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真相:孔子及其弟子们以及很多中国成语的内幕》
第40节

作者: gongqi200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9-25 20:43:52

  【7.25】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四样:文献、德行、忠诚、诚信。
  【真相】
  相声有4门功课:说学逗唱。孔大也有4门功课:文行忠信。

  “文”是指文献。我们知道孔老师好古,所以这文献是古代文献——春秋时候人们所说的的古代文献。孔大毕竟是文科学校,“文”成为必修课是很正常。不过,孔老师教“文”并不是为了文而文,而是为了从文献中找到符合周天子利益的东西。
  “行”是指德行或行为。你文科学得再好孔老师也不一定欣赏,因为你的行为或德行符合周天子利益才是更重要的。“行”并不是学问,所以现在学校里没有这门课。如果要类比的话,为了入党入团要积极表现擦黑板扫地之类的就类似于“行”。
  “忠”是指忠诚。忠诚于谁呢?当然首先是周天子。你忠于周天子的敌人在孔老师看来可不是忠,是叛乱。
  “信”是指诚信。孔老师的诚信的概念与现在意义上的诚信有所不同,比如你按月给银行信用卡还钱当然不是孔老师所说的“信”,因为那年头还没有信用卡。孔老师的“信”有点复杂,分君子的“信”和小人的“信”,这个咱们前面说过。
  4门功课里,只有“文”可以大概算是学问。

日期:2012-09-26 22:36:16

  【7.26】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不可能见到了;能见到君子,这就可以了。”
  孔子说:“善人,我不可能见到了;能见到有恒心的,这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着满,贫困却装作奢泰,难以有恒心啊。”
  【真相】
  本章的字面意思比较清楚:孔老师认为圣人和善人都是见不到的人,也就是当世没有活的;君子和有恒心的虽然少,但是还可以见到。对于有恒心的人,孔老师还展开说,没有装有就很难不能有恒心了。这是字面意思。
  细究起来,很可能就不清楚了。比如什么是圣人,这个还多少有点谱,起码不是剩下的人。什么是善人呢?当然不是郭德纲相声里说的那种善人,那种善人好像是马字边的。善人在《论语》里出现过5次,但后人依然说不清它的定义。君子这个是比较清楚的。有恒心的有说不清楚了。没有办法,孔老师没有学过形式逻辑,很少对概念下定义,大家对他的话能猜就猜,猜不出来就哪儿凉快去哪儿歇着吧。

  没有装有为什么不好呢?这个倒是可以猜一猜。没有装有就是虚荣,虚荣很容易导致坏事。大家知道因为经济原因做坏事主要2种情况,一种是快饿死了,这个没办法,做坏事是必须的。另一种是饿不死,但是吃的不如别人。这种情况如果碰上颜回这种安贫乐道的好人,他就忍了,或者根本不在乎,所以不会做坏事。但是如果碰上坏人,他就要为了虚荣而做坏事。
  当然,从根本上说,好坏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取决于价值观,取决于立场。而孔老师的立场,我们都清楚。
日期:2012-09-26 23:41:38

  【7.27】
  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
  孔子钓鱼而不网鱼,射鸟而不射在家的鸟。
  【真相】
  打渔打鸟都是不太好的事,古人也是这么认为,毕竟是杀害生命。要是在现在,这种不太好的事肯定就绿坝了。但是孔老师和他的亲传弟子们还是比较坦率的,所以《论语》里记述了圣人干的这些不太好的事。只不过,孔老师打渔只是用钩子钓,一次也就是钓几条而已;孔老师不用大网捕鱼,那样一网捞几十条,就太狠了。又只不过,孔老师打鸟不打在人家自己宿舍里的鸟。人家正在家里四世同堂合家团圆,你打死人家一只中年鸟,让鸟孩子亲眼目睹父母的惨死,让鸟爷爷白发鸟送黑发鸟,也太残忍了。

  有人说孔老师虚伪,因为杀死几条鱼和几十条鱼都是杀鱼,杀死在路上的鸟和在宿舍的鸟也都是杀鸟。这个我不同意。量的区别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意义重大的,否认量的区别也是很多诡辩的惯用伎俩。比如一个煤球上可能有1万个黑点,一个元宵上可能有1个黑点。如果你说元宵上的1个黑点和煤球上的1万个黑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那煤球和元宵就没有区别了。再比如杀人犯为自己诡辩,说我虽然杀人,但是每个人呢夏天打蚊子也是杀生,所以我的罪恶和每个人的罪恶都是一样的。再比如绿坝的支持者说民主国家对互联网也有限制也和杀人犯是同样的诡辩。

  所以孔老师虽然也杀生,但是他比用网捞鱼和打在宿舍的鸟的要好得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