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从史料细节探究历史真相》
第39节

作者: zlzxs
收藏本书TXT下载
  董卓的家境应该是基层公务员家庭,但仍然需要耕作(来讨生活。后来,有羌人首领前来探望董卓,董卓见家里没什么可以招待的,就干脆把耕牛宰了来款待客人。羌人首领知道耕牛对于农耕家庭意味着什么,非常感动,回家后,羌人们凑了上千头各种牲畜送给董卓【陈志《董卓传》:(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日期:2015-06-02 12:34:03

  1.2 郡吏时期
  董卓成年后就在陇西郡担任官吏,陈志《董卓传》没有提及这段时间的事,范书《董卓传》则写道: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裴松之引《吴书》则说的更详细:郡召(董)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
  不论是“兵马掾”还是“从事”,文意大致都是说董卓负责边疆的巡逻工作,对抗寇边的匈奴人。董卓在这段时间的工作是有功的,所以才得以升迁,后来能进入朝廷深造。
  《吴书》还有一句: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这是说,并州刺史段颎推荐董卓进入朝廷为官,这里的疑问是:并州刺史如何能举荐凉州官员入朝?段颎在并州时,凉州是皇甫规负责的,那为何不是皇甫规举荐董卓呢?
  虽然存疑,但也不能冒然全部否定。下面讲对《吴书》中的这段史料进行考据。

  日期:2015-06-02 12:35:43
  附 《吴书》考据
  《吴书》: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这句话有“引入歧义的功效”。至少我在于涛的《汉末群雄天子梦》中看出来的,不知道他是参考哪位前辈的“高见”。
  于涛的原文是说:后来在段颎的推荐下,得到司徒种嵩的辟召,成了司徒府中的属吏。我一看,于涛把“暠”看成“嵩”很正常,可是为何把“袁隗”看成“种暠”?他的眼神不至于如此之差吧?
  我仔细考据一番,发现这句话的问题在于:段颎任并州刺史约是161-163年间(161.冬,以护羌校尉获罪被免,之后得皇甫规拯救,得拜议郎、迁并州刺史,163.冬再拜护羌校尉。),袁隗担任司徒的时间是172.12-176.10,而在161-163年间担任司徒的是种暠(具体时间为:161.2-163.2),于是,于涛认定董卓由段颎推荐入朝,入了种暠的司徒府。
  实际上,《吴书》中的这句话是分开的两件事,是有时间间隔的,而不是一件事。
  第一件是“荐卓公府”,是说161-163年间,段颎推荐董卓进入公府(一般指三公府,即司徒、司空、太尉),然后第二件事是说在172-175年间被司徒袁隗征辟。

  如果把这两件事当成一件事来说,这句话的用词就有问题。前面说了“公府”,再来说“司徒”,这样的话“公”和“司徒”语义重复,史家一般都不会这么写。如孔融入杨赐的司徒府,原文就是:(孔融)辟司徒杨赐府。这样一目了然,没有歧义。
  所以《吴书》的那句话是讲述了两个时间点的两件事。于涛掉坑里了,当成同一件事,发现了Bug后还考据推出种暠,继而引申出其他话题(如何进派种劭劝阻董卓的政治意义等等),都成了无本之木。
  有人会说:“就算是两件事,后来董卓入的是司徒袁隗府,但董卓之前入的公府也有可能如于涛所说,是种暠的司徒府啊!”是的,是有可能,但这种可能性有多高?我们来算算。
  “公府”未必就是“司徒府”,还可能是“司空府”或“太尉府”,在161.冬(10-12)-162.冬(10-12)这个时间段担任三公的有(按范书《桓帝纪》摘录,原文略):

  司徒:种暠(161.2-163.2)、许栩(163.3-166.4)。
  司空:刘宠(161.9-163.11)。
  太尉:刘矩(161.4-162.11/12)、杨秉(162.11/12-165.5)。
  看看,这个时间段中,前后担任三公共有五个人,因此“董卓入种暠司徒府”的可能性只有1/5。
  PS:话说我这样批于涛的作品,会不会得罪他啊?
  日期:2015-06-03 07:50:45
  1.3 东征西战
  正史中董卓的履历很简单,缩略统计如下:
  《三国志》:(桓帝末)羽林郎→(167.10在任)军司马→(班师后)郎中→(并州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181年前在任,至184年)。

  范书《董卓传》中的履历和陈志大致相同,仅省去了“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
  我们再把《吴书》的内容添加上去,可以推出:(161-163)公府→(桓帝末)羽林郎→(167.10在任)军司马→(班师后)郎中→(并州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172.12-176.10)司徒袁隗府掾→并州刺史→河东太守(181年前在任,至184年)。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能确定“司徒袁隗府掾”是在“西域戊己校尉”之后,因为只有被免为平民,才符合司徒征辟为掾,你都是地方官员了,司徒袁隗还征辟什么劲啊?对吧?
  另外说说“羽林郎”,按《百官志》的记载,可知征凉州良家子(非医、巫、商贾、百工也)任羽林郎是一贯传统【《百官志二》:羽林郎,此三百石。本注曰:无员。掌宿卫侍从。常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凡六郡良家补。】,董卓的籍贯是陇西郡临洮县人,所以符合这个要求。
  当然,董卓确实很能打。陈寿说董卓“有才武,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范晔也基本上是照抄下来。

  董卓不但能打仗,还懂得收买人心。董卓跟随张奂作战有功,官拜郎中,朝廷赏赐九千匹缣(一种丝织物,汉时可做货币流通),董卓全部分给部下将士【范书《董卓传》:(董卓)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收买人心的事,皇甫规、段颎乃至后来的皇甫嵩都做过。
  ①范书《皇甫规传》: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皇甫)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
  ②范书《段颎传》:(段)颎行军仁爱,士卒疾病者,亲自瞻省,手为裹创。在边十余年,未尝一日蓐寝。与将士同苦,故皆乐为死战。
  ③范书《皇甫嵩传》:(皇甫)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军士皆食,己乃尝饭。
  在当时,一个能够和将士们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将领才能带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特别是段颎,我们可以在他的传记中看到,每次恶战之前,他都会动员鼓舞将士们,并且冲锋在前【范书《段颎传》:(段)颎乃被甲先登,士卒无敢后者。】,所以士兵们“皆乐为死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