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记大三以来的种种折腾,终成正果》
第22节作者:
LR_20 如果帮助别人能带来更大的满足,你关心的仍然是那件事能否带给你更大的满足……
不论在性行为,帮助他人,成为伟大的圣人,科学家或政治家的追寻之中,我真正想要的就是一种满足,它们都是相同的过程……
这些让我脊背发凉,我原以为,好吧,我承认我空虚,迟钝,丑恶,自私,愚蠢而且焦虑不安……
日期:2011-11-09 08:19:15
恍惚四:
人际关系时常是建立在塑造的假象与防卫机制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他人塑造形象,然后在这个形象上,而不是在真人身上建立所有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或对自己都有某些印象,我们还不断东涂西抹地维护心中的印象,同时把关系建立于其上,其实人们一开始塑造形象,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就结束了……
我说我认识你,这表示我只认识昨天的你,对目前真实的你其实是一无所知的。我所认识的只是我对你的印象罢了,其中还包括了你以前对我的夸奖和侮辱。你对我的各种反应,累积成为印象,贮存于我的记忆中个,而你对我的印象也是如此形成的,就是这种造成人际关系的印象,阻碍了关系的发展……
在我建立起对你或对任何东西的印象后,我就只能看到那个印象了,于是这个印象和持有印象之人就产生了问题。例如,我看到一位穿红衬衫的人,我就会立刻生起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这好恶的情绪,主要来自于我的文化、素养、社交、嗜好以及我先天和后天的性格。
生活是非常真实的,它绝不是抽象的观念,如果你靠那些印象而活,生活一定会产生问题。
因为你从未抛开先入为主的印象去看人及事,所以你就永远无法了解你与星星之间,你与丈夫或妻子之间,以及你与朋友之间的隔阂,这也是你无法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爱的原因……
这个确实也让我感到新鲜,我眼中的朋友其实是我对他们的印象?好像是耶,而且是过去的印象。但人时时刻刻都在变的,我确实不应该依据建立在过去经历上的印象来评判某个人,并以此决定未来的相处。比如过去我讨厌某某,因为他惹恼过我,我觉得他小心眼,但或许刚刚发生了什么让他有了很大改变,谁知道呢,就像他也想象不到我刚刚看了这段话,内心有很大冲击,对他的看法也改观了。而且我以前觉得他小心眼,难道不也是从我的角度吗?
日期:2011-11-09 10:08:22
恍惚五:
由于我们的内心经常陷入痛苦和不幸的漩涡中,因此外在如果能受人重视,就算是最大的安慰了。这种对地位、权势的追求,希望在某方面被社会视为卓越的心理,都不过是一种驾驭他人的欲望。这种欲望本身就是某种形式的侵略性。而造成这种侵略性的原因就是内心的恐惧……
恐惧是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之一,陷入恐惧的心,通常是困惑而矛盾的,因此必定会变得凶暴、扭曲而充满攻击性,但是它又没有勇气挣脱旧有的思想模式,于是就变得极其虚伪。除非我们从恐惧中彻底解脱,否则我们只有继续追逐更高的目标,制造出各种神祗来解救我们。
想受重视是因为恐惧?陈奕迅撕心裂肺的《浮夸》再次从心底响起,“重视能治肚饿,若未曾获得过便知我为何,大动作很多,犯下这些错,搏人们看看我算病态吗?”想搏人们看看是因为恐惧,制造神祗是因为恐惧,工作狂也是因为恐惧……恐怖!我们为什么要恐惧呢?
日期:2011-11-09 16:53:39
恍惚六:
你当然在追求安全感!你们了解“依赖”这个字眼的意义吗?依赖钱、依赖人、依赖观念,这一切都来自外在。依赖一种信仰、依赖自己赋予自己的形象,说自己是伟人,拥有什么和什么。你们都知道这种荒唐事。所以,你们必须了解“依赖”的意义,看看自己有没有陷在这一切里面。如果你发现自己必须依赖别人才有安全感,这时你已经开始怀疑,开始学习,你已经开始学习依赖、执着什么。安全感里面夹杂着快乐与恐惧,没有安全感,你觉得失落、孤独,你觉得孤独,你就逃避,用酒色,用你的一切所作所为来逃避,这时,事实上你只有神经过敏的行为,因为你并没有解决你的问题。
所以要弄清楚,要学习那个字眼现实的意义,不要理论的意义。学习,就是教育。我依赖某些人,我要依赖他们才有安全感,才有钱,才快乐。所以,如果他们做了什么事情让我不安,我就害怕,就生气、嫉妒,产生挫折感,于是我就跑掉,把我的爪子伸向另一个人,同样的问题一直在拖延。
我需要衣食住行,这时生活必需品,要获得这些生活必需品,我必须依赖社会,不管是共产主义的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我都要依赖,我了解这一点。另外一个方向看,感情上我也需要安全感,这表示我必须依赖某人,依赖妻子、朋友、邻居,依赖谁都一样,我只要依赖别人,我就一直有恐惧,我要学习这一点,我还不说我要怎么办。你是我的兄弟、妻子、丈夫,我依赖你,有朝一日你走了,我就失落了。我很害怕这一点,我就做很神经质的事。我知道依赖别人会造成这种后果,另外我也要问:“我是否依赖什么观念?这个宇宙有上帝,或者没有上帝,我们必须博爱。不管是什么观念,都是依赖。”然后你说:“这些都是垃圾,你活在幻觉的世界。”我就很害怕,我就说:“那我要怎么办?”但你却不去学习这一回事,反而去参加什么教派。你们清楚这一切吗?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因为不足,所以依赖别人?因为不足,所以你就追求自给自足,你说:“我很好,我已经找到上帝,我的信仰很真实,我的经验很实际。”你问:“什么东西绝对安全?绝不受困扰?”……
“需要安全感”的意义在哪里?你会发现你追求的什么事都没有安全感,死不安全,生也不安全。你一发现这些,一看清楚“我们追求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安全感可言”的事实,就说明智。明智才能够给你绝对的安全。
我来回看了好几遍,的确,我确实是这样,总是依赖别人给我安全感,贪恋他们对我的关怀,给我的温暖,不然心里就会空落落的,虫咬似的难受。以前,我喜欢褒电话粥,依赖朋友听我倾诉;后来依赖小说,陶醉其中,躲开现实;即使现在我也依赖,依赖帖子上同志们给我的回复……其实也不止我,当初参加那两个老师课程的上百个学员,大家在那里找到归属感,还不是对那个集体产生了依赖?在里面就舒心,离开就压抑,我们都追求安全感,可谁能想到根本就没安全感这回事!
日期:2011-11-09 19:39:29
《重新认识你自己》让我兴奋又让我饱受折磨,有震撼也有怀疑,还有更多的理解不了。
有些话我细细品味了,貌似体会到一点,更多的话我连续想很多天依然没有灵光一现。
其实除了读不懂的,贯穿读这本书的整个过程我始终有些疑问或者说是质疑,比如最初读到他要我们否认一切权威、法规时,我有两个问题,一,一切法规吗?那些制止人们做伤天害理行为的法规也要否认吗?难道我要故意违法红绿灯吗?大人们让我爱护弟弟,那我偏要欺负他吗?后来我又看了他的其他书,演讲以及回答听众的提问,发现我有点钻牛角尖,故意找事了。首先他并不是让我们闯红灯,其次我猜想他是希望我们不要盲目地听从权威,接到别人指示的时候先想一想再行动,我不闯红灯,不欺小凌弱,不是因为其他人不让我这样做,而是我发自内心不愿意这样做,我自己考虑到他人而不是因为你们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