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从史料细节探究历史真相》
第46节

作者: zlzxs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至于王粲在描写从黄河边到雒舍这段路程时,用了“扶”字,大概是想暗示刘辨这几天来经历生死变革,惊魂未定,加上饥渴,所以从黄河边到雒舍时精疲力竭,闵贡“扶着”刘辨也是情理之中。
  而张璠则编造了“刘辨兄弟二人独走夜路,坐牛车“的神奇经历,范晔知道随行的还有闵贡等人,于是录其史料时仅删掉“独”字,却依然于情于理不合,难以信服。
  日期:2015-06-04 17:18:09
  3.2 位及司空

  从这里开始,将进入本文的高『潮』部分。将是我对董卓夺权做史无前例的解读,这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人阐述过的事。
  3.2.1 姗姗来迟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八月政变之时,本篇的主人公董卓在哪呢?我来接着上节说后面的事。
  八月二十七日晚,张让等人跳入滔滔黄河之中。闵贡带领皇帝刘辨一行人抵达雒舍【《读史方舆纪要?卷48?河南三》:雒舍在邙山之北,驿舍也。】休息。

  次日(28日)清晨,刘辨独自乘一马,闵贡和刘协共乘一马,南返雒阳。公卿大臣则在北邙山下迎驾,故太尉崔烈(时任官职不详)在迎驾队伍前面带路引导。
  就在这时,董卓带领他的数千人马才赶到迎驾队伍的前面。刘辨见到军队,大惊失色,大臣们于是对董卓喊道:“有诏退兵!”【陈志《董卓传》裴注引《典略》:群公谓(董)卓曰:“有诏却兵。”】,身在队首的崔烈也发话呵使董卓回避【陈志《董卓传》裴注引《英雄记》:(崔)烈呵使避。】董卓要退早就退了,现在进城就可获得封赏如何肯退?!董卓指着崔烈骂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你现在说什么回避?!信不信老子砍下你的脑袋?!【陈志《董卓传》裴注引《英雄记》:(董)卓骂(崔)烈曰:“昼夜三百里来,何云避,我不能断卿头邪?”】”董卓又反诘大臣们道:“诸位公卿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流落在外),你们哪有让我退兵的理由!【陈志《董卓传》裴注引《典略》:(董)卓曰:“公诸人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却兵之有!”】”

  董卓径直走进迎驾队伍,参拜刘辨,说道:“陛下您让宦官们如此祸乱朝廷,才导致今日之祸乱,陛下您为此受累不少啊!【陈志《董卓传》裴注引《英雄记》:陛下令常侍小黄门作乱乃尔,以取祸败,为负不小邪!】”
  董卓又厚着脸皮去闵贡怀里去抱刘协,刘协不肯,于是董卓和闵贡并马而行,一同进入雒阳城内(我不能不感慨:王粲把董卓为了混入迎驾队伍之时的凶狠狡诈之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董卓自己也知道:按照政治传统,政变之后,胜利者必有封赏。
  日期:2015-06-04 17:18:54
  介绍完董卓入雒阳的剧情,我们能确定一件事:董卓是二十八日才赶到的,二十五至二十七日,他根本就没参与其中;那么,这几天他在哪里?
  在前文已经说到,董卓被种劭二次劝退后,驻扎在雒阳城西的夕阳亭。按《献帝春秋》(陈志《董卓传》裴注引)载:(董)卓时适至,屯显阳苑。闻帝(刘辩)当还,率众迎帝。这个“显阳苑”也在雒阳城西【《蔡邕集?述行赋》:(159年)起显阳苑于城西。】。

  陈志《董卓传》载:(董)卓遂将其众迎帝(刘辨)于北芒(即北邙山),还宫。也证明了董卓是在北邙山下见到刘辨,也就是二十八日清晨。
  范书《董卓传》则写的更详细:(董)卓远见火起,引兵急进,未明到(雒阳)城西,闻少帝(刘辩)在北芒,因往奉迎。范晔说董卓是看到雒阳有浓烟升起(火起),就知道发生了政变,于是率军急进。以“未明到城西”
  可知董卓于二十八日凌晨到雒阳城西,再前往北邙山迎驾。
  如图所示,“几阳亭”就是“夕阳亭”(《太平寰宇记?卷三》:晋贾充出镇长安,百僚饯送,自旦及暮,故曰“夕阳亭”。如此,更名当在晋初,姑妄信之。),距离雒阳城15公里左右。二十五日晚,袁术火烧宫门,至二十六日整日,董卓却未得知消息。
  大约在二十七日晚,董卓才得知雒阳发生政变,于是急忙进军,二十八日清晨抵达显阳苑,得知皇帝在北邙山,而公卿大臣都在山下迎驾,于是董卓又赶往北邙山下迎驾。
  日期:2015-06-04 17:27:58
  另外,有眼尖的朋友可能看到“显阳苑”旁边的“上林苑”,以此质疑我在前文强调的“何进是让董卓西撤”。
  我以为此处为谭其骧误注地址。
  第一,按《汉书》、《三辅黄图》等史料,均指明“上林苑”在长安以南一带,“濒渭(水)而东”,雒阳这都没渭水了,东也到头了;
  第二,范书《何进传》中明确写了“(何进)使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关中”二字就是指在长安一带;
  第三,“显阳苑在雒阳城西”是定论,此图出现两个靠在一起的皇家园林是不合逻辑的;
  第四,“上林苑”方圆四百里【班固《西都赋》:(上林苑)缭以周墙,四百余里。】,东至蓝田县,从蓝田到洛阳又有五百里,这东西向地理跨度与史料不符;
  第五,如果何进是让董卓屯兵在这里,《种劭传》中的“两次劝阻”记载董卓行军的路线也无法成立。
  第六,列史料三则:
  范书《顺帝纪》:(永和四年)冬十月戊午,校猎上林苑,历函谷关而还。十一月丙寅,幸广成苑。
  范书《桓帝纪》:(永兴二年)冬十一月甲辰,校猎上林苑,遂至函谷关。
  又:(延熹六年)冬十月丙辰,校猎广成,遂幸函谷关、上林苑。
  这里都提到了从雒阳去上林苑必经函谷关,函谷关的位置在长安(今西安)与雒阳(今洛阳)之间。
  以下为百度地图提供“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的具体位置,图片中的A标识处为西汉汉武帝之前所设函谷关(俗称:秦函谷关),汉武帝之后及东汉时期函谷关(俗称:汉函谷关)在雒阳城西的新安县境内。

  日期:2015-06-04 17:31:45
  3.2.2 弄权三日
  迎驾队伍入雒阳之后,皇帝刘辨再次回到皇宫,宣布大赦天下,并改元“昭宁”【范书《灵帝纪》:(中平六年八月)辛未(28日),还宫。大赦天下,改“光熹”为“昭宁”。】。接着就是论功行赏,一一封官了。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参与政变的积极分子吧。
  司隶校尉袁绍:他是始终走在前台的总指挥,从策划到政变发生,与叔父袁隗合力除掉许相、樊陵,然后指挥士兵成功攻入皇宫屠杀宦官。
  虎贲中郎将袁术、羽林中郎将桓典:此二人带领的禁军属于守卫皇宫南军,袁术部是史书明确记载率先投入到战斗中的主力军。
  何进部将吴匡、张璋:发誓为何进复仇的积极分子,与袁术一同率先发动攻打宫门的战斗。次日,吴匡与何苗发生内讧,斩杀何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