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露亦如电 话说佛教那些牛人》
第11节作者:
秋水微之 菩提达摩是南天竺人,曾从师得道法师般若多罗。达摩据说当初也是一位王子,但是他没有搞政治的兴趣,却在佛学上很有慧根。相传在未入师门以前,一次般若多罗用珠宝考验达摩,达摩对那些价值连城的珠宝不屑一顾,他认为“珠宝是没有价值的,它们毕竟是没有知觉的死物而已,只有分辨感知的能力、通达万物的智慧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由此可见达摩的思维方式真的与普通人不同,他能够以一种具哲思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按照传统说法大师算是“佛传禅宗第二十七祖”,他主张的“禅”修之道源于当年的佛祖“拈花”的典故。
说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说法,这位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准备聆听教诲。然而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来,看着众人,却一句话也不说。众人可就奇怪了,老师今天这是怎么了?面面相觑,是满腹疑惑。这时只见佛陀的大弟子摩诃迦叶神态安详,面对佛祖和众人微微一笑。佛祖看来很是高兴,觉得迦叶这个大弟子毕竟没白教,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著名的“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了。所以说摩诃迦叶就是“教外别传”的禅宗的“第一代祖师”,按这样逐代相传,推算到般若多罗正好是“二十七祖”了。
般若多罗最终把衣钵传给了菩提达摩,达摩便成了禅宗“二十八组”。这里的“衣钵”,是名副其实的“衣钵”,指佛祖当年传下来的袈裟和钵盂,后来我们以“衣钵”作为传道的代名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关于菩提达摩在天竺弘扬禅法的传说故事有不少,但他在中国开宗传道的故事毕竟对我们更有吸引力,所以不论是佛教界还是民间,都宁愿尊菩提达摩为“禅宗一祖”。
话说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学到东西以后,应到什么地方传教呢?”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震旦、至那、摩诃至那等本来是古代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后来传播到西方国家,估计跟“China”这个词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当然这是闲话,重要的是菩提达摩听了师傅的话,真的来中国发展事业了。
日期:2012-05-11 21:44:54
二开宗立派
达摩祖师从广州登陆,进入梁境内。传说故事称达摩祖师曾见过梁武帝,两人之间还有过一番精彩的问对,《历代法宝记》等书中也有相关的说法。
一直崇尚佛法的梁武帝听说岭南来了一位天竺的得道高僧,很想见识见识,便派人把达摩请到金陵,更是“出城躬迎”,恭恭敬敬地把达摩请到了大殿上。梁武帝看到达摩身上除了袈裟和钵盂,什么也没了,很奇怪,因为之前那些西边来的和尚都是大包小包的满载着佛经的。于是问:“和上(和尚)从彼国将何教法来化众生?”达摩一听,知道这个梁武帝虽然嘴上说佛法,但是拘泥于形式,对于真正的“大法”其实不懂。便答道“不将一字教来。”梁武帝听着大师这冷冷的回答,就有点不高兴了,他心里也觉着这和尚是不是觉着自己对佛法是叶公好龙啊?于是想“自我证明”一下,故意又问“朕造寺度人、写经铸像,有何功德?”达摩却很不给这位皇帝面子,答曰:“并无功德”,又解释说“此乃有为之善,非真功德。”梁武帝很不理解,我作为一国之君,对“佛”都恭敬到这个程度了,你这个和尚居然说我“无功德”?看来这两个人是真合不来,达摩“乃辞出国”,果断离开了。
达摩在梁没有久留,而是渡过长江到了北魏。达摩大师究竟为什么没有选择留在南方,要说仅是对梁武帝不满意,从而对武帝的国家不满意,恐怕有些武断,况且达摩与武帝问答故事本身是否真实都是有待商榷的。我们只能推测是当时中国南方的社会上流行“慕功德,求善报”的狭义佛教理论,不利于尊崇大智慧的大乘佛教的传播,而北方的社会形态相对自由,尊佛求法有其氛围,十年前的鸠摩罗什事件可见一斑,所以,达摩才选择北方作为自己传法“根据地”的。
菩提达摩在中国首开禅宗,旨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让中国人认识到了“领悟型”佛教的魅力,于是佛教界将达摩尊为禅宗“一祖”(尽管他自称是禅宗第二十八代传人)。作为“祖师级”的人物,必然会被后人赋予许多传奇甚至神话故事,比如说“一苇渡江”、“只履西归”等,再被后世的文学作品加以“夸张的笔法”,他在人们心中能有今天的地位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今天有个词叫作“面壁思过”,估计就源于达摩祖师,面壁正是祖师的修行方法,不过他老人家思的可不是“过”,而是追求一种清心空静的境界,从而以大智慧“入理”、“入行”。关于大师面壁九年的故事,便有其一定的可信度,
毕竟我们的禅宗二祖就是在达摩嵩山面壁的时候去求法的。唐代高僧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二十末也对达摩禅法的评价说︰“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
日期:2012-05-18 22:51:59
当然,“禅”的境界并不是简单的静坐或者面壁冥思,我们后边要说到的达摩教导二祖慧可和其他弟子的事件就可见他老人家对静思出“物”的重视。当代禅学泰斗南怀瑾老师在《禅话》一书中就提到“达摩大师原始所传的禅,是不离以禅定为入门方法的禅。但禅定(包括四禅八定)也只是求证教理,而进入佛法心要的一种必经的方法而已。如“壁观”之类的禅定最多只能算是小乘“禅观”的极果,而不能认为禅定便是禅宗的宗旨。同时如“壁观”一样在禅定的境界上,没有向上一悟而证入宗旨的,更不是达摩禅的用心了。”所以说,面壁苦修要能真正修出东西来才行,否则就算面壁一辈子也是达不到禅的境界的。就像当年的释迦牟尼,苦修了九年,所得的却没有菩提树下一夜顿悟得的多。
因而在中国后世的禅学大多走上了“顿悟”这条路,并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兴盛局面,禅学风靡,直至如今。
话说回来,达摩祖师对禅宗乃至中国佛教贡献了这么多,他的事业和人生却以“五度中毒”的故事画上了句号。
《传灯录》里说达摩是“自甘中毒”而死,其他的官方记载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可见有一定的根据。传说故事对此更是渲染了一番,说当时有一个国师叫菩提流支,他看到信众都被达摩给抢过去了,很是嫉妒,于是暗地里给达摩的饭菜里下毒,达摩吃完后不得了了,竟从口中吐出一条毒蛇来!故事听着夸张,很明显是想突出达摩祖师的“神威”,毒物本身是奈何不了祖师的,直到有一天,达摩祖师已经确立慧可为佛法的继承人,他才自己决定圆寂,也就是“自甘”被毒死。
我们不妨设想,达摩祖师当年声名远扬,弘扬的又是佛祖“教外别传”,也就是“开小灶”教授的禅宗,肯定会令许多同行眼红。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菩提流支不过是个代表,想给达摩下毒的所谓“名僧”恐怕不在少数。
南怀瑾老师将达摩的中毒而终与耶酥的被钉死十字架、苏格拉底的饮毒受刑以及孔子的“困于陈、蔡,厄于鲁、卫”相对比,感叹说“人就是这样可怜的动物,它天生具有妒嫉、仇视别人的恶根。”此言不虚。
达摩大师传法给二祖慧可时,曾有一偈语: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传统说法认为这“五叶”的指的就是禅宗开始时的五位祖师,究竟五代祖师如何传法,下边再说。
日期:2012-5-20 17:15:00
三祖师一二三四五
诗曰:
释伽生天竺,般若并浮图。
一祖重洋渡,二祖戒持住。
三祖山林隐,四祖广纳徒。
五祖开法坛,六祖方顿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