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真相:孔子及其弟子们以及很多中国成语的内幕》
第52节

作者: gongqi200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14 11:17:44

  【9.2】
  原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
  达巷地方的一个人说:“伟大啊孔子!博学却没有能成名的。”孔子听说了,对门下弟子说:“我执着于什么呢?执着于驾车?执着于射箭?我执着于驾车吧。”
  【真相】

  孔老师还是有些风趣的,不像后世那些臭豆腐。有个“达项党人”说他博学,但是却没什么特长让他出名。孔老师就说,我搞什么特长呢?赶车还是射箭?还是赶车吧。怎么样,孔老师风趣吧?
  这个“达巷党人”是谁呢?有人说“达巷”和“大项”音同,所以是“大项”。按照这种逻辑,“大象”的音也同,那么也可以是“大象党”,也就是美国的共和党。还有人说,这个“达巷党人”是个小孩项橐。项小孩是个神童,“不学而自知”,而且“七岁为孔子师”,意思是七岁就给孔老师当老师。但也有人说该小孩不过是个你不要相信的传说哥,实际上并不存在。又有人说,“巷党”是一个词,是里巷胡同的意思。我觉得这个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去猜吧,我们还是说那时候有个党叫“达巷党”吧。当然,这个党更有可能是500家一党的那个党。古时候是多党制。

  “达项党人”说孔老师“博学而无所成名”,后人也有2种解读。一种认为这是在夸孔老师,是说太博学了,什么都会,所以不靠某一项才艺成名。不像姚明,就靠打篮球出名;也不像郭德纲,就靠说相声出名。另一种认为这是在讽刺孔老师,是说博学了半天,单靠哪一项也出不了名。比如打篮球你打不过姚明,说相声你说不过郭德纲。我个人的观点,孔老师那是还没有被尊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敏感词,所以夸和讽刺都有可能,也没必要猜。

  不管是夸还是讽刺,孔老师的回答都是很幽默的。孔老师为什么能幽默呢?因为他不在乎这个。之前圣人说过“君子不器”,就是说他不愿意自己是“器”,只有一方面的功能。但是,孔老师“六艺”都会,为什么他单提其中的赶车和射箭呢?又为什么他最后说还是赶车呢?这个就更没法猜了。非要猜的话,要么圣人赶车的水平的确超过《青松岭》里的万山大叔;要么孔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赶车和射箭的课,现场抓哏。

日期:2012-10-15 22:18:26

  【9.3】
  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
  孔子说:“用麻做帽子,是礼;今天也用丝,俭省。这一点我从众。在堂下拜,是礼;今天在堂上拜,是过分。虽然与众不同,我依从在堂下拜。”
  【真相】
  本章讲的是坚持传统和与时俱进的问题。孔老师具体讲了2件事,一件事是帽子,另一件事磕头。
  先说帽子。按照当时的礼制,帽子必须用麻来做。什么是麻呢?就是丨毒丨品大麻的那个麻。但是很多人改用丝来做帽子,不是为了抵制丨毒丨品,而是为了省钱。怎么丝比麻还便宜呢?当时的市场就是这样。当然了,这里说的帽子是当官的戴的礼帽,不是老百姓戴的随便的帽子。在这件事上,孔老师没有坚持传统,他说他可以从众,大家都用丝,他也可以用丝。
  再说磕头。按照当时的礼制,磕头要先在堂下磕,被磕的假装说不用客气了,再到堂上磕。后来估计是被磕的嫌麻烦,就让磕头的省掉了堂下的磕;或者磕头的嫌麻烦,就直接上堂去磕。总之已经形成风气,大家都是直接上堂磕。但是孔老师反对这种不正之风,他说在这件事上他要与大家不一样,他还是坚持按照国家标准在堂下先磕。
  从这2件事我们看到孔老师对周天子他们家的礼制的坚持也并不是完全死板,比如帽子的事情他就不坚持,而磕头的事情他就坚持。什么坚持什么不坚持呢?按照一项基本原则。什么基本原则呢?就是从周天子他们家的利益出发。帽子的事对他们家利益影响不大,反正他们家也不制售大麻,所以可以不坚持。磕头的事对他们家利益影响很大,因为人家当天子不仅要钱粮物质,也要磕头精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何况减了磕头也就会减钱粮,所以一定要坚持。

  后来有个姓程的著名臭豆腐说,圣人是与道义有关的就坚持,与道义无关的就不坚持。真不愧是臭豆腐,磕头居然被他说成是道义,一切从周天子他们家利益出发当然更是道义。这是什么道义呢?臭豆腐的道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