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48节

作者: 东野牧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25 11:37:29

  《命运、时间、美》
  一直以来相信人是一套思维程序组成的系统,因为你的思维是成系统的,那么必然有系统外面的东西。任何系统外面的东西对于整个系统来说都是荒谬的,如果不是荒谬的,那它就是属于系统里面的东西了。
  这样人的系统也就有了限制,有了限制的系统就不是自由的了,也就不可能任意的发展,那么这种限制本身也就组成了命运。
  有的系统在成长,有的系统在死亡,有的系统在向外扩大化,有的系统在对内复杂化。
  对于人这个思维系统来说有三样东西难以分析。最难得是命运,其次时间,最次美。
  一.美,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看法,也就是说美是个别概念,但是有些美却拥有很大的一般性。人人都有审美需求,甚至于长期缺少美的人会生病(忘记谁说的了,反正不是我)。但是对于美到底是什么却难以分解。或许可以说成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而和谐很多时候也意味着系统的死亡,这样说来无异于说,美是一种令整个思维系统瞬间从无休止的被动运动中窥到了一点点静态的客观因素。
  古语中,温柔乡里英雄冢还是蛮有道理的。通俗的说是男人沉迷于美色,如果将人系统化,无异于说人因为美女遗忘了整个思维系统中的动态不稳定性。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人看到动态的恢弘的大河也会感觉到是美的,这种美又是另一种静态了。

  二.时间,无论将什么模型放在时间的维度上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变化。如果将人的思维系统放在时间的一个领域中,过去的代表必然、未来的代表可能、现在的代表现实。也就是说就在那一刻,思维根据时间问题做了一个空间上的分裂。必然体系,现实体系,可能体系,于是整个逻辑系统完整了。
  正如同一个人说我将来一定会非常牛逼的。这个句子中。属于过去的必然性是一个无能者,属于现在的现实性是一个犹豫者,属于未来的可能体系中是一个富有者。这三者组成了一个逻辑上的合理性、无能、犹豫、全能三位一体。而这种犹豫本身将不断地在无能和全能之间徘徊。时间拥有着无数的奥妙,相信马克思体系中的描述。运动的基本属性就是时间和空间(这里的运动不仅仅是说一个猴子,它是泛指例如历史或者思维)。

  三.命运。你站在现在回望过去,感觉到一些混乱的轨迹,但是对于未来仍然一无所知,你渴望看懂,却越来越糊涂,命运随时呈现相对立的冲突合一化(你受到强大的打击有两种可能:一变得更加坚强、二变得更加脆弱)。你若假设命运不存在,又确实会发现有一些约束规则存在会不断地将人拉向某些固定的轨道,只不过这条轨道的宽度难以确定。最起码科学家证明人是拥有先天气质的。当某些长相类似的人拥有着同样的性格类型,甚至于星座说真的有些根据的时候,不得不承认人在被某些普遍的规则约束着。

  但是仍然有些人超过了这些普遍的约束规则,也就是说他会让你出现一种诧异,你会说这是合理的但是会感觉不合理。那么这样的人应该在另一层维度上被约束。这一层不知道是不是命运。
  有的人生而灵动自然而然的变得痛彻和丰富,无论他们做了什么,有的人活在社会指令之下,即使身体已经成熟了很久。有的人被时间慢慢地放弃,不断地归于一种和谐态,又或者说是被时间所救赎。有的人在一块区域中挣扎,难以脱离自身的某个绝对空间,即使拥有着丰富的知识。人类的社会更像是一堆复杂的棋局,大局套小局,永在局中化为棋。
  命运虽然难以捉摸,但是命运绝对在极道中取,而在中道中成。人这个系统起初是一片混沌的,这时候的中庸是没有力量的,但却真的幸福。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却非常开心。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人这个系统不断地极化。类如有的人越来越现实,而有的人越来越幻想,有的人越来越喜欢平淡的生活,有的人越来越喜欢挑战。有的人越来越喜欢做,有的人越来越喜欢想。
  其实一切反应都可以归纳到人的思维程序上面来。无论什么选象都是物极必返,但是又在更高的程度上被接受。例如一个笃信实践的人若思维能力非常弱的话会陷入到一种盲目的冲动中,而削弱思维变得无知。如果思维能力很强的话,这样的笃信本身可以作为思维取舍的一个依据,反而促进思维的进化。
  但是同样是这样的体系,笃信实践的人在选择思维的时候仍然会考虑过多的功利性,但是功利性本身又会导致对于可以进化自身的思维的排斥。也就是说实践性越强,选择的思维越没有长期效用,以至于被未来抛弃,这样的人也就渐渐的有了一定的狭小的思维域,而最终卡在某个层度上。但是如果这个人非常的灵动或者运气超级好,那么他本身的思维域也会不断的扩大,这样的人反而因为实践和理性的结合而变得非常强大。

  任何一个时刻,在人的思维系统里面。必然(现在)和可能(未来),自我和外界,探索和实践,理性和感性等等纷繁扰扰的对立思维,组成了一套套的太极图,这些太极图互相牵制互相转化。一个人莫名其妙的也就到了某一程度。黑格尔发现了《辩证法》,其实人类从很早之前就发现了这种二进制的规律,正如同朱熹在他的理学中认为的那样,太极动而生两仪,然后演化万物,天地也就从无到有。不过黑格尔认为人的思维中的最核心层里面住着精神,这道精神是上帝的一个分有,只是不知道那道精神是不是就是命运。

  前几天看一本书的时候,法国的一个心理学天才克莱朗博站在镜子前面自杀了,原因似乎是他分不清楚哪些是自我的影子而那些是真实的。当时看的时候也蛮害怕的,不过想想也挺淡然的,何必把自己和这个世界分的那么清楚呢,谁不是奴隶,只不过有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必然性,而有的人看不到罢了,何必那么较真呢。如果真的要论的话,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与之完全对立的另一个人。他在使用辩证法的方式否定的东西本身也是一种隐含的肯定。否则很多人就不会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变得与以前判若两人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