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禾坐在尸位上,心里七上八下,不知这个局面该怎么收拾。蜀王刚宣布鳖灵是死罪,现在突然成了王的儿子,难道就不该死了吗,老虎明明是焚猎招来的,不治他的罪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丹禾拼命想从蜀王的表情揣摩后者的内心世界,今日今时,此时此刻,他,蜀王还愿意承认这个儿子吗?
蜀王盯着鳖灵看了半天了,他是他的儿子,没错,英俊疏朗的外形,高大挺拔的身形,只有淡淡的眉毛像足了少梁姬,想到她,一阵愧悔涌上心头,尽管,后来子婴和伯益的生母也被逼饮了毒酒,但是对少梁姬的感情最为强烈。
此时,他的耳朵里回想起的是袡叔曾说过的话:他愿意为挽救蜀国而献出生命,却为不能尽孝而嚎啕大哭,他口里的那个神秘而不曾露面的父亲,岂不就是自己吗?想到这里,蜀王的心震颤了一下,亲情的力量深深地打动了他。
蜀王看看丹禾,好像下了决心似的,将手绢小心翼翼收进袖里,丹禾看在眼里,朝着他微微点头。
丹禾无法离开尸位,只得用眼神去和大宗伯沟通,一番眉来眼去之后,大宗伯深陷的眼珠里冒出精光,略一躬身作为回答。
他朝大卜作个手势,大卜以及手下立刻快速行动起来,大卜的部下同样的精瘦矮小,不知是不是以他自己身材的标准挑选的,菙氏用烛点燃了苇草,夹在苇草里的荆木条顺利地燃起了火苗,虽然没有风,他还是以手拢火,恭敬地将荆木条递到卜师手上。
龟人上前一步,将盘中的龟甲送至卜师,开始,使用圆钻先在龟甲上磨成一个个浅浅的窝,然后用荆木条在龟甲下灼烧,龟甲冒着白烟,接着散发出难闻的焦臭味,良久,龟甲吱吱作响,不时发出细碎的崩裂声,应声出现了数条纹路,卜师撤去火,待龟甲稍凉之后,用墨仔细地涂抹在龟甲的每一道裂缝上,递给大卜,大卜交给大宗伯,大宗伯呈给蜀王,并说了句什么。蜀王看了他一眼,脸上不喜不怒。
这时祭台之上忽然吹起来一阵冷风,天色比刚才更暗了,周围像傍晚一样阴沉。伴随着一声虎啸,天空上仿佛有人挥动长鞭将天幕拉开一道道明亮的裂缝,接着是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响起。在瞿上城天空下祭祀的人们耳中听来,不啻如天帝在怒叱下界的罪民。只是地上的人们从未看过天帝的脸和身形,响雷在人们头上此起彼伏地炸开,大自然把威慑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大宗伯再次招手,巫官上来了,他告诉巫官占卜刚才天降的旨意,并趁人不注意对着巫官耳语了几句。
巫官排开蓍草,向天地叩拜数次,开始排演推算,鳖灵张眼看去,心里一阵凄然。三十二年前,自己的命运就被这几十根枯草安排到了,穷乡僻壤,蛮越之地,孰料今天自己的命运又重新上演了多年前的一幕,难道这就是自己的命运吗,永远被这些轻飘飘的草茎所左右?
最后,大宗伯一字一句地唱诵着卜辞:群虎嗜血,并非虎神,围城百日,终将可解,天降福星,护佑蜀人。
鳖灵回到家中,青夭依然跪在地上祷告,看到鳖灵回来,欣喜若狂。鳖灵一把搂住青夭,将头埋在女人的颈窝,痛苦万端。青夭惊愕地看着他,从没见他流过眼泪,从没见过他如此软弱。今天,幸得蜀王怜惜自己的儿子,给了鳖灵一条生路,不该感到高兴吗,难道是喜极而泣?
鳖灵哭了几声,擦掉眼泪,躺倒榻上,半天闭目不语。
青夭留着眼泪,抱住鳖灵的胳膊,泣不成声,“阿段,我们走吧,回到我们的大山里,以后永远不要再来了。“
鳖灵一言不发,青夭又道:“不是这里不好,我是为你着想。听说他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今天不杀你,只是顾念你生母的情分。但是,你想想,你是嫡长子,他想必早已经立了太子,你在这里,只会令他为难,不是吗?”
鳖灵不得不承认,这句话,真是刺中了鳖灵的心尖,如果事情的真相没有揭开,他们仅仅是君臣关系反倒自然在一旦进入王室,各种复杂的关系他应付得来吗。鳖灵从未想过得到王位,当初他来到瞿上城,仅仅是出于对那个繁华都城和自己神秘身世的好奇。当他从长梁姬口里,隐约得知了当初被抛弃的真相以后,他有了新的想法,难道真有命运这个东西吗,它左右我们的一生,人只能在命运的掌控下生活,不会有丝毫的改变,那么我偏不要王位,我只要做个好大臣,我也不去恨蜀王,不要他的性命,那命运不就是改变了吗,我主宰不了别人,还主宰不了自己吗?
这场群虎围城,使鳖灵莫名其妙一下子成了罪魁祸首,跪在祭台上,他死了那颗和命运抗争的心,不信也得信。也感到,处在一个下层平民的地位,命运是多么身不由己。他从未想过主宰别人的命运,但是,也不愿命运被别人操控。
自始至终,鳖灵不恨父亲鱼杜,他是那么威严,那么智慧,那么明察秋毫,他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刚开始来到瞿上的时候,他努力去做好每一样事情,他时常喜欢假想当年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他一生下来,就在这个城里,他快乐地长大,在泮宫学礼乐,在郊外跟随父亲狩猎。现在,他回到出生地,又回到父亲的身边,还有那么多亲戚家人,能够经常见到父王,远远地看着他,得到姨母长梁姬的细心照拂,他也就满足了。尽管青夭不喜欢这里,可是,她的想法并不重要,瞿上城的繁华是她在大山里一辈子都没办法领略的。如果再回到那里,她一定无法忍受那里的生活。
可是现在鳖灵想回去了,命中注定的东西就别去动它,你只能顺应它,而无法改变。他听长梁姬说过,虽然并不了解他出生后即被抛弃的真正原因,但多半是因为他是“不吉之人”。在蜀地,出生在不吉时辰的孩子身负“原罪”,生下来就必须溺死,免得将来给家人带来祸殃。看来,蜀王对自己是仁爱有加的,他知道自己不吉,但没有叫人溺死,而是派人专门照料他,将他送到远方,就是怕他回来,殃及他人,可是,自己懵懂无知,又跑回来,招致这么一场祸乱。即便如此,蜀王再一次放过了他,而自己又怎能让他老人家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呢。鳖灵思前想后,决定一旦群虎离开,他就带着妻子儿女离开蜀都,回到青夭的家乡。
蜀王宫里,丹禾在请示蜀王。
鱼杜咳嗽了几声后说:“三十二年过去了,他长成了男人,而我,老了。老人也并非徒长年齿,靡费粮食,增加的东西在这里……智慧。”他指了指脑袋。
丹禾紧张道:“所谓福星本是骗人的,如果围城真的解不开,如何解释?”
鱼杜大袖一挥,狂笑道:“解释?已经不需要。因为早则今晚,迟则明天,这个城池即将毁灭!看来占卜也不灵验,因为毁灭我蜀都的不是他鳖灵,而是城外的那些黄毛畜生!来人,今晚在后宫摆上酒宴,让我乐以忘忧!”
丹禾慌忙上前:“蜀中粮食日益匮乏,宫女们已靠挖掘王城地里的莱菔根活命,城内民众早已易子而食,惨象不堪目睹,王上,你千万不要做触犯民怒的事情啊!”
鱼杜听到这一番话,停住狂笑,伸手扶住身边的案几,想要坐下,不料颤抖的手没有撑住,蜀王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丹禾见他老泪纵横,口中念念有辞,却听不到完整的一句,就像失了心疯一般。他们君臣相伴四十多载,从未见过蜀王如此失态,不由内心痛如刀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