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49节

作者: 东野牧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27 11:23:01

  《无知、小聪明、大智慧》
  总论。这里的大智慧、小聪明、无知,都只是一种相对于自身来说的形态,而不是一种相对于社会的形态。学富五车而无知的人非常多,没读过书反而有智慧的人也比比皆是。无知,小聪明,大智慧,更应该说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思维内容(思维的真实广度、强度、逻辑性)。
  一,无知。
  1,方向上(没有定向中心)。
  他们就像是一片在风中的飘荡的树叶,完全没有任何方向。他们说现实是残酷的,却不知道自己从来没有过梦想。因为他们脑子里面存在的一直都是幻想。幻想是一种只有目标而没有结构的安慰物,这样的安慰物的作用就在于平衡现在的懦弱,不具有任何未来的导向性,可惜的是他们往往分不清幻想和梦想的差别。他们一旦进入社会就会被社会所同化,社会的指令成为了他们的目的。朋友们说高档餐厅很舒服,他们就也想去体验。朋友们嘲笑某人买不起房子,他们就也想买房子。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在为别人的闲谈服务。他们会说这是没用的,但是却不知道什么是有用的。

  2,逻辑上(不具有时间性)。
  他们浏览网页,看书,社交,没有任何目的性。他们看到有用的东西会说这是对的。他们交到有智慧的朋友会说那个人是厉害的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们永远活在时间的静态世界。任何一次时间的大的跳跃(工作、结婚、升职、)都可能导致一种茫然。他们会说生活难以预料。他们随意的生活态度就像是一个不积累食物的松鼠到了冬天反而抱怨气候多变。
  3,思维域(无序结构)。
  他们的思维领域就是一个无序结构,没有任何建设性。他们向其他人咨询,希望得到的不是有效地建议,而是其他人的肯定。他们讲述自己的悲惨也不是渴望得到帮助,而是希望被同情。他们的思维只有一个作用,就是为自己的脆弱做掩盖。他们说生活要有品位,却绝对不会去思考什么叫品味。他们会说人要有理性,却绝对不会向任何人打听一下什么是理性。

  他们从来不会想到要让自己的思维域变得有秩序。他们甚至于讨厌思维秩序。他们排斥那些有效的思考方式和令人疲惫的分析途径,于是他们的思维域永远呈现无序结构。
  二,小聪明
  1,闭合思维域。
  他们拥有方向,依照这个方向不断地让自己的思维域变得更有秩序。他们有选择性的看书,学习,社交。他们的选择性非常功利的不会超过自身的思维域。他们心中有明确的准则,这是对的,那是错的。随着准则越来越清晰,他们会越来越极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的思维域中他们本身是非常有力量的。
  但是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两个词语。
  2,不知道实事求是。
  他们会本能的忽略掉可以对自身有序思维产生影响的信息。他们会本能的不断地忽略某些漏洞,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思维域是完整的。他们会说我也知道我还有很多东西不懂,我不懂经济,我也不懂政治,但是他们的实际心中想法是经济有什么用,政治有不能当饭吃。于是通过这种对于思维域外面的东西的否定达到了一种自己是全知的状态。他们不断地否定思维域外面的东西,忽视思维域里面的漏洞也就变得越来越不懂得实事求是。

  他们这样的人只相信自己崇拜的人,因此非常容易被他们欺骗。因此这样的人往往不能够胜任谋划工作,他们无论是对于人还是组织的谋划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他们最适合的就是在他们思维域内部的执行工作而不是谋划。
  3,狂妄
  这样的人典型的性格就是狂妄。他们自以为是的使用着自己的方法,他们永远从自身来分析问题所在。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的分析中心永远是自己。他们非常喜欢使用自己的框架去套一切客观世界。他们因为思维域的有序而狂妄,然后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不断地沉沦。当然这个所谓的狭小都是相对的,哲学家中小聪明的也非常多,但是他们的小聪明比我们的大智慧要强大无数倍。狂妄和自我中心思考几乎是小聪明的标志。

  三.大智慧。
  1,开放思维域。
  他们知道自己的思维域是有疆界的,所以他们可以得到来自于思维域外面的信息。他们非常敏感的挖掘自身的漏洞,并不断地扩大自身的思维域,所以他们常常非常实事求是的思考这个世界和自己。他们不会傻乎乎的将自己当做中心,但是他们也不会将外界当做中心。
  没有一定智慧的人是难以明白实事求是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听起来简单,却意味着一种对于自我和世界的双重肯定。所以毛泽东用一句话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就是实事求是。可以实事求是的人也就意味着没有自我欺骗,直面自己的心,这个太难了。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人们还是需要活在自我的幻想中,否则太危险。

  2,懂得借。
  他们懂得借,懂得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完善自己的思维域,而不必像小聪明的人那样除了有序化自身的思维的同时还要维护自身的中心性。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思维域绝对不是中心。因此,他们非常喜欢借,从一切因素中借用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小聪明人非常不懂得借,他们要么喜欢依靠自身的领悟(自我中心),要么借取自己的偶像(自我同类)。
  不要看借这个字简单,但是这个世界上懂得借的人非常的少,所以这是非常容易被发现也是非常不容易使用的能力。借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包容。只有心中敢于包容一切美的、丑的、有效的、危险的、人才敢于借。对于无知的人来说他们会逃避可以引起自身思维域秩序的东西。对于小聪明的人来说他们会回避可能打乱自身思维秩序的东西。
  3,谦和。
  用一句伏尔泰的话描述一下。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的时候才会懂得谦虚,否则都不过是一种性格上的强制而已。谦和意味着面对的是自己想要而得不到的自信。这种状态没有一定的沉浮是做不到的。
  全篇都来源于这样的一种推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