬畏唐朝,决定派100人跟史思明去朝见大唐皇帝。他对奚王说:“你派去的人虽然不少,但我看大多是身份低微的无名之辈,这样的人怎能去见大唐皇帝呢?听人说你手下有一个才华超群的将军(琐高,奚族官职),为什么不让他去呢?”奚王不敢违抗,便让琐高带着300部下随史思明去长安。当他们快走到平卢(今辽宁朝阳)时,史思明事先让人向平卢守将裴休子谎报称:“奚族人派琐高和精锐士兵一起前来,他们嘴上说是去朝拜天子,实际是来偷袭平卢。你要做好准备,不等他们动手就先除掉他们。”裴休子信以为真,在奚人进入平卢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300人一齐处死。只留下琐高,押送到幽州节度使那里。节度使见奚人最有才干的将领被捉来了非常高兴,认为史思明给唐朝立下了大功,因此在奏折中对其大加称赞。史思明由此得到了李隆基的赏识,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了唐朝的将军,还得到了皇帝的赐名——“史思明”。
安禄山造反后,史思明所部作为叛军的急先锋,最初连战连捷。自从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他便回到范阳驻守。安庆绪弑父自立后,封他为妫川王兼范阳节度使。范阳本是叛军老巢,安禄山从长安、洛阳所掠夺的堆积如山的珍宝,大多存放在这里。渐渐地史思明恃富而骄,就想把范阳据为己有,不再受安庆绪节制。不久,长安被唐军收复,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据邺(今河南安阳),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和契丹、同罗等族的数万精兵,大都归顺了史思明。安庆绪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非常不满,又怕他尾大不掉,于是想找个机会除掉他。但安庆绪派去伺机收拾史思明的将领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很快被其识破。史思明把阿史那承庆、安守忠等人囚禁起来,准备与“大侄子”决裂。
757年,为了自保史思明带着他统辖的13个郡和8万精兵暂时投降唐朝。李亨欣喜若狂,不及细想就封他为归义王,仍兼任范阳节度使统率本部人马。宰相张镐提醒李亨这可能是诈降,但李亨根本听不进去。史思明是假意投降,表面上服从唐朝,实际上仍暗中与叛军勾结,还不断地招兵买马。等李亨回过神来,不得不对史思明存有猜疑和警觉,于是便想找个机会消灭他。758年四月,李亨派乌承恩到史思明军中作“策反”工作,有可能的话最好伺机杀掉这个居心叵测、反复无常的家伙。乌承恩的父亲乌知义曾是史思明的老上司,并对他有提携之恩,因此乌承恩和史思明关系相当密切。《新唐书》记载,乌承恩及其族弟乌承玼曾在对奚、契丹的战争中,作战勇猛、战功赫赫,当时军中称之为“辕门二龙”。在追随史思明一起投降唐朝后,乌承恩归顺的态度较为坚决,表现出了极大的忠诚,李亨对他颇有好感。在接到皇帝的任务后,李光弼也对他严加嘱托,敦促他尽快行事。不料忙中出错,唐政府的“锄奸计划”很快泄密。
《资治通鉴》记载:李亨看乌承恩倒是没看走眼,这名昔日悍将为了朝廷不惜多次打扮成妇人,晚上潜入到史思明的将领家中进行深入策反。但是,乌承恩的行动很快被一些对史思明誓死效忠的将领报告给了他。有一天,史思明派了两个人事先藏到了乌承恩的床下。乌承恩和他的小儿子在屋里进行秘密商谈,并对未来展开畅想:“我奉命除掉这个大反贼,到时候大唐皇帝就会让我当这个范阳节度使的。”他哪知“隔床有耳”,史思明听到属下的汇报后毫不迟疑,立刻派人对其住所进行搜查。结果,搜出了李亨赐给乌承恩的免死铁券和李光弼发来的公文。于是,他果断地杀死了乌承恩,再次反叛,又与安庆绪遥相呼应了。事后,他还振振有词地写信给李亨,胁迫其杀掉李光弼。李亨连忙派人前往解释:“这件事不是朝廷和李光弼的意思,纯属乌承恩的个人行为,杀掉他就可以了(其实他知道乌承恩已经死了,死无对证)。”就这样,乌承恩行动失败,并在叛军与唐军双方都没落好。一场如意算盘,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并给史思明再次谋反提供了的借口。而皇帝李亨在此期间,始终“光荣、正确”,没有任何人去追究他的责任。
759年三月,在安庆绪的哀求下,史思明率军大败唐军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的60万大军,替安庆绪解了围(即邺城之战。唐军的失败确实由指挥混乱、权责不明而起,李亨要负有领导责任,但毕竟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尚在军中。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史思明能取得如此战果,可见其确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不久,史思明趁机杀死安庆绪,并接管了他的部队。四月,他带兵返回范阳,自称“大燕皇帝”、“大圣周皇帝”、“应天皇帝”,改年号,以周贽为丞相。同时以范阳为都城(燕京),洛阳为周京,长安为秦京(实际上,长安、洛阳都在唐军控制中),还铸造了新货币。
日期:2013-08-01 11:27:00
(续9.2平定安史之乱)
叛军在史思明的带领下和唐军对峙,双方多次交战互有胜负。但是,两年后的761年三月,叛军最高统治集团再次发生内讧。史思明被他的长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力增强,多次被唐军打败,叛军的末日为期不远了。
史思明称帝后,史朝义被封为怀王。但史思明和安禄山后期一样,疑心重、好刑杀。对谁稍不如意,就株连九族,致使部下人人自危。史朝义身为其长子,常常跟他带兵打仗。史朝义和父亲不同,他谦虚谨慎、爱护士卒,所以很多将士对他很信服。但父亲却因为喜欢宠妾张氏而宠爱小儿子史朝清,并越看大儿子越不顺眼。759年九月,史思明命史朝清镇守范阳,然后兵分四路大举南征。史思明多次亲口对亲近大臣讲,要杀了大儿子史朝义,改立史朝清为太子。自然有人把这些话透露给了史朝义,希望这位性情温良的少主能够取代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以免他们终日活在伴君如伴虎的噩梦中。
史思明打败李光弼攻陷洛阳后,还想乘胜西进,便派史朝义为前锋,从北面袭陕州(今河南陕县),他自己在南面带大军做援军。761年三月,史朝义领兵至礓子阪(在今河南三门峡南),遭遇唐军卫伯玉部迎击。史朝义多次进兵,但都被唐军打退,被迫退守永宁(今河南洛宁)。史思明认为这是史朝义贪生怕死,便骂道:“你这个败家子,永远也成就不了我的事业!”甚至还想按军法处死他,在众人求情下,才命他修筑三角城储备军粮来将功折罪,并限期1个月内完工,否则严惩不贷。他不分昼夜的施工,但是紧赶慢赶父亲还是在他刚筑好城还没粉刷城墙时就来了。史思明看到大儿子和他的“半拉子工程”气就不打一处来,随口大骂道:“等我拿下陕州城,非宰了你不可。”失宠的史朝义惊恐不已,感到自己的死期临近,于是开始积极谋划兵变。三月十四日,史朝义在众人的帮助下杀死了父亲,并在洛阳自立为帝,改年号为“显圣”。同时,他秘令亲信张通儒等人到范阳,杀掉了史朝清及其母张氏(史朝义的庶母)和一干党羽数十人。随后,各派势力在范阳城内发生火并,张通儒等人先后被杀。叛军内部的大乱持续两个多月,死亡数千人,内部严重分裂、元气大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