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闹鬼——揭秘明代宫廷秘史》
第29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明成祖既然敢在孝陵享殿里布设那样一个绝密的“天罡北斗阵”,那么,他再稍进一步,把他生母的牌位抬上阁去,与马皇后左青龙、右白虎,两旁夹侍太祖皇帝,而睥睨阁下诸妃,岂不伟哉?这么做,有何不可?他生母立在下面,到底还是个妾!与成祖有光吗?
  再者,朱棣若在孝陵享殿及南京奉先殿秘密地(实际上不可能做到隐秘)为他生母立了灵位,生母之灵算是有托了,可是生母的遗体与坟冢又将如何呢?要不要重修一下,挪个近陵的地方?还是已秘密打开孝陵,悄没声息地和太祖皇帝合葬了?或仍是学享殿的例,只悄悄在坟上做了个记号,暗地里派太监去祭扫下?
  我想,以朱棣之雄豪刚愎,他不会做这等拘拘小器之事。而且,假如他是冒充的嫡子,肯定会希望永远欺骗世人,而非蒙人于一时。那么他在孝陵享殿里搞这些小动作,布设那样一个迷局,不是为后人揭秘留下罅隙?这似乎很不像他反复洗改实录、玉牒的做派。
  我很难相信,孝陵享殿的配享妃嫔及其位次,出自朱棣的授意安排。那么钱谦益等人所见不虚,又当如何解释呢?我怀疑,是明代后期看守南京孝陵的太监根据社会上的传闻擅自更易了享殿的神主。如果碽妃、李淑妃之说是永乐时就安排如此,不会在以后一百多年间,毫不为外间所知,直待天启三年《南太常寺志》出,才引起轰动。
  明末纲纪废弛,南都事体已久不为当国者重视(如根据明朝定例,南内宫殿任其废坏,不准修理),而阉宦不学,好听传闻,于是妄逞私意,乱做改易,在享殿里造了那样一个景,几百年来骗得历史学家们团团转。
  日期:2013-07-23 11:24:01

  三 诸王身世之谜
  26
  明朝末年纲纪之废弛,从普通游客也能私自进入孝陵参观可见一斑。
  本朝皇陵,那可是极其威严肃穆之地,不仅陵区内所有民户都要迁出去,近陵村落的老百姓,也被禁止入内樵采打猎,陵区内的一草一木都沾有灵气,并关乎风水,是绝对禁止砍伐的。大明律内还有专门的禁约条款。谁能设想,本朝太祖的陵寝,有朝一日会成为卖票参观的旅游景点?这还不必等到今天的“新中国”,早在明朝晚期,一些文人雅士,只要掏些钱,已能公然入陵游赏了。
  比如明末著名才子张岱,在崇祯十五年的七月,就借中元节祭祀,潜进孝陵,大饱其游兴。他还把他的游览见闻,写在《陶庵梦忆》一书。

  享殿是张岱重点考察区域,他怀着兴奋的心情,推开油漆剥落的殿门,走进灯光昏暗的享殿,只见殿后并不宽绰的暖阁内,周围以黄龙帐幔围护,上面摆列两把交椅,褥以黄锦,正面绣龙,甚为华重。
  暖阁地上铺着厚厚的毡席,而张岱已为暖阁中的神秘气氛所感染,竟忘了脱鞋,一步踏进去。带他进来的太监忙拍了他一下,张岱慌不迭地蹬掉鞋,高抬脚,轻落步,走进阁中。
  他太紧张了,喉咙发痒,忍不住咳了几声。那太监恼火了,作色叱道:“莫惊了驾!”张岱连忙掩住口,眼珠子乱转,向太监抛去歉意。
  其实要我说,那太监一定是受了贿,才放闲杂人等进来参观游览的,张岱不过是他的顾客,他却故作神秘,营造尊严肃穆的气氛,好让游客觉得钱花得值。
  张岱再不敢放肆,躬身掩口,缓缓地往暖阁里张。“这两把交椅,大概是为太祖皇帝和马皇后准备的吧。”张岱心想。交椅下有许多坐席,其中一座最前,太监告诉他,那就是成祖生母碽妃之位。
  “告诉你,这是一件大秘密!”兼职担任导游的太监,忘了刚才“莫惊驾”的教训,开始绘声绘色地大讲起秘闻来。“其实成祖不是马皇后亲生的,你不知道吧,成祖的生母就是这位,碽妃!她怀着成祖爷爷时,马皇后也装出大肚子,对外宣称怀了孩子,等成祖一生下来,就被马皇后收养了,当做自己的儿子来养。”
  “那么碽妃怎么办呢?”张岱问。
  “这个……”太监眯眼一笑。“宫闱秘事,哪能都那么清楚!”
  张岱不得其解,所以他在书中最后只交代一句:“事甚秘!”就像那死太监一样,没下梢。不过,各位,太监的话您只可当作导游词来看,不要误以为那真是什么被斯诺登公开的绝密情报。
  张岱再往下看,愈发奇怪:“再下,东西列四十六席,或坐或否。”
  据他的描述,当是碽妃独占一行,最前,下面还有46个妃子,分东西排列,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这幅场景,显然与沈若霖《南京太常寺志》所记,或与李清所见,皆不相同。沈、李两位都称碽妃一人独立于西列,而张岱所见,是碽妃“稍前近阁下”,她的坐席在最前面,离交椅最近,在她下面东西分列着46名妃子的席位。从她们“或坐或否”的形态来看,似乎都是塑像,而非神主了(也可能是有的妃有“座”,有的无“座”)。

  我摸着脑袋生疑:难道孝陵守陵太监为了发展旅游产业,竟如此下本钱,为太祖的妃子们都塑了泥像?
  不知张岱所记,只出自他的目击,还是参考了他人的记载?嘉靖时人郑晓在《今言》一书中说:“太祖孝陵里不知祔葬了几位妃子。我见祭陵时,旁边列46案,或坐,或不坐,大抵都是太祖的妃嫔。”其中文字与张书相似,大概暖阁中席位太多,张岱不暇细数,就借用了前书的材料,亦未可知。

  郑晓与我们多次提到的王世贞,同被称为明代的“掌故大家”,郑晓在嘉靖中期还一度任过南京太常寺卿,掌理南京祭祀,其言是可信的。然而 《今言》一书中全无关于碽妃生成祖,或李淑妃生太子的记载,我想如果郑晓能有幸见到孝陵享殿的热闹家宴,这么宝贵的内幕材料,他一定会亟不可待地写在他的书里的。
  在孝陵享殿内设立46个妃位,显然是将殉葬孝陵者都安排进来了,而不是像《南京太常寺志》所记那样,配享孝陵的仅仅是生有皇子的妃嫔。
  瞧,同样是当事人、亲历者,张岱与李清两人参观的时间止隔3年,而所记已大不同。这只能说明,南京祀典因为不为朝廷所重,守陵太监任意操弄,胡作非为(张岱就亲眼所见,亲鼻所闻,祭陵之日进膳,“牛羊已臭腐不堪闻矣”。想不到英雄一世的朱元璋,死后只能吃臭肉,他的子孙也不来管管),他们随意改变祀典,是完全可能的,甚至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增加旅游收入,乃根据社会上的传说来“设计”从祀礼仪都是有可能的!现在一些旅游景点,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这或许是一个可以想见的缘故吧。

  日期:2013-07-24 09:46:46
  三 诸王身世之谜
  27
  碽妃之碽,极为少见。《康熙字典》采了此字,下注道:“明祖妃碽氏。”字典收这个字,显然是根据明成祖生母为碽妃的传说而来,除此之外,尚见不到它用在别的地方的例子。这很能说明,是先有了碽妃的传说,人们再根据她姓氏的音写成文字,所以才出现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怪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