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闹鬼——揭秘明代宫廷秘史》
第13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朱元璋的地盘渐渐大了,嫌兵马太少,不够播撒,就在刚刚占领的太平、建康、镇江、宣州、广德5府民户中拉壮丁,谓之“民兵”。对外他采取了武力攻打与招抚两方面手段,以扩充与巩固势力。当时扬州一带,有长枪、一片瓦、青军等许多杂牌队伍,互相攻伐,无一日之安,但他们都面临同样一个困局:乏粮。这使他们在江北很难立足,于是长枪军首先接受了朱元璋的招抚,全军渡江,投靠朱军,被拨于李文忠部下,协守严州。

  朱元璋又差人前往扬州,招安了青军元帅单居仁、马世熊等部军马,令该部过江,前往常州防守。常州是朱元璋与张士诚两雄争夺的前沿,此时为张军控制。青军到汛地后,很快发生兵变。单居仁的儿子单大舍与吕城“黄包头”元帅陈保二勾结,一同叛降了张士诚,还抓走了军中“头目”,大概就是朱元璋派往该部的监军吧。
  朱元璋听说单大舍替张士诚把守宜兴,就派单居仁亲自去招降,这位父亲对儿子说:“上位(上位是明初对皇上的尊称)待我甚厚,你妻子皆在,你回来吧。”可“逆子”却道:“我已投人,不复顾父母妻子,忠孝不两全。”竟决绝而去。后来朱军攻克张士诚的大本营苏州,生擒单大舍,朱元璋对单居仁说:“你儿子已就擒,交给你,你自处之。”这一手真够狠的,让父亲自己说,你儿子怎么处理?这令我想起商纣王令周文王食其长子伯邑考之肉的故事。单居仁只有像文王一样,无奈地说:“不忠不孝,当碎其肉。”亲爹都说此子该死,那还等什么,朱元璋当即下令,将单大舍捆起来,押赴市曹,凌迟处死。

  单大舍因何抛弃妻子,投奔张士诚,原因不详,他的不幸在于,他的主子失败了,假如最后得天下的是张士诚,未来的史书中,还不知如何描画这位舍亲就义的慷慨好汉呢!
  单居仁自从率领青军投靠朱元璋,就被削夺兵权,全家都被拘为人质,失去自由。朱元璋有命:“与我取城子的总兵官,妻子俱要在京住,不许搬取出外。”单氏父子驻兵于外,其家属都被留在建康,朱元璋利用亲情这一手以控驭部下,的确是有效的。你叛我,是不忠;我杀你全家,是你自杀之,亦是你不孝。单居仁没有受单大舍蛊惑,一起叛变,可能就是忌惮于此。

  明初人刘辰《国初事迹》说单居仁是朱元璋的“乡里旧人”,尽管他儿子做出了叛逆之事,但因为他坚决地与“逆子”划清界限,自己判了儿子死刑,朱元璋便大度地“仍以乡里旧人待居仁”,容他退休还乡。
  这里不惜笔墨,说单居仁的惨史,是因为单居仁与孙贵妃大有干系。因为还有一说,称孙贵妃是被单居仁收养的。其实不管贵妃的养父姓单,还是姓马,结局是一样的:两位青军元帅投顺朱元璋后,就把已经18岁的养女献给了朱元璋。
  日期:2013-07-09 10:21:05
  14
  孙贵妃是怎样成为朱元璋帐中尤物的?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载:朱元璋“求有容德者纳宫中,人或以妃告,及按果然,遂纳之”。所谓容德,即有容有德,既要温良恭俭让,还要脸蛋漂亮,这是朱元璋的择偶标准。“上求有容德者纳宫中”,未知是派太监四出选妃,还是放出后宫要选美的风声,令四方有志人士赶紧来报名。“人或以妃告”,说的轻巧,好似某位快嘴媒婆听说老朱家要娶老婆,赶紧来说媒拉纤,撮合好事。其实不然,朱元璋本已有妻妾数人,他不自“求”之,孰为应之?

  刘辰《国初事迹》又载:“太祖选用宫人,访知熊宣使有妹年少。”这一“选”一“访”,2个字尽露真情。朱元璋听说熊宣使的妹妹貌美,邪淫之心荡漾。不料有个叫张来硕的员外郎出头谏道:“熊氏已许给了参议杨希圣,若娶之,于理未当。”此人也忒多嘴,惹得朱元璋怒道:“谏君不当如是!”——哪有这样向主上进谏的?即令壮士以刀碎其肉,把忠臣砍了个七零八碎。
  朱元璋还不肯放过先他一步的杨希圣。后来江西参议李饮冰与杨希圣因为“弄权不法”,为丞相李善长劾奏。朱元璋看见“希圣”这个名字,勾起心中旧恨,说他俩“奸狡百端,诡谲万状”,宜用重刑,命割饮冰之乳、希圣之鼻。饮冰当时就死了,没了鼻子的希圣,则被安置到淮安。这还没完呢!
  杨希圣的哥哥杨宪,时任江西参政,朱元璋特地将其召来,对他说:“你弟弟弄权,我已将其罢黜,熊氏还是要给他。”杨宪心惊,忙叩头道:“臣弟犯法当死,焉敢纳之!”朱元璋坚持道:“与他。”——熊氏遂往,“去找你那没鼻子的老公吧!”
  杨希圣“弄法”恐怕非真,倒是他不幸“染指”了朱元璋看上的女人,一定要施毒计报复的。朱元璋还不让杨希圣轻易地死,一定要让他活,活得很难看。朱元璋的作为,比强抢民女还恶劣,是彻头彻尾的恶霸和流氓行径啊!
  朱元璋最初欲纳熊氏,为张来硕所谏阻,不知是否仍纳之?从他亲口下命将熊氏仍与杨希圣的话来看,似乎是把熊氏从内庭发出来。那么,朱元璋还是“玩”了他人之妻,玩完了,仍扔还给人夫。熊氏小俩口都未能逃出恶魔之手。
  朱元璋利用手中的大权,如此“快意恩仇”,哪有一丝“承天命”的明君气象?
  由此可见,前面提到的朱元璋诛杀婺州进献美女,与他自述的“不以美色为心”,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傅斯年先生说,“太祖本濠梁一无赖,皇觉寺之僧徒,乘时窃发,原无得天下之心,其放荡不羁,恣意酒色,初未尝异于人”。此为的论!
  婺州之事,《国初事迹》也有记载:“太祖亲征婺州,有侄男子进女子一人,约二十岁,能作诗。太祖曰:‘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心。’诛之于市,以绝进献。”可怜此女,被“诛之于市”,在集市上被杀,看热闹、蘸血馒头的人一定不少。于集市杀人,又称“弃市”,是天子杀人,与百姓共弃之,并昭其罪状的意思。然而此女何罪呢?
  《国初事迹》说此女为“侄男子”所献,则前文说“婺州民”,当为讳语了。朱元璋的“侄男”只有一人,即大哥重四之子朱文正。这位亲侄只比朱元璋小5、6岁,他应该是善体小叔的心事,所以才投其所好,进献美女的(而且是“能作诗”,有知识的美女,这正是朱老粗的尤爱)。
  然则他何以触了那样一个大霉头,送礼与人,却被人撕破礼单,打出门去?我猜想有可能是朱元璋最厌恶被人识破心事,故意做这样一场表演。不管怎样,他那一番“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心”的自述,全属“大话王”的口径,若为实,孙贵妃也非遭此毒手不可。

  庆幸的是,朱元璋纳孙氏之后,“有宠,为妃”(《国初事迹》将朱元璋的妻妾都称为妃,但当时应该没有妃号,所谓妃,应该相当于夫人)。并且替她访到二哥孙伯英,接来建康,赐以金银段匹,并送他一份龙湾把关的肥差(龙湾是南京郊外的重要税卡),后又升他作河南行省参政、太仆寺卿。谁说朱元璋用人不“唯亲”?只是朱元璋杀人也不顾亲,把唯亲那点事给掩盖了。孙伯英后来也牵涉到党案,被朱元璋无情地杀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