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认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并感叹道:“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但他却依然四处奔波,为弘道而不懈努力。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不知变通的迂腐,还是在其中隐藏了不为我们所知的大智慧?】
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
“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夭寿不二”的意思,是教导学习的人一心向往好的念头和行为,并努力地去实践,决不能因为环境好坏或长寿夭折而让完善自我的心改变了。只是一心依照“道”的原则去修养,等待命运的安排,即使明白人的穷通祸福、寿命长短是所谓“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必因此而动心。
其实王阳明何尝不是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外界的环境,但我们应该能够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一个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你的思维和智慧进入更高的境界时,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苏秦少年时,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拜鬼谷子为师,学习游说纵横之术。
学成返乡后,苏秦权衡了一下天下形势,觉得先到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献上自己的良策,一定会得到渴望统一天下的秦国国君的重用。于是就置办行装,前往秦国。
没想到,苏秦言辞恳切地上了十多回书,但秦王自认为秦国还不够强大,不肯冒险对六国用兵,始终不接受他用武力统一六国的建议。
这下苏秦惨了,自己在秦国不受欢迎,呆了这么久,带的盘缠快花完了,眼看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
当苏秦回到家时,脚上穿着草鞋,挑着一副担子,面目黎黑,神情憔悴,一副潦倒不堪、惭愧难当的样子。
一看他弄成这副模样回来,大家的反应十分冷淡,正在织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子不肯给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苏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妻子不以我为丈夫,嫂嫂不以我为小叔,父母不拿我当儿子,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
从这件事中,苏秦的灵魂深处受到很大刺激,连夜翻检藏书,找到《太公阴符》这本权谋之书,潜心研读。
有时他读到半夜,实在太困了,就用绳子把头发拴起来,系在屋梁上,这样打瞌睡时,头一低垂下去,就会被绳子一拖,而痛醒过来;有时人虽然醒着,精神却振作不起来,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强迫自己振作精神,继续苦读下去。
日期:2012-09-05 12:38:18
经过一年的苦学,苏秦掌握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他的精神意志及身心素质也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他相信,自己已达到了掌握天下大势及揣摩他人心理的境界,充满自信地说:“现在真的可以游说当世的国君了!”
于是他重新游说诸国,终获得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苏秦衣锦还乡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所到之处均盛情接待,周显王率领百官亲自到三十里地外去迎接,乡亲及家人更是诚惶诚恐,早早地就装修房子、打扫清洁卫生,等待他荣归故里,他的嫂子更是跪地磕头不敢起来,苏秦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
可以说,在苏秦的人生历程中,积极而正面的思维方式始终主宰着他的行动,从而促使他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游说秦王失败后,面对周围亲友的白眼和冷嘲热讽,如果换作其他人,也许绝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大家熟悉的四个字——“怨天尤人”,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苏秦之过也。”
但苏秦并没有怨天尤人,把过错推给老天爷或其他人,而是认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功夫没有下到家的缘故。这种想法虽然看似平常,却蕴含了非常大的神奇力量。这是一种接受现状、返求自身的力量。
古人云:“蹇以反身,困以遂志。”其实我们应该感谢所有的逆境,假如没有那些事来刺激心性、砥砺意志的话,我们就不会幡然醒悟,反省自己以前到底在哪些地方做错了。
如《孟子》中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返回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中也说:长久地与大自然的规律相配合,自己用心去追求,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这里所强调的“反求诸己”,就是要求我们不要纠缠于外在的辩解,那是毫无意义的,而要回到内心,在里面寻找力量。
可以说,只有向自己的内心去挖掘那些被抑制起来的能力与才华,自己去追求幸福,而不是祈求别人赐予,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心灵中的世界是最广阔的,将繁杂虚假的念头从外界收回来,优游于内心,就能从被外物束缚的世界超越出来,汲取大自然的无穷力量。
返求自身,就是要用真实的自我去体验人生,由有冲突的计较之心,返回到无分无别的大我境界。这种心灵境界从容自在,无惧人生的一切风雨,进入其中,一切都豁然开朗。
如此境界,就象苏东坡的《定风波》所说的那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日期:2012-09-06 08:29:45
淡泊是一种大境界
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今日虽成此事功,亦不过一时良知之应迹,过眼便为浮云,已忘之矣!
对于我来说,一切得失荣辱,真的就如同疾风吹过耳边一样,哪里足以扰动我一分一毫呢?今天虽然立下了此等功绩,也不过是一时良知随机应对的事迹,过眼便成浮云,飘逝而去,早已把它忘掉了!
这是王阳明在平定宸濠之乱后,召集学生讲学时,对他们所说的一番话。
从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于那些得失荣辱,的确已到了不为所动的淡泊之境,可谓是“富贵于我如浮云”,个人之得失全不放在心上了。
王阳明的“淡泊”,正是来自于他深厚的学养功夫和修养境界。
他曾对学生说过:“做学问的功夫,对于一切声色名利和嗜好,都能摆脱殆尽。但是,如果还有一丝贪生怕死的念头牵挂着,就不能与整个本体融合。人的生死念头,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这里能识得破、看得透,心的全体才是流畅无阻的,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正象古人所说的“定能生慧”,意思是心灵安定了,灵感智慧才能生发出来。由于他看破了这一切,心灵是自由活泼的,所以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才处之淡然,因而也就达到了很高的智慧境界。
“淡泊”的心境不仅是一种修养境界,也是做学问的一种必要态度。
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自己的书房挂一幅字——“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