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书之权谋教程》
第53节

作者: 吾似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6-16 15:38:41
  正文更新: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立场带给人们的直接影响远远要超过当事人在既定立场上所作出的任何努力。无论我们做什么,说什么,一旦进入别人眼中、耳中就会自然地将立场附加在内容上,最后得出的结论,一定是内容和立场杂糅后的综合产物。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原因就在于,局中人常常会忽略掉自身立场,将重心放在所讲的内容上面,相反,对于听者来说,说话者的立场远远要比所讲内容关键。细想来,我们常将当面直言当做沟通的有效手段,其实也是包含着巨大的漏洞的。如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重点并不在当事人是仁者还是智者,而在于在我们的眼中,当事人是仁者还是智者。

  日期:2015-06-16 15:39:27
  正是因为立场如此重要,政治领域的站队现象才会一再引起人们的关注,俗话说“两军对阵,非友即敌”,利益密度高的领域一举一动都会对利益分配造成重大影响,这种高密度利益造成的能量场也就是笔者常讲的圈子张力。为什么笔者在讲述权谋的过程中,很多读者会觉得离现实生活较远,或者不好运用呢?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平常人生活的圈子张力有限,利益密度不高。面对多种选择,我们选甲还是选乙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影响并不明显。我们不得不承认,平淡的生活给了人们太多妥协的余地,利益既然和所行所选没有直接而明显的关系,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生活的那么累呢?为什么还要费劲精力勾心斗角呢?我相信这个观点也是很多朋友对权谋的看法。在他们眼中,生活原本并不复杂,复杂的是那些耍手段、用权谋的人。我相信这样的朋友,要么生活在资源富足、毫无竞争压力的优越环境中,那么就是生活、工作环境和社会竞争机制脱节,生活中缺乏上进的动力和希望。

  日期:2015-06-16 15:40:13
  高密度利益的生存环境会将原本看似平庸、毫无规律的生活状态压缩地更加纯粹,更加有肌理。我们讲生活品质,并不仅仅是描述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提高,在另一个层面来讲,人的思维能否从混沌状态变得立体,能否成为一个价值观念成熟、应变机制构建清晰并运转流畅和与适时完成自我进化的人,才是生活品质的核心所在。张力充分的生活圈子,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诱惑,强度更大,分量更足。这样的环境配合具有高品质思维能力的人群,就像电影中描述的变异人世界,所有的信息链接和交流方式颠覆传统,跳出常规。这群人眼中的世界更加接近世界本质,所行所言也更具效率和合理性。

  日期:2015-06-17 14:56:29
  正文更新:
  ★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
  在金融领域,有一个词叫做“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对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如此解释的“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但事实上,劣质的货币同优质货币一样都具有相同货币效益,即有破损的一块钱和崭新的一块钱购买力是相同的,所以有时这种现象也并非由信息不对称导致,而是自发性的好恶导致,其结果就是劣币逐渐增多,最终良币被淘汰掉。”

  真假落实处无非是信息和物资。劣币和良币之争并非简单的真假之争。通过分析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劣币还是良币其实二者本身承担着两种属性。第一个属性是货币属性,而第二种属性是物资属性。货币属性是指二者代表的币值,不同的币值代表着不同的价值信息,而货币本身只是这种信息的凭证。货币的资源属性来源于其物资性,即制造货币的原材料本身具有的货用价值。如此看来,劣币和良币之争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货币作为价值信息的凭证,其第一要务是要传递信息,而信息只有真假,没有优劣。良币和劣币问题的出现,是货币制造的原材料带入的新问题,也就是物资带来的问题,而非信息。

  日期:2015-06-17 14:57:29
  在纸币尚未普及时代,货币的物资属性不可避免地要对货币的信息属性造成干扰,严重时期,将极大地干扰国家的市场秩序,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极大伤害。清雍正年间,刚刚继位的雍正皇帝对国家经济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铸币制度的改革。
  清代货币制度延续了明朝旧制,即银钱通用,银是白银,钱是铜钱。白银作为稀缺资源,保值功效稳定,所以朝廷允许地方政府自由铸造。而作为制钱的原料,铜铅等金属相比白银要富余廉价的多,所以市场价值随着时期不同要发生经常性地变化。为了稳定制钱价值,铸钱受到朝廷严格监控,所有的生产铸造和市场流通都要严格控制,凡民间私铸、私毁铜钱者都要严厉治罪。
  银钱价值比例,清政府有着明文规定,即一千铜钱,值银一两,为规范经济市场,银钱价比不会发生变化,“永为定例”。但是这种值比关系自从出现以来,就仅仅只能在朝廷公文上实现。原因就在于,铸造铜钱的原材料铜的物价随着市场的供求关系,一直在发生着变动,而民间的私铸、私毁铜钱的行为更是屡禁不止。清朝初期,国家生产刚刚复苏,国家经济规模较小,货币使用量较少。铸钱所用的铜铅相对较丰富,铜铅两种资源的市场价值就低。于是就有不少民间作坊大量仿制铜钱,这些铜钱做工和国家发行货币真假难辨,大量流入市场。后期清朝经济发展愈来愈发达,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这时候作为铜钱铸造的原材料,铜的供应量越来越紧张。政府为应付缺铜危机,开始通过海外贸易,以货物向其他国家易铜。通过贸易换回的铜价格昂贵,但是受制于“永为定例”的银钱价比,这种代价并不能通过市场行为得到有效调节。于是民间又纷纷兴起一股熔铸铜钱的风气,即将铜钱融化,用提取出来的铜制造铜器。由于铜本身的高价值,这种熔铸行为可以换取高昂的剪刀差。

  日期:2015-06-17 14:58:51
  无论是私铸铜钱,还是私毁铜钱,对国家经济调控都是致命打击。所以政府在严厉打击这两种行为之余,也开始通过其他方式从源头上杜绝私铸、私毁铜钱之风。那就是不断调整铜钱分量和其中的铜铅比例。铜作为金属要比铅昂贵,所以只要控制铜的用量就能间接控制货币本身的货用价值,进而消除私铸、私毁铜钱的行为。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只有在纸币普及以后,才得到彻底根治,就是因为从铜钱到纸币,货币中的物资属性一再压缩,而信息属性一再提高。就像现在的纸币,如果不作为货币流通,这张纸的价值实在有限,说句不好听的,擦屁股都嫌硬。
  通过“劣币驱逐良币”这个例子,笔者是想向读者朋友们讲明一个道理,凡是物件,都具有信息和物资两种属性。其中的信息有真有假,而物资则有良有劣,这两种性质是要区别对待的,如果不能有这个基础认识,很多问题都无法理解清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