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航向——大宋崇宁三年》
第44节

作者: 草根读史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28 18:00:40
  (更新)
  崇宁四年,宰相蔡京向徽宗上疏,请在丙巳之地(南稍偏东一点的位置)修建明堂。蔡京说,“明堂之制,见于《礼记》、《周官》之书,皆三代之制”。蔡京一开言,就抓住徽宗崇大好古的心理,把理由说得冠冕堂皇。接着,蔡京向徽宗推荐库部员外郎姚舜仁,说姚舜仁留心此学前后二十余年,始知《周官》、《考工记》所记载的三代之制,故而深得其法,并献上姚舜仁专心绘制的明堂图。

  明堂,这在古代是帝王宣明政教,举行朝会、祭祀、庆赏、选士等大典的场所。“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清代学者阮元说,明堂,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天子在这里祭祀上帝和祖先,在这里举行养老尊贤的典礼,在这里举行宴飨、射箭比赛、献俘等仪式,在这里颁布教化、发布政令,在这里朝见四方诸侯。
  明堂的创制,始见于黄帝时代,夏代叫“世室”,商代叫“重屋”,周代才叫“明堂”。诚如蔡京所说是三代之制。汉武帝封禅泰山之后,便修建了汉家明堂。汉代以后,历代王朝也都有修建明堂,南北朝《木兰诗》中,就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之句。
  听完蔡京的上言,徽宗说:修建明堂,先帝也曾意欲为之,曾在禁中见到过相关的图文,然而终究还是考备未能周详。八月十六日,徽宗特地接见了敬献《明堂图》的姚舜仁等人,之后,徽宗指示说:明堂之礼荒废已经很久了,汉、唐之法卑陋,不值得参照,宜尽用上三代的古制。务必要选取巨材,建造得坚固完整,以为万世之法。于是依从所奏,下诏修建明堂。
  徽宗命胡师文为淮南发运,梁子美为河北都运,下诸路采办木材物料。明堂开工建造之时,任命蔡京为明堂使,蔡攸为讨论指画制度,梁师成为都监,并以开封尹盛章弹压兵匠,负责明堂建设的具体事宜。

  明堂的建筑规模十分宏大。各路的纲运,将搜集到的坚实优质原木,以及其它物料徐徐运到京师。修建其间,光是每天役使的工匠,就达到了上万人。为修建明堂,调集明堂所需的巨木,湘西沅州的土豪黄安俊因此率众反叛,知州张建侯、知县王宪在出兵讨伐途中,双双遭遇不测,为它献身而亡。
  日期:2013-06-28 20:32:03
  (更新)
  政和七年,化了长时间筹备建造的明堂终于胜利完工。建成后的明堂,开有五扇大门,分别为明堂、青阳、总章、玄堂、太室五门。明堂的廊庑,用素色的瓦片覆盖,门堂则采用高级的琉璃瓦。其他地方,则按所属的的方位,(东方为震用青,南方为离用红,西方为金用白,北方为坎用黑)装饰以相应的五色之石。栏楯柱端,有铜制的辟邪之物,也配上方位所属的颜色。堂室的柱、门、栏柱,全部凃上红色的油漆。庭园内则遍植松、梓、桧之类的名贵花木。

  明堂的规模,史料也有记载(它的规制,其实笔者也是无知,有心者可自己估摸):“太室修四筵(三丈六尺),广五延(四丈五尺),共为九筵。木、火、金、水四室各修三筵,益四尺(三丈一尺),广四筵(三丈六尺),共七筵,益四尺五寸。十二堂,古无修广之数,今亦度以九尺之筵。明堂、元堂各修四筵(三丈六尺),广五筵(四丈五尺)。左右个各修、广四筵(三丈六尺),青阳、总章各修广四筵(三丈六尺),左右个各修四筵(三丈六尺),广三筵,益四尺(三丈一尺)。四阿各四筵(三丈六尺)。堂柱外基各一筵(九尺)。堂总修一十九筵(一十七丈一尺),广二十一筵(一十八丈九尺)”。

  修建明堂,诚如徽宗所言,是国之大政。但正如权力场中流行的潜规则一样,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也是古以有之的普遍现象。
  蔡京屡上屡下,亲历宦海沉浮,深知自己的荣辱兴衰,全由徽宗一手维系。因而为了献媚固宠,取悦徽宗,便以宫中逼仄为由,唆使徽宗扩建延福宫。蔡京召童贯、杨戬、贾详、何诉、蓝从熙等五位太监分任工役,各自分别监造。于是“五人者各自为制度,不相沿袭,争以华靡相夸胜”,五处宫殿争奇斗巧,各动心计别出心裁,“争以侈丽高广相夸尚”,追求奢侈富丽,不计所需的工财花费。

  新建后的延福宫,位于大内拱宸门之北。宫内殿阁亭台,楼阁相望,连绵不绝,凿池为海,引泉为湖,筑土山于其间,遍植奇花异木、怪石寒松,岩壑幽胜宛若天成。文禽奇兽等青铜雕塑,千姿百态;嘉葩名木及怪石幽岩,穷奇极胜。徽宗为此还写下《延福宫记》,由画学弟子王希孟刻石竖碑。
  延福宫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有穆清、成平、会宁、睿谟、凝和、昆玉、群玉、报琼、蕙馥、蟠桃、春锦、罍琼、芬芳、丽玉、寒香、拂云、偃盖、翠葆、铅英、云锦、兰薰、摘金十五座宫殿;西与东对应,也有十五座宫殿,分别是繁英、芳雪、铅华、琼华、文绮、绛葩、秾华、绿漪、瑶璧、清阴、秋香、丛玉、扶玉、绛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