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奇:被野人劫走的女人》
第2节作者:
辣哥abc 我们创作组共有六名成员。史喻,我,还有一位名叫徐沛君的女人,我们三人在南边的办公室工作。另外三名创作组的成员,则在我们对面的办公室上班。我们两间办公室唇齿相依。如果组长史喻要找对面办公室的马文选有事,不用起身,就在自己座位上大着嗓门叫一声:“老马,你过来一下。”就行了。接下去老马准会在对面的办公室里应道:“哦,来啦。”话音落不了多大一会儿,老马就必定已站在史喻先生面前聆听指示了。同样的效果,对面那个办公室的哪位同事说了个段子,我们办公室的徐大姐,“哈哈哈哈”的大笑声一定能盖住对面办公室的任何一位同仁。
徐大姐就是徐沛君,长得比较胖,一副喜庆像,她是搞儿童文学的。她不但面相不出老,而且性格和笑声里,还隐含着一股子童趣,所以尽管她已经四十多岁,应该说比我大了一个辈,但我仍称她为徐大姐。她也高兴我这么叫她,说这么叫,我们二人间才能消灭那条代沟。
有天我们在办公室上班,忽然走廊中传来了说话声,声音很大,像是一个人在催另一个人:“快点,快点,到底是哪间房啊?”
一会儿功夫,一大一小两个人出现在我们门口。那大人问那小孩:“是这间吗?”
那小孩没答话,但把头点了点。我们一看,那小孩竟然是史喻先生家的老二——二毛。
徐大姐见二毛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而且还带这么个穿着和口音都有点像菜农的男人进来,就不解地问“二毛,二毛,你这是怎么啦?”
日期:2012-10-15 07:51:39
第二章,红薯风波
二毛没答话,甚至都没敢看徐大姐一眼,就那么垂手恭立在那男人身旁。这时那男人已走进屋来,瞅着房里唯一的男人史喻先生问二毛:“他是你爸爸吗?快说,你爸爸就是他吗?”
二毛没出声,很难为情地把头点了点。
这时史喻先生说话了:“咦,二毛,你又干坏事了?快说,你又干了什么坏事?”
二毛不敢答话,一见他爸那副要发火的样子,吓的直往门口退。
“给我进来,站好!”史喻先生将儿子吼得赶快站进来后,转而问这位男人,“你说吧,他又干了什么坏事?是跟你家的小孩打架,还是砸坏了你家的什么东西?该怎么赔我们就怎么赔。”
那男人见史喻先生说话的姿态高,而且还是位文化人,说话的口气才柔和了一点点:“你儿子偷我们队地里的红薯,被我逮住了。哪,这是他偷的红薯。”男人说着,将左手握着的两个鸭蛋大的红薯放在史喻先生的办公桌上,一副人赃俱获的样子。
“好,好,胆子越来越大,竟敢偷起东西来了。”史喻先生气得忽地站起来,指着儿子大骂,“你要当贼是吧?你要当贼我先剪掉你的手,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害人,免得你长大了变成个贼,变成个强盗!”史喻先生一边骂,一边就打开抽屉,从里面掏出把剪刀,要去剪二毛的手。吓得二毛“哇”地一声哭了起来,一边往门口退,一边哭着说,“爸爸,我以后再也不偷了,再也不偷红薯了,再也……”
见史喻先生罕见地发这么大火,我们都愣住了,再一见他手里捏着剪刀要对儿子动真格的,徐大姐赶紧扑上去拦住他:“史先生,史先生,别这样,别这样。”
我也赶忙过去劝史先生,对面房里老马他们三人也都围过来劝史先生。
把史先生手中的剪刀拿掉,并劝得他重新坐下后,老马就问那菜农:“这小孩挖你们队的红薯,要罚多少钱啊?”
那菜农户经这一闹,大约是感到有点过了,于是稍稍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如果是早几年,小孩子好玩到地里挖一两个红薯吃,我们队里不会管,也不会计较。但现在不行,现在是过苦日子,队里的社员都没饭吃,都指着地里的这些红薯快点长大,快点收回来填肚子咧。所以我们队里定了个制度,只要有人来偷红薯,不管他是谁,即便是皇帝的儿子来偷红薯,被我们抓住后,不论大小,一律按一块钱一个进行罚款。雷打不动!雷打不变!”
老马迅速从口袋里掏出钱来,赔了两块钱给他。菜农户接过钱,说了句:“打扰了,打扰了。”然后就走了。
菜农户走后,史喻先生朝儿子吼道:“过来!”
他儿子一边抹着脸上的泪,一边畏畏缩缩地移了过去。
“你为什么要偷人家的红薯啊?啊!”史喻恨得牙痒痒地说,“你知不知道偷人家的东西就是贼,就是贼啊?”
“我……我肚子饿,嗯嗯嗯嗯……”二毛说着又哭起来了。
“饿?宁可饿死,也不准偷别人的东西!”史喻先生气愤地说,“你偷别人的东西就是贼,你是不是想当个贼啊,是不是?”
“不,不,我不想当贼,不想……嗯啊嗯啊嗯啊。”到这时,二毛已经哭得稀里花啦的了。
老马走过去,把二毛扶到史喻先生面前站好,对他说:“来,二毛,给你爸爸下个保证,从今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
“我……我……我保证,哪怕是饿死,我也绝不会再去偷……偷别人的东西了。嗯啊嗯啊嗯啊……”老马把哭着的二毛送走后,大家就议论开了。
徐大姐叹着气说:“哎呀!你说现在的日子怎么就过成了这样?全国几亿人口,一日三餐竟没一个吃得饱肚子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就是,饿得在大街上抢的,偷的,四到处都是。人在这个世界上,他总要填饱肚子,他才能活得下去嘛!你们说对不对?”对面房里的老李附和道,“再像这样过下去啊,说不定哪天我也会到人家地里去偷红薯咧,不偷怎么办?总不能活活饿死吧!”
对面房的老朱凡事最有办法,他说:“听说市里面有人在研制一种名叫‘小球藻’的东西,说那种‘小球藻’如果研制成功了,能取代粮食,能解决人们饿肚子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屁!”老李马上反驳道,“我河那边一个在大学当老师的同学说了,他刚开始听别人传说那种‘小球藻’好,有前景,能解决全国人民吃饭的问题,他还对其充满希望。后来他查阅了很多资料才搞清楚,原来‘小球藻’虽然是一种营养价植非常高的植物,但产量非常非常低,全世界的年产量加起来也只有两千吨。以往人们都是将它作为一种保健品食用。如果要将它作为粮食食用,全世界的那两千吨全给中国,也不够我们几亿人塞牙缝的。”
“全世界年产量才两千吨啊?”徐大姐说,“用小球藻代替粮食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啊?我把他找来帮我写科学幻想故事,说不定还真是块料,太敢想了!”
“就是,简直是天方夜谈!”老李不屑地说。
“哦,小球藻不行。”老朱又找出其他的门道,“我们家隔壁有个姓邓的邻居,前几天专门到乡下去了一趟,高价买回了不少的粮食和猪肉,那可是很解决问题的喔!当天晚上他家厨房里传出的那个肉香喔,把我们家孩子都馋死了!”
徐大姐问:“他买回的米多少钱一斤,肉多少钱一斤啊?”
老朱答:“米划一块五,肉划十块钱一斤买来的。”
“哦,那谁吃得起啊?”徐大姐说,“国家米店的甲等米也就一斤粮票一毛四分一一斤,国家肉店的肉才九毛钱一斤,他买回的米和肉比国家牌价贵了十来倍。我们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来块钱,谁吃得起啊?”
“就是,谁吃得起啊?你家吃得起啊?”老李附和道。
“诶,诶。”老朱又挖掘出新看点,“你们听说了没有啊?楼下艺术学校一位姓田的老师,在自家宿舍边用废砖砌了个小猪圈,还专门从乡下买来两头小猪崽。现在她每天下课回家后就使劲地招呼那两头小猪崽咧。等那两头小猪长大了,她家可就有肉吃了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