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从史料细节探究历史真相》
第14节

作者: zlzx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显然这是两起独立的关于“吃人”的刑事案件,和饥荒无关!
  退一步说,就算这两个家庭是因为饥饿引发的惨剧,能代表整个社会出了问题吗?大家用百度去搜索一下“吃人案件”,可以看到很多案例,且大多发生在现代西方社会的。这能说明相关西方国家正在闹饥荒吗?袁老师拿“吃人案件”当成饥荒来大书特书,他真是把历史当成任他打扮的“小姑娘”了。
  袁老师后来又提到:“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杀掉”。他未给出史料,我也不知道他从哪看来的,想来想去,估计是雒阳连体婴事件。

  原文为《五行志五》:(光和)二年(179年),雒阳上西门外女子生儿,两头,异肩共胸,俱前向,以为不祥,堕地弃之。
  这是说雒阳城上西门外一户人家生了个连体婴,家里人认为不吉祥,就把孩子给扔了(或是摔死了)。忧国忧民的袁老师为了刻画东汉末年不和谐的社会环境,把这事捡起来说。
  刘宏于168年登基;171年元服后正式参政;172年太傅胡广逝世,刘宏肯定亲自问政,且本年窦太后逝世,灵帝母董太后也开始干政。真正要去考核刘宏的执政水平,应该从172-189年这个时间段来看,脱离了这个时间段去旁征博引,都有滥竽充数的嫌疑。
  在刘宏执政的172-183年之间,没有羌乱,没有饥荒引发的“人相食”——这就是我为大家还原的历史真相。
  日期:2015-05-30 07:50:21
  4.1.4 前因探究

  之前在志吧发文,很多网友认为我在“黄巾起义”起因这个问题上,过于“偏袒”刘宏。为公平起见,我还是辑录了一批史料,汇成一节,从另外的视角审视“黄巾之乱”前的社会矛盾。
  通过前文介绍,大家应该明白了所谓“羌乱”、“天灾”等因素并非是引发“黄巾之乱”的主因;若非要强调某些社会因素促成“太平道”的发展壮大,我们不妨把眼光集中到其他社会问题上来。
  第一个话题:土地兼并。汉末著名思想家仲长统在《损益篇》中就对这个社会问题做了系统性阐述,他认为“土地逐渐集中在地方上少数权贵手里”是造成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
  仲长统说:井田制(商周时所推广的土地所有制度)被废除之后,土地兼并没有被限制而是任其无限发展,致使地方上豪族做大做强,甚至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范书《仲长统传》: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埶力侔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至使弱力少智之子,被穿帷败,寄死不敛,冤枉穷困,不敢自理。虽亦由网禁疏阔,盖分田无限使之然也。】;

  仲长统又在《理乱篇》描述了汉末地方豪族的奢靡之态: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

  其次,仲长统在《损益篇》中还认为分封到各地的郡王也是社会不稳定因素,说他们对朝廷有图谋叛乱之心,对地方有鱼肉百姓的残暴行径【范书《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报蒸骨血,以快其情。上有篡叛不轨之奸,下有暴乱残贼之害。】。
  地方上有豪族和郡王等权贵们掠夺百姓财富,追根溯源,这是东汉开国时就有的事,而在桓、灵二帝执政时期进入朝廷高层的宦官们,也在地方上加入了掠夺百姓财富的队伍之中。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领兵进京时向朝廷上书,其中内容就有指责张让等宦官乱政,并说连雒阳周边等郡数百万(亩?)的沃田被宦官霸占了【陈志《董卓传》裴注引《典略》:臣(董卓)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各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操擅王命,父子兄弟并据州郡,一书出门,便获千金,京畿诸郡数百万膏腴美田皆属让等,至使怨气上蒸,妖贼窎起。】。
  综合起来,我们可见在汉末之时,“郡王+豪族+宦官”成了掠夺、聚集地方财富的主力,甚至弱化了国家权力。
  日期:2015-05-30 07:52:18

  何兹全(下称:何教授)在《三国史》开篇介绍黄巾起义的时代背景时,对“土地兼并”问题做了引申,认为“土地兼并的无限制发展也造成了流民问题”【农民失掉土地,在农村没法生活,只有游荡于社会,麇集于城市。从西汉开始,流民问题就是社会上的大问题。】,这个观点,我仅是部分赞同的。
  何教授认为“官商勾结”导致了农民失去土地,农民因此被迫转移进城市,以手工业、从商谋生;当城市的饱和度达到上限(生产力过剩)时,又有大量城市人口被迫走上了流亡的道路,这时候唯一的生路就是做强盗【《汉书?鲍宣传》:民流亡,去城郭,盗贼并起。】。
  何教授为了强调“土地兼并”和“流民问题”是个顽疾,写道:自东汉建国,流民就一直不断。安帝以后,越来越严重。“黎民流离,困于道路”,“弃捐旧居,……穷困道路”,“老幼相弃道路”,“人庶流进,家户且尽”,“万民饥流”,“民多流亡”,“百姓饥穷,流冗道路”(《后汉书》和帝以下各帝纪)这一类的话,真是史不绝书。
  实际上,何教授举例的这七条关于“流民”的记载是有断章取义的嫌疑,我们来看看原文如何。
  1.【黎民流离,困于道路】→范书《和帝纪》:(永元十二年,100年)三月丙申,(汉和帝刘肇)诏曰:"比年不登,百姓虚匮。京师去冬无宿雪,今春无澍雨,黎民流离,困于道路。……“
  ——原来是连年歉收,百姓缺粮而走上流亡讨饭的道路,刘肇下诏给饥民放粮赈灾。

  2.【弃捐旧居,……穷困道路】→范书《安帝纪》:(永初元年,107年)(十一月)戊子,(汉安帝刘祜)敕司隶校尉、冀、并二州刺史:"民讹言相惊,弃捐旧居,老弱相携,穷困道路。其各敕所部长吏,躬亲晓喻。若欲归本郡,在所为封长檄;不欲,勿强。"
  ——原来是司隶、冀、并三州百姓听信谣传而走上流亡之路,刘祜下诏让地方政府官员亲自去安抚百姓,劝其返乡。
  3.【老幼相弃道路】→范书《安帝纪》李贤注引《古今注》:(永初二年,108年)时(正月)州郡大饥,米石二千,人相食,老弱相弃道路。
  ——这是饥荒引起的流民,甚至出现了“人相食“这样的人道主义灾难。
  4.【人庶流进,家户且尽】→范书《樊准传》: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准课督农桑,广施方略,期年间,谷粟丰贱数十倍。
  ——这是樊准担任冀州钜鹿郡太守期间的记载,约在108年之前,钜鹿郡因为饥荒导致百姓流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