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华夏的兴起——说说老祖宗的故事》
第14节

作者: 如是予闻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帝舜是一个十分勤政的天子,他每隔五年便要巡视四方一次,由于当时交通条件不便,东西南北各巡视一次大约就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在两次巡视期间,诸侯们要轮流朝见天子,当面述职,帝舜会花时间考察他们的政绩,对有功的诸侯给予赏赐。同时,帝舜还重新划分行政区,把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州,使得中央政府的权力向底层渗透。可以说,帝舜时代的改革,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已经呼之欲出了。从神农氏到黄帝到帝尧,尽管有国家的雏形,可是仍然是有原始色彩的部落制,帝舜的改革,为后来的夏帝国奠定了基础。

  舜时代最伟大的事业,乃是治水,而完成治水伟业的人,正是大禹。

  日期:2013-07-07 08:17:43
  《征服:华夏的兴起》-55
  六 禅让还是夺权?
  禹是鲧的儿子,后世尊称为“大禹”,意为“伟大的禹”。禹的伟大,全在于治水之功。我们前面说过,面对自然界的洪水灾害,帝尧时代几乎束手无策。鲧用堵的办法,也就是修水堤防洪水,可是在惊涛骇浪的威力下,收效甚微。
  后来鲧由于反对舜称帝,被舜所诛杀,他的儿子禹也就成为部落的领袖。这时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帝舜是他的杀父仇人,另一方面这位强有力的天子又急需拉拢他。在这种情况下,禹是要做何选择呢?他是要同父亲一样,与舜战斗到底呢?还是要屈服于舜的政权呢?禹作出了选择,他接受了舜的招抚,与中央政府和解。这一定是个艰难的选择,但禹深知自己不是舜的对手,无法与他抗衡,惟有隐忍才是上策。

  我们在《史记》中看到这样的记录:“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从这里可以看出,舜在杀了鲧之后,对外宣称鲧的罪名是“治水无状”。这是一个十分牵强的理由,治水治不好就要杀头,那谁还敢去治水呢?可是舜偏偏要让禹去治水,这不明摆着要借刀杀人吗?只要到时禹治水无功,照样扣上一个“治水无状”的罪名,不就可以明正言顺地除掉这个心腹之患吗?

  帝舜给禹下达了一个命令:“你去平定水土吧,要好好干啊。”
  禹一听,这不明摆着在我脖子上套上绳索吗?所以他当即婉言拒绝道:“这件事还是交给契、伯益、皋陶等人吧。”
  帝舜当然不同意了,一句话顶了回去:“还是你去完成这个任务吧。”
  看来是没得商量了。治水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要失败,一定会脑袋搬家,禹只能背水一战了。

  日期:2013-07-08 08:35:14
  《征服:华夏的兴起》-56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彻底解决水患呢?
  禹认真地研究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经验,认定用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当时的工具太有限了,没有钢筋混凝土,堤坝建成后,还是松松垮垮的,根本无法抵御住洪水的冲击。那要怎么办呢?既然用堵的办法不行,那就要有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分流,分流到水少的区域。可是这个办法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在工具那么简陋的年代,要人工疏通河道,谈何容易!
  再难也得去做,因为禹别无退路。
  要怎么开始呢?首先要测量地形高低。因为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要是新开挖出来的河道,比原河道还要高,那么洪水是无法流出去的。疏导洪水后,会不会殃及疏导区的居民呢?这也要有测量的数据才行。因此禹带着一批人,翻山越岭,拿着简单的测量工具,在山川地带测地形的高低,立起一根根标竿,计算从那里开挖水道最合适。这个工程量是极其巨大的,不要说古代,就是到今天,也算得上是巨大的工程。

  由于责任重大,禹都是亲历亲为,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在平地他就乘马车,遇河流则搭船,在沼泽地带用橇拉,在陡峭的山地则穿上特制的鞋,这种鞋上山时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则前齿长后齿短。勘测完毕后,便是大规模的治水,整个治水过程共耗费了十三年,范围遍及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其间开挖了许多水道与陆路。长年以来为患百姓的洪水灾害终于得到了抑制。

  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先人的勇敢与坚强,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能做出如此伟大的事业,大禹不愧是“伟大的禹”。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治水功绩不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且对中国的政治版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大禹治水之前,中国的版图其实很模糊,当时也没有什么国界的概念。大禹治水,开水道陆路,凡此开拓过之地,实际上都成为帝国版图之地,国家的概念更加明确了,难怪乎到了大禹的儿子时,一个崭新的国家形成了。

  日期:2013-07-08 20:18:42
  《征服:华夏的兴起》-57
  帝舜派禹去治水,显然是别有用心的,但是禹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化解了危机。根据史书的记载,大禹治水时,帝舜派了两个人去协助,一个是伯益,一个是后稷。我的看法是,这两个人是帝舜派去监督禹的,就是两个密探,任务就是要抓住禹的小尾巴。可是禹何尝不知道自己的险境呢?他表现得小心翼翼,无懈可击。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所谓“三过家门”,是孟子的说法。《孟子》的原文是这样的:“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三过其门,不是说有三次路过家门,而是指多次。
  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呢?这个故事一直被后人所称道,认为大禹是大公忘私。可是我在这里要提出怀疑,过家门进去看看老婆孩子,怎么就成了“有私”呢?这会影响到工作吗?就算有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吧。这个故事与瞽叟杀舜的故事一样,很不合常理,背后肯定还有为人所不知的故事。
  我们来看看司马迁的《史记》是怎么写的:“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里注意一个细节,孟子写的是“三过其门而不入”,司马迁写的是“过家门不敢入。”
  日期:2013-07-09 08:36:57

  《征服:华夏的兴起》-58
  “不入”与“不敢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表达。“不入”是我不进去,可能我很忙,我责任重大,所以我不进去了。“不敢入”是我想进去,可是我害怕,不敢进去。那么禹害怕什么呢?司马迁写了,“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原来他心里念叨着帝舜以“治水无状”为罪名杀了父亲鲧,他害怕自己要是也无功,免不了也遭到杀害的命运,所以“劳身焦思”,脑袋上面挂着一把斧头,所以他经过家门时不敢进去。

  可是我要说,司马迁还是没写到点子上。
  禹不敢进家门是对的,可是并不是司马迁所说的原因,而是因为帝舜一直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帝舜在禹身边安插了两个人,分别是伯益与后稷。后稷曾帮助帝舜囚禁帝尧的儿子丹朱,很明显是帝舜的亲信。伯益的政治立场相对中立,不过他也是被帝舜提拔起来的人。禹是一个十分明智、冷静的人,他岂能不意识到自己周围杀机四伏呢?他绝不能让人抓住任何把柄,因此他对个人生活上,极其低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