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随笔:宋词是一朵莲花》
第14节

作者: 孟斜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9-17 09:27:0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乌夜啼》
  其实,李煜和李清照的词是不需要过多解释的。他们的文字本身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第一时间打动你。和南宋词过份雕琢和过多用典相比,李煜词和北宋初的词多有一种直抒胸臆、本色流露的感人力量。
  这一首词就是如此。它是如此独特,如此静谧,如此寂寞。短小的文字间,竟有着一种轻音乐般的旋律,一种油画般的幽谧氛围,也象一部极为讲究画面构图和色彩和谐搭配的高清电影,显示巨大的艺术张力。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眼前仿佛看见深深庭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白衣的男人走了进来。月光下,他慢慢踱着步子静静走上西楼。楼上,他扶栏而望,只见新月如钩,清光如水,静静地洒在那西楼上,洒在庭院里,洒在那高大厚密的梧桐树上。此时,四下里一片静谧,悄无人声。那墨绿色的森森梧桐树象个巨大的伞盖,覆盖着小小庭院。感觉中,这梧桐象是一个饱尽沧桑、淡泊寂寞的老人。而月光如梦如幻,几缕清辉洒在梧桐疏影上,仿佛是人的缕缕思绪。那白衣男人似有些痴了。也许他会想起很多过去遗忘了的一些事,很多遥远的回忆,一些曾经做过的梦。

  “无言”、“独上”开篇即点出词人沉默的神情,孤独而有几分滞重的步履。“月如钩”写出愁人凭栏时眼中所见,一弯残月既映照着山河乾坤之广大,也映照着眼前梧桐深院之幽狭,更映照着词人的孑然一身、孤苦无言。一个“锁”字,让一种冷清凄凉的秋意弥漫在森森庭院之中,也写出了词人幽居独处的心境。“清秋”实际上是一种时间存在,一种季节特定的景观。“深院”是一种空间存在,是眼前的居所环境。天上有如钩残月,清光寂寂,地上有梧桐深院,幽独寂寞。斯时斯景,景语即是情语。画面就是心情。情与景可谓是“妙合无间”。

  今天的我们读到这里,仿佛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仿佛想起朱自清笔下的月影:“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也想起吴冠中、陈逸飞的画:画面留着巨大的空白,那空白也许是浓墨泼成的模糊黑色底衬。空白的一角,是灯火幽暗的楼台,是一钩斜斜的残月,是词人孤独的身影。那巨大的空白或阴影则是梧桐,或是深院,对画面一角的楼台和人物构成一种画面空间上的压力感。

  如果是张艺谋或陈凯歌的电影,则画面的处理想必也是这种浓墨重彩的远景和人物特写相合。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里就是写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观情感了。前面曾经写离愁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里又写离愁如丝乱,千丝万缕“剪不断”,千头万绪“理还乱”。这种剪之不断,理之还乱的写法,使那深藏词人心中的离愁思绪化作了可视可感的东西,真是贴切而形象。“剪不断,理还乱”六字虽明白如话,却有强大的表现力。写出了人处于特定情境下繁乱迷茫、复杂而微妙的心情,所以一再被人们引用、化用,成为书写离情愁绪的千古名句。

  离愁如丝,在古诗词是源远流长的。“昼夜理残丝,知欲早成匹”(《子夜夏歌》),“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子夜歌》)。不论你是在离乡去国的天涯海角,还是在辞亲别友的黄昏清晨,这首词都能引起你内心的深深共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滋味”二字多半用作人的味觉。味觉有酸甜苦辣咸等诸般滋味。这里说“别是一般滋味”,显然是在这几种滋味之外。那么是何滋味呢?

  正如《庄子》里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吾不知鱼之乐?”这两种情况这里其实交织在了一起:我们确实不知道词人心里的离愁具体是何滋味,但从词人全词文字所营造的画面氛围中,我们好象又知道了一点他心头的离愁是个什么样子。加上我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就会产生各自的理解和联想,于是“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些经历过词中相似情境的人们则会产生更加深切的共鸣,那种缠绵的相思,那种深挚的怀念,那种无法重逢的失落感,那种耿耿难眠、辗转反侧的思念,仿佛一一都到眼前来,不禁深深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怀念之中。所以词人和古今的读者们读过这首词,其实都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各自都能品出一番滋味来,这就是艺术的伟大感染力,就是中国古典诗词所具有的“感发”力量。

  以前,曾经看过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文章回忆说,抗战时昆明西南联大一位著名文字学家唐兰教授开讲词学课,一学期只讲一本词集。上课时只是捧着词集自己读,读到好处便大叫一声“好”。如他用无锡腔调念(其实是吟唱)一遍:“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好,真是好。”学生们一惊,以为他终究要阐发点什么了。哪知他仍是接着读一直到下课。其品味沉醉之状历历可见。这种吟诵的方式,让学生体味词的美妙之处,有点禅宗里“明心见性”的意味。

  李后主和北宋词多半都具有这种“明心见性”的特质,它们没有过多地掉书袋,也没有过份拘泥于词律的谨严,纯以性情出之,情真语挚,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清代的纳兰容若就直接继承了李后主和北宋词这一特色,形成了自己清新纯真的特点。他在《渌水亭杂说》中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
  近代学者王国维曾经讲到:“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
  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