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华夏的兴起——说说老祖宗的故事》
第18节作者:
如是予闻
大禹继承帝位后不久,便指定皋陶为接班人,可是皋陶却比大禹要死得早,终究与帝位无缘。皋陶去世后,大禹便把政事交给伯益,很显然,伯益是被内定为禹的继承人。事实也是如此,大禹最后一次东巡时,病死于会稽山,临终之前,把帝位传给了伯益。
在儒学文化传统中,大禹把帝位让给伯益,是禅让制度的延续,是大禹高风亮节的体现。可是如果我们前面分析是正确的话,尧、舜的禅让都只是政治斗争的遮羞布,那么大禹怎么会去重蹈覆辙呢?所以我有一个猜测,当年大禹为了联合皋陶、伯益推翻帝舜,三人有过秘密的约定,大禹当上天子后,皋陶成为第一继承人,而伯益成为第二继承人。既然皋陶已经去世,伯益自然成为惟一的继承人了。
可是伯益并不是一个幸运的人,他的帝位被大禹的儿子夏启夺走了。
日期:2013-07-29 10:27:14
《征服:华夏的兴起》-71
夏启是如何夺位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儒学宗师孟子的说法。
孟子的弟子万章问老师说:“我听别人说,到了大禹的时候,德行衰减了,所以他不传位给贤人而传给儿子,是不是这样呢?”
孟子回答说:“当然不是了。帝禹驾崩后,他的儿子启服丧三年,三年后伯益放弃帝位,自己到箕山之南,以避开启。当时前来朝见的诸侯以及诉讼打官司的人,都跑来见启,而不到伯益那里,大家都说:这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啊。诗人歌者也只歌颂启而不歌颂伯益,他们都说:这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啊。帝尧的儿子丹朱不贤明,帝舜的儿子也不贤明,而帝禹的儿子启却很贤明,能够继承大禹的道义德行。伯益虽然在大禹时主持政事,但时间不够长,所以并没有做许多恩泽百姓的事情。”
我们知道,孟子是“性善论”者,他非常相信尧、舜、禹这些圣人一点私心都没有。在他眼中,那个年代没有政治斗争,只是有德者得天下,只有禅让,只有让贤,只有人心向背,没有阴谋诡计也没有刀光剑影。在他看来,启夺得帝位,一是因为伯益这个人识相,自己溜了;二是因为启有道德,得到民众的支持。在启取代伯益的过程中,仍然是和和气气的,不与任何阴谋沾边。
但是孟子的这段话,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漏洞。他把民众不支持伯益的原因,归结于伯益主持政事时间不够长,威望与恩德不够,这显然有悖史实。伯益在帝尧的时候便已为官,又经帝舜、帝禹两代,辅佐天子的时间是相当长的,而且《尚书》中保存的伯益资料也不少,这足以说明伯益很早就是重臣,怎么可能威望不够呢?
日期:2013-07-30 09:36:00
《征服:华夏的兴起》-72
在《韩非子》中,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到大禹晚年时,“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
这个说法中,有一个地方看似自相矛盾,要留意。既然禹想“令启自取之”,想让儿子启自己去夺取天下,何必又要大费周章,把帝位传给伯益呢?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所以我认为禹之所以把帝位传给伯益,是因为事先有秘密约定,是当年结盟的条件。
在《韩非子》中,伯益可不是溜到山里躲起来,而启也不是因为有德行得到民众支持才上台的,而是通过血腥的战争,才取得最后的胜利。关于这一点,得到了《竹书纪年》的有力支持。《竹书纪年》是这样写的:“益干启位,启杀之”,“益为启所诛”。这十分明确地指明伯益可不是自己溜到山里躲起来了,而是在帝位之争中,被大禹的儿子启所杀。
由于现存的《竹书纪年》已是残缺不全,对于伯益与启之间的斗争,写得十分简略。但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可能见过更全本的《竹书纪年》,他《楚辞通释》中写了这么一段话:“《竹书纪年》载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
这里伯益的形象与孟子所描述的那个跑到山里躲起来的让位者形象,完全是两个人。伯益不仅没有跑到山里躲起来,反而是把启囚禁了,而启奋起反抗,最终颠覆了伯益政权。
这里,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吗?历史总是上演着罗生门式的闹剧,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书里,可以以黑白对立的面貌出现。因为我们所说的历史,更多的时候乃是政治,文字记载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政治目的。
日期:2013-07-31 08:51:41
《征服:华夏的兴起》-73
这里一个问题出来了。既然古书的说法,都充满了政治色彩,那么我们到底要相信谁的说法呢?我的态度十分明确,以《竹书纪年》为是。为什么呢?因为《竹书纪年》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
这里有必要说说先秦的史书。
中国很早开始就有史官纪录史事,他们记录的原则是如实记载事件,不置评论。当然,既便是史官,什么事该记,什么事不该记,这也会受到政治力量的影响,但记录下来的事件,多数是可信的,因为这些纪录是内参,不对外公开的。第一本公开的史书是《春秋》,鲁国的史书,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春秋》,也不是原汁原味的,而是被孔子改过的。孔子把历史变成了政治,他发明了“微言大义”的写法,实际上也就是以自己的立场评论史事。其他的诸国史书,所来被秦始皇烧掉了,看不到了,直到汲冢出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重见天日。《竹书纪年》并没有使用孔子“微言大义”的艺术手法,而只是朴实纪录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那么作为魏国史书,为什么《竹书纪年》里还记载了从五帝开始的历代历史呢?魏国的前身是晋国,晋在春秋时代,长期霸占霸主的地位,是诸侯之长,周王室完全是在其保护下才得以生存。晋国曾经出兵平定周王室的内乱,我估计就是那个时候,周王室所藏的历代史书被搬到晋国收藏,所以从五帝以来历代完整的史料,就保存在晋国了。到了战国时,晋国一分为三,魏国最强大,继承晋国的衣钵,故而这些史料转移到了魏国。同样,韩国也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也应该保留有一份史料,这也说明韩非子的说法,更接近于《竹书纪年》。
我再进一步说明,何以史官所记的史书比较可信呢?因为从设立史官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即史官只对事件纪录的真实性负责,只要纪录可靠,君主一般不会太多干涉。当然也有例外,但大体的传统是这样的。
日期:2013-08-01 10:03:39
《征服:华夏的兴起》-74
在春秋时代有两个著名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齐国爆发崔杼之乱,崔杼杀了齐庄公。齐国太史如实记录在史册上。崔杼大怒,要求太史修改记录,太史不干,崔杼便把他杀了。可是接下来,太史的两个弟弟仍然不修改“崔杼弑君”的记录,同样被杀了。到了太史的第三个弟弟时,仍然不改,最后崔杼没辙了。与此同时,另一个史官已经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倘若太史的第三个弟弟被杀,他将不惜冒生命危险,同样要把这件事记下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