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第4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咸通元年(860年)十二月,酋龙的“南诏梦”开始付诸行动,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安南被劫掠得一塌糊涂,邻近的邕州(今广西南宁)也未能幸免,九成以上的百姓被掠走。
  短短一年时间,安南经略使换了两茬。先是王宽接替李琢,顶不住,又调湖南观察使蔡袭接任。蔡袭勉强顶了一阵,但唐朝官军太不经打,又被揍得屁滚尿流。
  咸通三年(862年)正月,交趾城失守。蔡袭想跑没跑成(监军的船跑得太快),最后溺海而亡。与南诏交战一年有余,唐军损失达十五万以上!

  空前的胜利鼓舞了酋龙的斗志,继安南之后,岭南西道(今广西地区)成了南诏的新目标。时任岭南西道节度使的郑愚八百里加急向朝廷上奏:我郑愚是“儒臣”,政策性的工作能对付,打仗专业性太强,干不了。
  李漼气得脸都绿了——发工资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自己没本事、不该拿?
  军情紧急,李漼没功夫跟郑愚这个老王八蛋废话,当即下旨:郑愚滚蛋,义武节度使康承训顶上!
  康承训也是倒霉催的,一路上都在问候郑愚的八辈祖宗。从接到调令到被免职,老康同志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请示朝廷,从徐泗地区(今江苏、安徽北部)选募两千兵丁,赴邕州协防,李漼批示同意。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康承训最愚蠢的请示,也是李漼最后悔的决定,具体情况我们后面再说。
  第二,带着一万官军围攻南诏军,结果被干掉八千。剩下的两千是天平军,由于比原定集结时间晚到了一天,没赶上被歼。

  第三,经不住天平军将领的软磨硬泡,勉强同意天平军夜袭敌营,成功解除了南诏军对邕州的合围。随后大肆行赏,亲信心腹纷纷获益,唯独没有天平军的份,搞得军中怨声载道。
  岭南东道(今广东地区)节度使韦宙早就对康承训横挑鼻子竖挑眼,趁机参上一本。老康很快就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哪儿来的滚回哪儿去,别在前线丢人!
  接替康承训的是容管经略使张茵,运气比老康好点。张茵到任的时候,酋龙已觉得邕州没什么油水,索性不来了。张茵守着邕州,白天扯闲篇,晚上数星星,稀里糊涂凑合过。
  张茵悠然自得,李漼却火冒三丈:老子又派兵又出银子的,合着陪你张茵在南方度假是不是?
  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张茵屁股还没坐热,又被撤了。
  蔡袭、康承训、张茵,前方主将走马灯似地换,三位仁兄都没能在安南打开局面。南疆前线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一位牛人——高骈。
  日期:2013-08-04 21:58:07
  对于南诏而言,高骈也是真正难缠的对手!
  高骈(821—887),南平郡王高文崇之孙,出生于禁军世家,“颇读书,好谈今古”,曾在两大禁军之一的右神策军任职,深得宦官们的喜爱,累功迁都虞侯。曾参与平定党项叛乱的战争,以战功升任秦州防御使。
  高骈是咸通六年(865年)五月到任的,经“海门练兵”后,于九月初战告捷。其实高骈本人并不愿意这么早开打,但监军李维周对高骈羡慕嫉妒恨,三番五次催促出兵,高骈“好鞋不踩臭狗屎”,带着五千精兵就奔南定(今属越南)去了。
  南定有五万南诏军队,高骈的五千精兵是如何以一当十的呢?高骈不是神仙,不可能四个月就将“乌合之众”训练成“天兵天将”,这一场战役“以少胜多”的奥秘就在于:五万南诏军正忙着收庄稼呢!
  拿镰刀的当然干不过握大刀的,南诏军全线溃退,高骈军队不仅收复南定,还缴获了很多刚收割的庄稼,充作军粮。这支南诏军也是倒霉催的,顶着日头抢农时,结果全帮高骈打工。

  次年六月,前线军队得到大量补充,高骈率主力收复安南,将南诏军主力围困在交趾城。前线即将打完收工的时候,李维周又“抽风”了,诬告高骈在峰州(今越南越池)逗留不进。
  李漼接到“举报”,不禁雷霆大怒;怎么一个接一个地跑去度假?活得不耐烦了是不是?
  于是,朝廷下达敕令:换人!高骈滚回长安领罪,右武卫将军王晏权上!
  高骈接到敕令,灰溜溜地回海门(今广西合浦)去了。王晏权、李维周赶到交趾城外,原本是来“摘桃子”的,结果碰到了“豆腐渣”。率部围城的将领没一个听令,天天跟王晏权、李维周叫板,这仗根本就没法打。王晏权被迫撤围,导致南诏军跑掉一大半。
  高骈当然也不是吃素的,早就防着李维周这一手,暗中派人将安南的真实情况直接上报长安。看了高骈的战报,李漼才发现自己中了李维周的套,当即下令:前一道敕令作废,高骈官复原职,王晏权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李维周滚回长安,请你喝茶!
  高骈杀个回马枪,唐朝官军又恢复了战斗力,一举收复交趾城。
  由于财政日益吃紧,已无力支撑征伐南诏。十一月,朝廷下令岭南地区各保疆域,战事得以平定。
  三年之后的咸通十年(869年)十月,不甘心的酋龙再次惹是生非。安南是不敢再去了,南诏军此次招惹的对象是西川。
  西川有驻军,但是不经打,跟当年李琢领导的安南一样,被劫掠得一塌糊涂。大量难民如潮水般涌入成都,就地安置于大街小巷,每户只能分到一床之地,顶着簸箕、铁锅避雨。水井枯竭,又挖污泥挤出水来解渴,怎一个惨字了得!

  西川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朝廷当然要从各地派兵进剿,可偏偏遇到一个奇葩——定边节度使窦滂。窦滂丢了自己的地盘,巴不得西川也跟着沦陷,这样就有人跟自己一起分担失地之责了。只要看到路过的援军,窦滂便添油加醋地到处宣传,鼓吹南诏军无比凶残、所向披靡,谁去了都是送死。各路援军本来就不情愿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听窦滂如此说,更不会往前挪一步,索性停下来观望观望再说。

  援军不给力,西川的形势急转直下,南诏军于次年二月进抵成都。西川节度使卢耽在前泸州刺史杨庆复的协助下,想尽各种招数对付攻城的南诏军队,总算得以保全。南诏军死伤数千,退守大渡河一线,形成对峙。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十一月,南诏再次卷土重来。西川告急,朝廷终于想到了一个人——高骈。
  高骈调任西川,在剑州(今四川剑阁)下达了第一道命令:打开成都城门,放难民回家!
  部下深感不解,万一成都外围的南诏军趁机入城怎么办?高骈的理由很简单:几十万人挤在巴掌大的地方,你们不嫌脏,老子嫌脏!
  高骈断定南诏军不敢造次:爷在交趾杀敌二十万,他们听到爷来了,跑路都来不及,哪有闲心进犯成都?
  别以为高骈是在吹牛皮,事实就是如此!得知高骈入川,正在进攻雅州(今四川雅安)的南诏军挂上倒挡、拔腿开溜。——惹不起,总还躲得起吧!
  高骈这次也不练兵了,带着五千精兵一路撵到大渡河,歼敌数千人,南诏军再也不敢找大唐的麻烦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