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神——未被载入史册的三国第一战神》
第6节

作者: 死在水里的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左慈长泯一口青茶,淡淡道:“师兄棋艺日精,师弟无论如何也是比你不过了。”再看那棋盘之上,黑方九宫之中独留一将,但有双卒压过楚河汉界,反观红方只剩双士双象,全无反攻之子,只要黑方肯舍去一卒,破其连环之势,红方只有输多输少之分。红方败势乃是左慈所执,却听普净发声长叹,道:“师弟,我输了。”左慈亦是叹道:“八十年前,我二人堪不破紫烟棋局;八十年来我二人棋力虽涨,但仍是难有完胜之策。如今百年之约将近,若在这二十年中,我二人仍堪生死胜负,陡增百年伤心、白首情劫罢了。”他二人愁容满面,走出凉亭,怅然仰天。

  日期:2014-05-07 14:19:00
  天际忽生华光,华光中遥遥传来清心笛声,笛声空灵,于山谷中轻婉悠扬,娓娓如诉。左慈普净二人回过神来,对着空无一人的潭面躬身拜道:“弟子恭迎师尊。”潭面水纹轻颤、圈圈扩散,潭面倒影亦随波荡开,蓝天白云忽散忽聚间隐出一个人形,笛声渐停,那人形清晰凝成一名老者,玉笛迎风即长幻成玉黎杖,老者遂将黎杖拄在水面缓步走进小亭。细观那老者,鹤发童颜,与世间垂髫长寿老人相比,少了人间戾气,多了世外安慈,唯一与常人不同之处便是他双目碧色流离,自是另一番仙风逸骨、令人仰止,这老者便是普净、左慈二人之师南华老仙是也。

  “世事如枷,天命难违。”南华老仙缓缓道,“普净,为师当年在常山所刻的八字你可否记得?”普净上前揖道:“弟子不敢相忘,乃是‘情深不寿,常极必绝’八字。”南华老仙问道:“你弃道转佛已逾八十载,当另有一番天地,这八字此时再解是为何意?”普净答道:“禀师尊,昔年太上老君化胡为佛,故而释家素以佛义解老、援老入佛,情爱二字,一如道家,必先斩却。弟子偏执,奈何情深缘浅,是谓常而无常。弟子一生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南华老仙又问左慈,左慈答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谦谦君子,无极无常,我辈中人更当因势导利,无为无不为。只是夏虫不可以语冰,弟子愚讷,悉不得其中奥理。”南华老仙摇头叹息,道:“你二人皆是天资卓绝,怎生如此深陷情关不能自拔?百年之约将近,你二人若再不勘破情劫他日必受天谴,适时身死坏灭,为师数百年苦心教诲、衣钵传承,便是付诸流水了。”

  普净、左慈二人相视苦笑,齐道:“弟子不肖。”其意却是甚坚,终身不悔。南华老仙复又叹道:“也罢,缘起缘灭万般因由皆有定命,我辈中人不过刍狗,安能奈何天数使然?便是此子,前世庄严法相更有通天彻地之能,尚需转世下界历受天劫,悟得无爱无憎四字高义方能脱身,为师又何必强求你二人……”

  日期:2014-05-07 14:20:00
  左慈惊道:“难怪师尊急命弟子于洛阳城郊守候,弟子观他身怀异禀,猜测是星君下凡,以此子身份之尊,不知哪位上仙转世才可应得师尊所言庄严法相?”南华老仙也不答话,向普净问道:”普净,你且掐算此子是何方神圣。”普净喏声领旨,自小貂蝉手中接过婴孩,思忖许久,悻悻道:“以周易卜卦之道,闲者能算凡人生死、达者能算国势气运,唯有圣人能算天星大衍。弟子法浅,算不出此子前生后世。但前日夜观天象,见群星坠落,洛阳一地有数星降世,其中更有帝星在列,此子脚踏七星、眼藏山河舆图,难道是五岳帝君之一?”南华老仙道:“非也,五岳帝君身份虽贵,但‘通天彻地’四字尚是当受不得。此子悟道之早、了道之深,远甚为师。”普净、左慈俱是大惊,心中思索:“家师法名南华老仙,昔年尘世俗名为庄周,于战国年间著书立说,得证东皇太一之道,延老子之说、创逍遥之意,世人尊称为庄子,这等神通尚且自认不如此子前世,此子难道是神农、祝融、共工、五帝这等上古大贤?”

  南华老仙手指吕布、赵云二少年道:“此圣雄才霸乾坤,于玄功、道法、佛禅、命理样样皆通,这二名少年昔年便是听信他言,下界投胎转世。”吕布闻言心中不由大喜,道:“太师父,太师父,我和师弟是那处神仙转世?”南华老仙见他少年心性其意甚切,遂道:“小童当年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呢!”左慈与普净相对而视,这十几年来他二人只猜得吕布、赵云二人当是天罡将星之类,一直不知否实,只待南华老仙答疑解惑,南华老仙道:“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座下有五员大将,依名号排曰贪狼、破军、人中、天空、大地五极战神,你二人便是贪狼、破军。”他见吕布赵云二人高兴之色更甚,手抱婴孩笑道:“小小童子莫要得意,战神二字对他而言才是实至名归。”

  日期:2014-05-07 14:20:00
  普净左慈二人这才从南华老仙言语中听出此子身份,道:“难道是……”南华老仙道:“不错,正是华夏战神、万妖之祖,蚩尤大帝。”普净道:“听闻蚩尤被三圣皇锁在火云洞中,女娲娘娘更令元始天尊、燃灯古佛二位圣人讲道宣佛度化于他,怎的今日重入凡间,要知下界转世更是舍毁毕生修行?”南华老仙手指苍天,悠悠道:“天劫。”普净左慈二人甚为不解,问道:“他与炎黄二帝俱为天子之祖,早已证得混元正果,了天地无极、超三界六道,何来渡劫之说。”南华老仙道:“自然不是修真渡劫,天劫二字乃是天命定数,下到畜生蝼蚁上至金仙圣人,皆在这天命定数之中。天劫非兵解、非雷轰、非灭丹、非削花,只是一个情字。”又道:“世人常言‘古来青丝发如雪,英雄未已、美人迟暮`,端端是情关难破。”

  南华老仙见普净左慈沉吟不语,也不深究,自怀中掏出一方丝质卷轴裹在婴孩额顶,普净认得此轴乃山河社稷图,为黄帝所有,但见婴孩额顶灿然生辉,不一时山河社稷图已被婴孩额顶所吸,于眉心处留下微小竖形疤痕,南华老仙道:“炎黄二帝念及故人旧情,使我转赠这件宝物,更曰:‘乱世起于星火尘沫,燎原也好、灭世也罢,不过一场幻梦,克日四极九州废裂,天地兼覆周载,均系此子善恶一念’,此子名为乱尘便是炎黄二帝所取。”南华老仙将婴孩交给左慈,道:“天数使然,你若授他玄功武艺,当是害他更甚;如若不教,怕又多生事端……”普净却道:“师尊,既知此子欲为祸人间,不如现今……”南华老仙责道:“修道之人,怎可杀心如此之重?你若将他杀了,逼得他魔性大发,九渊地府、十八重天定要被他毁个一干二净。再者,转世重生又是一番因缘历练,若他向善,更可免去此次天、神、人之劫。”“师尊……”普净还要再问,南华老仙已纵起祥光远及天际,但听他余音袅袅,乃是道:“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譬如幻翳,妄见空华。”

  日期:2014-05-07 14:21:00
  时光悠转,冬夏交替,转眼已是十载春秋。此时正是人间芳菲四月天,恰逢春雨,常山顶峰清潭水面自有一少年青箬笠、绿蓑衣,于斜风细雨中自顾捧卷读书。亭外缓缓走来一名执伞少女,正值二八芳华亭亭玉立,软语细声道:“小师弟,该回啦。已过了造饭时辰,不然师父腹中饥饿,又要责怪。”少女语音脆如黄莺,细声袅袅煞是好听,细观那少女身材窈窕,皮肤光滑细腻如脂,鹅蛋儿脸、月牙柳眉,双目明眸如琉璃婉转,端的是人间绝色。少女见亭中少年无动于衷,葱葱纤手从少年手中夺过竹简,轻轻敲他额头,嗔道:“小书虫!臭书虫!”那少年约莫十岁左右,摇头晃脑道:“师姐此言差矣,师父常言,书中自有黄金筑屋、美颜如玉,何来书虫之说?你听这一句‘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似不似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