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官商铁幕:狼狗族笔记》
第17节

作者: 扎西行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会议之后的第二天,动迁地块就发生了莫名其妙的断电事故。那些不愿搬走的人家,度过了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还莫名其妙的是,断电事故发生后,住户拨打了电力公司紧急维修电话,但电话打过去,对方说马上来抢修,却一直不见人来。更莫名其妙的是,断电期间,有人冲这些住户扔砖头、石块。一个晚上,二十多户人家的玻璃窗几乎丧失殆尽,仿佛全是拔了门牙却留着残桩的笑口。住户们猜到是谁干的,但又有什么办法?住户们很生气,后果却并不严重。有人报了警,派出所的人来看了看现场,说知道了。问什么时候能够破案?丨警丨察说:你晓得江海市一天要发生多少起大案要案吗?你晓得江海市的警力配备是什么样的情况吗?你晓得江海市的破案率是多少吗?你晓得我每天要探勘多少现场吗?问得人张口结舌,丨警丨察扔下一句:等着吧。撤了。

  当然,要是指望这点小把戏小破坏就能浇灭钉子户们的激情和坚定信念,那是幼稚的理想主义。我们混迹江湖这些年,当然不是幼稚的理想主义者:
  首先,康哥充分肯定了老沙他们的行动,对这次行动的有益尝试和带来的良好效果表示赞赏,同时也指出了行动的不足指出,如行动还是过于保守,造成的心理震荡还不够深,威慑力还不够大。希望以后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其次,康哥指出要一手软一手硬,两手同时进行,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使得今后的工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效益。
  日期:2012-09-27 12:20:14
  最后,康哥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老沙加大力度,继续行动,一方面我们可以找这些住户中的几户代表,进行私下协商,达成协议,从而瓦解对方的战营。所谓枪打出头鸟,擒贼先擒王是矣。
  按照康哥的要求,我们进行了分工,由我牵头与住户人家代表私下谈判,同时老沙继续进行骚扰和破坏——这就是典型的现代商业社会分工合作。其源头可直指资本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但逐步成熟和发展则是在十九世纪之后。而将其发扬广大、勇追前人的,则不能不算最近几年刚刚发达起来、成为我们国民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了。所以说,不要以为美英德法日等国才给现代经济学现代市场学贡献了力量,我们,包括我和老沙在内,都为现代经济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实战的、前所未有的经验。

  ——做一个现代经济学的无名英雄是多么的让人自豪啊。
  日期:2012-09-27 12:27:05
  某天一大清早,住户们一推开门,都差点吐出来:每家门前都泼了一滩屎尿,黄白相间,臭气熏天。老沙的这个杰作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也太恶心和下三滥了。当即就有人跳起来开始骂娘。骂声响亮,余音袅袅,却丝毫无用——泼大粪的混混们忙碌一晚,现在正怀揣老沙给的劳务费睡大觉,哪里欣赏得到这直白有力的骂声?骂声可谓明珠暗投了。

  与此同时,我正带着两个下属研究对方的骨干究竟是哪几个,该如何下手?综合分析下来,对方二十户人家中,有两家尤其顽固。只要解决了这两家,其他人家就迎刃而解。这两户人家,一户是邮电局退休的双职工。邮电局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家有一个儿子。有个儿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儿子在当公务员。当公务员也不可怕,康哥认识的官场人士多了去了,还怕你一个小小公务员?但可怕的是他们儿子在市政府工作。在市政府工作其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万一哪天他与哪位市领导搭上话,故意说起这事,就算不出什么大麻烦,但也对康哥的影响不好。因此不能不重视。这户人家大概也仗着这层关系,顽固抵抗。但我仔细想想,其实问题也不大。正因为他们儿子是公务员,更好处理:官场中混,最讲究一个上下级关系。他儿子要是这点都搞不明白,也算是白混这么多年了。一方面给他们家多加点动迁款,让他们见钱眼开,一方面跟他们儿子上级领导打个招呼,他们应该会服软。我把这个想法跟康哥讲了,康哥觉得颇有道理,对我说:

  “你去搞定他们。再给他们加五十万,这是我的上限。”
  还有一户就是那个穿旧军装的居民代表黄干部。黄干部大名黄根有,此人生性耿直,原则性强,脾气不好。最近几年来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在公园锻炼时,跟一群老头痛骂官员腐败物价飞涨治安不好。连老伴也受不了他,跑去跟女儿住一起,让他一个人在这里独居。女儿女婿都是一家民营公司的职员,属于江海市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芸芸众生之一。应该说这样的人不用跟他客气,但现在这个社会恰恰相反。黄世仁怕杨白劳,他要真是横起来,豁出性命不要,倒真是麻烦事情了。

  日期:2012-09-27 12:27:43
  黄干部现在看上去不怎么样,当初可是推着独轮车跟着解放军来到江海市的。陈毅将军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黄干部也属于小车群众之一。不过他混得并不好,车子推过了,却没享受离休待遇。退休前最大的官职是江海机轮厂保卫科长。其根本原因,就是他脾气太臭,没人喜欢——由此可见,不管你贡献多大、推过小车没有,在中国脾气不好想当官,实在难。

  起初我们想通过他退休前的工厂出面做他的工作,托了关系跑到厂里去。机轮厂已亏本经营多年,偌大的厂子,冷冷清清,几个车间外面荒草齐膝,不时飞出几只麻雀来。走进办公楼,空空荡荡,没见两个人影。我们来到退管办,里面倒是热气腾腾:四个人或站立,或坐着,每人手里拿着几张牌,嘴里叼着烟,面前的茶几上零零散散地摊着几张纸币,最大面额不超过十元。见我们进来,没有人特别在意,只一人懒懒地问了句:

  “找谁?”
  我说:
  “张书记介绍我们来的,想了解一下退休干部黄根有的情况。”
  问话的人这才站起来:
  “哦,你们坐,张书记给我们打过电话了。不好意思,稍等一会,我们马上好。”

  我说:
  “你是胡主任?”
  问话的人一边出牌,一边说:
  “卵的主任,厂子都要倒球,还主任呢!叫我老胡就是了,稍等啊,马上就好了。”
  我笑笑,找了一张椅子坐了。椅子咯吱咯吱响两声,差点没把我摔倒。我忙赶紧站稳。老胡扔下一张牌:

  “赢了,拿钱来,拿钱来。”
  另外三个人骂骂咧咧地掏出几张纸币,拍到茶几上。
  老胡收起钱,踱过来。
  我递给他一支烟。
  他笑嘻嘻地接过去:

  “嚯,中华,还是软的。”
  另外三个人凑上来,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也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一人给了一支。他们把烟点上,深深地吸入一口,闭上眼,紧抿住嘴唇,鼻子皱成一团,似乎怕这烟味跑了。许久,才哈地一声,长长地吁口气,睁开眼,心满意足地咂吧着嘴。
  日期:2012-09-27 19:03:55
  老胡用手抹抹嘴唇,说:
  “舒服,舒服。”

  我干脆把烟丢在茶几上,任由他们自己拿。
  他们手里点着一支,耳朵上还夹着一支。烟雾缭绕中,他们热情起来,争相说着话。但说的,都是黄根有的不是。一个先说:
  “黄根有这狗头,倔得很。老子那次拿了半根废钢筋回去,他说老子是硕鼠,要把老子关起来!日,还当真关了老子半天。”
  另一个说:
  “你这算啥?80年,老子进厂,当时还做车间主任,帮丈母娘家打沙发,用了车间里面两根废材,他黄大炮把老子告到书记那里,硬要老子补交了十块钱,还在全厂大会上做自我批评。所以说,不要提他,提到他,老子就不舒服!”
  老胡嘿嘿笑起来:
  “所以说,现在逢年过节看望老同志,老子就不去看他。实在绕不过了,老子也不给他好受。过年发慰问品,那几只臭对虾,就是老子专门留给他的。”

  边上一个开口:
  “哈哈,老胡,你这也过分些了。”
  老胡瞪着眼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