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决策灭明之后,清、明、顺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奇特的三角敌对关系,任何一方都与其他两方为敌。不过,由于弘光朝廷的无所作为,因此主要的战争还是发生在清顺之间。
多铎和阿济格两路伐陕,采取的进攻路线令人想起天启崇祯年间皇太极的策略:一面在山海关以东拖住明军,一面从其他路线入寇关内的畿南山东之地。而局势对于李自成而言则是防不胜防——即便能够利用潼关天险有效抗击多铎,也不可能防守既可从河套攻入也可先进取河西的阿济格。总之,陕北乏险可守。
至于马世耀的伪降之计,实际上意义并不大。即便夹击多铎之计成功,也不过是消灭部分有生力量而已,阿济格方面的压力仍然不可能解除,更何况以当时大顺军的兵员数量和战斗力,也未见得能有多大的斩获。
日期:2011-02-08 19:55:02
三十七、关于陕西的防御安排
李自成在布置陕西的防御时打算“御敌于国门之外”,从陕北和潼关两个方向上抵抗清军,这一战略安排谈不上有错。但他没有预料到满清是如此之可怕的敌人,因此防守陕西的军力还是大大的不足。
实际上,大顺军直到攻占北京,可以靠得住的武装力量也并不多。对抗明朝一个敌人可以,同时对抗明、清、献三路敌人就很吃力。如果考察潼关战役之前大顺军的周边局势,可以看到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分散在陕北、关中、荆襄、豫西四路。而在大顺控制区的正东,清军(以及归顺满清的明军)占领了整个山西和大部分河南(秦晋豫之间的潼关天险,对于清军而言固然难攻,也意味着豫西的大顺军难以回师);正北,阿济格从内蒙古一带压境;正西,是不可靠的明朝降将(而且阿济格的骑兵速度快,完全可以绕道河西从背后攻击大顺军);正南,川中是虎视眈眈的张献忠(至今没有证据表明张献忠会联合李自成对抗明清);在荆襄、豫西和关中之间还钉着明朝控制的郧阳地区,兵力分散过于严重。
潼关战役失败后,大顺军兵分两路,李自成集团和李过-高一功集团分别南撤,大顺军再也未能聚成一个拳头有力出击,必然失败。
日期:2011-02-12 12:25:33
三十九、李自成败走荆襄之后的流寇行为,以及顾诚先生的局限性
李自成自陕西败逃之后,不仅没有在大顺政权已经建立地方政权并且站稳脚跟的荆襄地区据守,反而顺江而下,充分体现出他的流寇本质。
荆襄虽然地处通衢,既非利于局限固守之地,亦非财赋丰腴的鱼米之乡,但大顺政权已经在此建立了基本稳定的地方政权,而且还有二十万人马的兵力(这二十万是大顺军的核心部队)。相比之下,由于多铎回师河南准备进攻江南,阿济格率领的在数量上的优势并不明显。同时,清军作为异族,在明顺力量错综复杂的豫西和湖北完全没有基础;和归降的明君之间的指挥系统需要磨合;而且秦豫楚之间多为山地,清军的速度优势难以体现。在荆襄以东以武昌为中心的地区,左良玉不敢出战。而张献忠的势力被明军压制在成都平原,在此之前李定国向北进击,被当时尚忠于李自成的部队击败;刘文秀向东也始终未能越过重庆(况且石柱还有一个忠于明朝的钉子秦良玉)。因此,大顺军完全可以在荆襄这一根据地与明清双方对峙比较长的时间,静待局势变化。但如果向下游出击,虽然可以预见左良玉的逃遁,但在江西忠于明廷的袁继咸既不会逃遁也不会投降。再加上多铎率领的清军南下,大顺军即便能够到达江南,也不过是把覆灭的地点向东挪移而已。李自成要到长江下游与弘光朝廷硬碰硬地争夺江南,只能说明他此时已经没有对于全国局势的战略考虑,只剩下劫掠财富的流寇思想了。
顾诚先生囿于“农民起义进步性”的局限,带着有色眼镜取舍史料,对《邓州志》中大顺军屠戮无辜人民的记录视而不见,实在是错误的。
四十、顾诚先生关于“襄南侯”的考证,以及大顺政权的爵位制度
顾诚先生注意到了大顺朝的爵位制度,侯爵均为一字,因此推测李自成的叔父“襄南侯”应当是“襄侯”,应当是正确的。大顺政权的爵位制度与明朝不同,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似乎只有侯伯子男四个等级,无王、公,而且没有宗室爵位和勋臣爵位的区别。侯爵一律为一字,且李自成的叔父、义子(张鼐)都是侯爵。
姚雪垠认为,大顺政权无高于侯爵的爵位的原因可能是“天下未定”,李自成准备在统一全国后再对功臣大加封赐。应当称承认这很合理,但无法解释为何宗室封爵也仅仅到侯爵为止(李自成的堂叔父,按照明朝的封爵制度应当是郡王)。笔者推测,这有可能表明按照大顺朝的制度,最高爵位就是公爵,没有王,而且宗室爵位和勋臣爵位一致。天下未定之前,最高只封到侯爵。
五等爵位是后人理想中周朝的爵位制度,但战国到秦汉之间已经几乎取消。新朝恢复五等爵位制后,几乎历代爵位制度都不是机械的五等(三国之后历代都有王爵;南北朝、唐、五代、宋、元在五等之内还有品级;北魏曾经废除伯、男;隋废除伯、子、男;明朝的勋臣爵位只有公、侯、伯三等)。明朝更是考虑到宗室繁衍过盛、名号颁授不变而创制了单独的宗室爵位序列(这一制度后被清朝继承)。联想到大顺政权采用与前代不同的官名,其爵位制度不同于历朝也是很正常的。
高一功在大顺残部联明抗清时期的地位较高,但在大顺朝建立时封临朐男,只是最低一级爵位。
四十一、关于李自成之死和李自成隐遁出家之说
李自成死于通山县应当是没有问题的,无论是明朝官员还是大顺残部对此都予以承认。如果说明朝官员颟顸谎报,那么大顺军不可能胡说自己的最高领袖殒命。隐遁出家之说和历史上几乎所有难以找到证据的传奇一样,出现时间距离事发时代很远,不具有可验证性。
将李自成与史可法做一比较,可以发现虽然史可法殉难的事实极其明晰,但在之后数年仍有人打着他“未死”的名号起事反清。而李自成之死虽然在史料记载方面有些模糊,但此后再无人以他的名义活动,满清方面在接到阿济格的奏禀后,虽未找到李自成的尸体,也未继续寻找,而是接受了李自成已死的结论。这足以证明李自成确实死于通山,没有隐逸之事。
关于李自成单独活动以致殒命的原因,顾诚先生也知道“全军统帅在行军中往往处于队伍的适中位置”,而当时李自成尚统帅了不少人马,身边也有得力将领,完全不必亲冒矢石,因此《南明史》中关于李自成“亲自带量少数卫士去查看地形道路”的说法完全不“在情理之中”,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