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博弈华尔街 -- 写给不甘贫穷的男人和女人们》
第22节

作者: 税尚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18 07:48:04
  来客是和我们住同一个单元的“邻家小妹”。是一个多月前才来“陪读”的太太,老公是在统计系攻读博士学位的小吴。前几天我们曾在楼道上打过一次照面,但没有任何交谈。听说她出来前是广东一所外语学院英文系的讲师, 现在牛妹带她来,说是找我请教股市的问题。
  “邻家小妹”看上去娇小,但一举一动中透露着一种敢作敢为的豪爽 - 竟然又是四川老乡。刚坐定,她的问题就像连珠炮似的劈头向我轰来:
  怎么开网络股票交易帐户?
  网景公司的前景如何?
  雅虎股票升值的潜力有多大?

  然后开始侃侃而谈“第三次浪潮”和“新工业革命”。大抵是因为专业关系,她对美国近代史很熟悉,对于19世纪80年代第一辆汽车下线;1876年第一部电话问世;1881年第一家发电厂投产使用;1895年生产出第一台收音机;1903年飞机试飞成功……。之类的技术革命的成果竟然如数家珍。最后问我道:现在时的信息革命也会和历史上工业革命一样为财富爆发创造无限的空间,再开启一个新的“镀金时代”?

  我被“邻家小妹”新的“镀金时代”之说震撼了。
  日期:2013-08-19 19:31:46
  2。历史是未来的镜子
  历史可以映射未来,尤其是技术创造财富的历史。纵观人类千年,世界本是部信息史,信息传递方式的演进奠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与进化的历程。
  无论对于信息的定义和作用有多少争议,但信息传递方式界定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却是鲜有争议的命题。远古时期,当类人猿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实现了向人的进化,与此同步,语言也随着为生存进行的各种活动产生。在这个时期,语言是信息的唯一载体,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极为狭窄,采集和狩猎是生存的基本方式,因此,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畏惧,英雄的神话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狭小的空间需要想象和梦幻来扩张。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第一次打破了人类交流信息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的运用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繁荣具有重大的促进,因为信息穿越时空的交流促进生产力。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的崛起,成为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源于其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 - 率先创造出文字。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而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的第一部法典《汉莫拉比法典》,广为流传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均被历史学家们作为巴比伦文明鼎盛的佑证。

  古埃及的繁荣离不开文字的创造。现在的考古发现,在涅伽达文化Ⅱ时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就出现了象形文字。在南方尼罗河河谷地区的上埃及,先王朝时期的遗址出土的很多陶器上就有绘写,浮雕或刻划的原始文字符号。而正是文字的发展,开创了埃及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
  古印度的辉煌也和文字的创造直接相关,因此称之为哈拉巴文化。其大致发生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鼎盛时期约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哈拉巴文化时代,古印度人就可以栽种的作物和枣果,还能够驯养牛羊。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由于文字的发明,成为了传播各种技能的方式,因此当时古印度人掌握了对金银等金属的加工技术,纺织品染色技术,从而纺织业与车船业等高度发达,城市的繁荣使哈拉巴的商业盛极一时。当时,还出现了一种称为哈拉巴数码的铭文记数法,这为印度日后发明1,2,3,4,5,6,7,8,9,0 作为计数符号奠定了基础。

  日期:2013-08-19 19:35:58
  在古代中国文明中,仓颉造字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在公元前2717-前2599年间,中华始祖轩辕(黄帝)统一华夏,仓颉被黄帝分派管理牲口的数目和仓库囤积的食物。但随着牲口和食物逐渐增加,变化,结绳记事不够用了。有一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不明白他们怎么会知道哪里有何种猎物,于是向三位老人求教是如何判断的。老人们告诉他,是看地下野兽的脚印认定的。仓颉眼前如闪电般一亮: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象,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

  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样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仓颉造的字也就多了。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于是,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文字实现了信息交流,所以黄帝时代的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增强了人们摆脱自然任意摆布生存的能力,使整个部落越来越强盛。据史载,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构建了之后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文字出现以后,人类在信息传送技术上还有不间断的发明,烽火台,钟鼓,信鸽,驿站,尤其是印刷术都是信息交流方式巨大进步。然而,这些信息传递技术基本上都是依靠人直接的视听,因此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空间仍然面临着极大的限制。关于马拉松的故事,是这个漫长的信息被落后传递方式窒息时代悲壮的写照。
  说是在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了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军队的入侵,大获全胜。为了向国家和人民报告喜讯,传令兵菲迪皮茨一口气从马拉松镇跑了42公里到首都雅典。当他跑完全程在雅典广场说完捷报之后,就精疲力竭,倒地而死。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古代,要传递和获得信息,人们主要靠两条腿或骑马,甚至要付出生命一样巨大的代价。1896年,在在希腊雅典举行世界第一届奥运会上,为了纪念传令兵菲迪皮茨,他跑过的距离被作为一个长跑比赛项目列入运动会。

  由于信息技术缓慢的发展,不能突破直接的视听的束缚,任由农耕社会延续了成千上万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