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奇港以南64公里的斑波尔(Banbhore),是一处久被废弃的古海港。在这里发现了晚唐时期的越窑瓷水注,还有宋代的刻花越窑瓷,龙泉青瓷,广东窑烧制的黄釉四耳罐。说明在9世纪左右,中国瓷器已运到了这里。同时期长沙窑烧制的黄褐釉绿彩花草纹瓷婉也在斑波尔出土,它使用的颜色、图案和一般国内瓷器不同,这种瓷器在国内很少有,但在印尼、伊朗、埃及都有发现。说明这种瓷器是专门为出口外销而生产的。
日期:2012-05-21 13:22:20
3.6.3 阿拉伯
(1)伊朗
古代波斯是连接东西方陆海交通的接触点。在波斯湾有尸罗夫、霍尔木兹岛和几处繁华港口。东西各国海船,常把商品运到波斯来进行交换和转运。从东方航海进入波斯湾共有两条般线。一条是先到达印度西南端的马拉巴港以后,稍事休整,便横渡阿拉伯海直达阿拉伯南岸的亚丁。然后沿岸转向东北,经过阿曼进入波斯湾。第二条是从马拉巴港出发,沿印度大陆西岸北上到巴基斯坦的斑波尔港,再过阿曼湾进入波斯湾,沿路经过霍尔木兹和尸罗夫各港,最后到达巴士拉港。在这两条般线所经过的各地及其有联系的内陆城镇,都发现了中国瓷器的考古遗址。
日期:2012-05-24 13:50:52
(2)亚丁
中国海船经过印度开往红海时,先到达阿拉伯半岛东南角,然后沿岸经过巴林、苏哈尔、阿布扬等港,而到达亚丁,在沿途这些港市,都发现了中国的龙泉窑青瓷器。
亚丁港,是中国丝瓷运往阿拉伯、地中海沿岸和非洲的一个中转集散港口。中国海船到达亚丁港以后,再分两路,一路可以驶进红海;另一路,也可以转舵向南,绕过“非洲之角”的瓜达富伊角(Cape Gardfui)航抵东非。中国海船进入红海以后,沿东岸航行.经过也门北部的扎哈兰,麦加城外的吉达港(若从吉达港横过红海便可到达埃及的爱扎布港)。继续北上至红海北端,然后陆行,到地中海东岸的提尔、四顿、贝鲁特、的黎波里诸港。在条路的沿途所经各地,都发现了宋代及其以后各代的瓷器遗址。中国的瓷器.从这个地区渡地中海便传入欧洲,陆行北传即到上耳其。现在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普宫收藏着自宋代以来的中国瓷器有l万多件,都是完整无损绚烂多彩的稀世珍品。
(3)爱扎布
红海西岸的古代名港有库塞尔(Quesir),苗斯?霍尔木兹(Myos Horros)、贝列尼开(Berenike)和爱扎布,在这些港口都有中国瓷器的遗存。其中在红海西岸爱扎布的发现最为丰富爱扎布是中国丝瓷输进埃及的主要港口,当中国商船到红海东的吉达港以后,再横渡红海即可到达爱扎布。据犹太商人的记录说,当年中国商船运来的商品以瓷器为主,还有丝绸、胡椒和草药。从爱扎布遗址散落的瓷器碎片来看,爱扎布是唐宋时期运输瓷器埃及主要的卸货港。
日期:2012-05-27 21:53:15
3.6.4 东非
中国海船到达亚丁港以后.一路可以驶进红海,另一路,渡过亚丁湾,绕过瓜达富伊角驶抵非洲东岸,然后沿岸南下,达桑给巴尔岛和马达加斯加岛。顺着这一路过去,沿途出上了中国瓷器的遗址主要有:
(1)索马里:柏培拉(Berbera),摩加迪沙:(Mogadico)基斯马龙(Kismayu)、科伊阿玛(Coiama Is)
(2)肯尼亚:大恩福尔德港(Port Durnford,)帕塔岛(Pate Is)曼达岛(Manda Is)、拉木岛(Lamu Is)、曼布鲁伊(Mambrui)、可迪(Gedi),马林迪(Malindi),基利菲(Kilifi)母那拉尼(Mnarani)、蒙巴萨(Monbasa)。
(3)坦桑尼亚:奔巴岛(pmba Is),桑给巴尔(Zanzibar)马菲亚岛(Mafia Is),基尔瓦?基西瓦尼(Kilwa Kisuwani Is) 松戈?穆那拉岛(Song Mnara Is ),桑给?亚?加托岛(Sanji Ya kato Is)。
从以上这些遗址中所发现的大量中国瓷器有浙江越窑瓷、龙泉窑青瓷,福建德化窑和广东窑的青瓷、白瓷,还有景德镇的青白瓷。
日期:2012-05-28 11:46:22
3.7 唐宋造船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艉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和风帆的有效利用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隋朝是这一时期的开端,虽然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龙舟。隋朝的大龙舟采用的是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用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联结要坚固牢靠得多。
到了唐宋时期,无论是从船舶的数量上还是从船舶的质量上,都体现出当时我国造船事业的高度发展。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造船业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船体不断增大,结构也更加合理。船只越大,制造工艺也就越复杂。唐朝内河船中,长20余丈 (约合70米),载人六七百者已屡见不鲜。有的船上居然能开圃用来种花、种菜,仅水手就达数百人之多,舟楫之大可以想见。宋朝为出使朝鲜,建造了 “神舟”,它的载重量竟达1500吨以上。有的大海船载重数万石,舵长达3丈~5丈 (约合10米~17米)。唐宋时期建造的船体两侧下削,由龙骨贯穿首尾,船面和船底的比例约为10∶1,船底呈 “V”字形,便于行驶。
二是造船数量不断增多。唐宋时期,造船工场明显增加。唐朝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安徽宣城)、润(江苏镇江)、常(江苏常州)、苏(江苏苏州)、湖(浙江湖州)、扬(江苏扬州)、杭 (浙江杭州)、越 (浙江绍兴)、台 (浙江临海)、婺 (浙江金华)、江 (江西九江)、洪 (江西南昌)以及山东半岛的登州 (山东烟台)、南方沿海的福建福州、泉州、广东广州等地。这些造船基地设有造船工场,能建造各种大小河船、海船、战舰。唐太宗曾在兴兵攻击高丽时命洪 (江西南昌)、饶 (江西鄱阳)、江(江西九江)造船400艘,以运军粮;又命张亮率兵4万,乘战舰500艘,自莱州 (山东掖县)泛海取平壤。可见唐朝有极强的造船能力。
到了宋朝,东南各省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间的造船工场。每年建造的船只越来越多,仅明州 (浙江宁波)、温州两地就年造各类船只600艘。吉州 (江西吉安)船场还曾创下年产1300多艘的记录。
三是造船工艺越来越先进。唐朝舟楫已采用了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结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进而依据画出来的船图再进行施工。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于中国三四百年。
日期:2012-06-06 13:28:09
第4章 元、明朝航海
4.1 元、明代造船
元代造船处于一个承前启后时期,一方面沿用了宋制,重视航运在民生国计的低位,大力发展海运、漕运;另一方面,由于军事攻占,军备运输,需要大量的船舶。明朝在元朝的基础上,把中国的造船推向了新的高峰。
4.1.1 元代造船能力
元朝入主中原,靠的就是海战的胜利,当时元军的战略就是夺宋之所长,补己之所短,大量造船用于海战,这也是元代造船的开端。元朝不仅进攻中原,还进驻台湾以及远征海外,从船舶统计数据足见元朝造船能力十分强:
(1)元十一年(1274年) 发兵15000人,战舰900艘攻日本。遇 “神风”战舰触崖,兵败。元十八年(1281年),发东路军战船百艘,江南军战舰3500艘,第二次攻日本,再次被神风击败。此次战后的第二年二月,仍在乾山造战船千艘,在扬州、平栗(今河北永平)、隆兴(今江西南昌)共造战船3000艘,准备再次进攻日本。
(2)元二十一年(1284年)四月,攻缅甸,造战船200艘;同年二月,发兵5000人,造战船200艘,攻占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九月,海船副万户杨祥,率6000人去台湾。元二十九年(1年),史弼发福建、潮广兵2万,海船千艘,携粮1000石,攻爪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