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索隐》
第23节

作者: 于东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横和其他人关系不好是什么原因呢?不清楚。也许有这么几个:一,背井离乡,不远千里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水土不服,身体不好了。身体一不好,情绪上难免有些烦躁,说话就会不好听,就容易得罪人。二,阮家兄弟是梁山本地人,地头蛇,三个人凑在一起大声地用梁山方言说着话,自然有一种优越感。而张家兄弟凑在一起大声地说江州话说不定就会招来白眼,这就让张家兄弟不舒服,更何况人数上比阮家也少了一个。三,同是浔阳江的人,李俊在梁山上的地位就很高,且比张家兄弟高了不是一星半点,张家兄弟的心里大概也不是很平衡。

  如是种种,张家兄弟在梁山就没有好心情。俗话说得好:“日亲日近,日疏日远。”当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把自己的处境定位成健康快乐的时候,他的处境确实就是健康快乐;当他把自己的处境定位成伤心忧虑的时候,他的处境也就会真的变成伤心忧虑,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的作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张家兄弟天天都在用消极情绪来暗示自己,他们的日子自然也就是真的不好过了。

  日期:2012-7-3 22:51:00
  封建统治者的三个缺点
  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多年。在封建社会里,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精品,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糟粕,这些光辉灿烂的东西,一直到现在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一直都很想说一说自己对封建社会的看法。其实到底什么是封建社会,从哪朝到哪代,也未必就是一个没有争论的问题。不过这种争论是历史学家们的事,平凡如我辈没有资格参与这种争论,所以,我们还是随便一些,直接就把若干年以前当做封建社会好了。

  封建社会之所以叫做封建社会,就是因为和我们现在这样的社会不一样。封建社会有的地方比我们现在好,而且是好得多,比如环境质量、食品安全等等。但更多的是比我们现在要落后。落后的地方也很多,交通运输啊、走亲访友的方便程度啊什么的,都比我们现在落后。要不古人为什么特别爱写离别诗而且写得还特别感人呢,就是因为交通不发达,见一面非常不容易。我们现在可以很方便地围着地球转圈,想谁了打个电话一切OK,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古人面对离别的那种心情。所以我们现在的诗人也就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古时候那么感人的离别诗。

  又跑题了,我们还是来接着说封建社会。本文主要是想说一说封建统治者的缺点。我为什么要说封建统治者的缺点呢?因为在古时候老百姓是不能评论皇帝缺点的,在肚里想都不行,那叫“腹诽”。老祖宗们有意见不能提,全都憋在心里了,那不就是一肚子的火?这一肚子火随着破棺材往地下一埋,地下的温度不就越来越高了?地球不就越来越像个温室了?咱们现在替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他们那一肚子火也就没有了,地球的温度也就不高了,岂不是比限碳更好?

  在我看来,封建统治者主要有三个缺点。
  一、封建统治者的话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是关于社会科学的。关于自然科学的那一部分可以相信,关于社会科学的那部分就不要信了,谁信谁倒霉,真的要信了,一辈子什么也得不到。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生交叉时,以社会科学为主。
  先来说自然科学。有一个自然科学的定义是这样的:“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说实在的,我看了这个定义之后仍然不懂什么是自然科学。但这并不妨碍我谈论自然科学,越是不知道的事越是要多说几句,这样才显得自己懂得多。
  在《水浒》中开篇就有一段关于自然科学的情节:
  大宋朝闹传染病,朝廷请张天师做法事化解,于是“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灾病,瘟疫尽消,军民安泰。”你看,封建统治者说的有关自然科学的话还是可以相信的,要是没有请张天师做法事,这传染病能治下去吗?(古时候这种事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但有关社会科学的话就不要相信了,谁信谁倒霉。
  社会科学的一个定义是这样的:“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

  为什么说封建统治者说的关于社会科学的话不能相信?因为他们说的都是些骗人的话。他们为什么要骗人?因为他们要用这种骗人的方法维持他们的变态统治。他们不想让老百姓知道社会的真实状况,不想让老百姓分享他们的权力,他们要让老百姓永远地做他们的奴隶。所以他们要不间断地骗老百姓。把老百姓骗得都相信他们了,他们的统治就相对长远一点,也就是说,封建老总们的好处就多一点。相对应地,老百姓越是相信那些骗人的话,人生不会变得越来越艰难。

  比如说“忠心报国”这个口号吧。宋江打败辽国,一般人总是希望得到皇帝的重赏,但人家宋江觉悟高,不要。“某等一百八人,竭力报国,并无异心,亦无希恩望赐之念;只得众弟兄同守劳苦,实为幸甚。”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多好的同志啊。按理说这样的人实在是让皇帝喜欢得不能再喜欢、放心得不能再放心了。可实际上怎么样呢?皇帝照样还是不喜欢不放心,还是那几个整天想着为自己搞好处的高俅们更得皇帝的照顾。你说这事,到底算是哪一出?

  日期:2012-07-05 22:14:08
  这种花分两朵的风俗是怎么形成的呢?或者说,封建统治者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分两部分说话的呢?我猜测,大概要从汉武帝那时候开始算起。
  秦始皇那时候,治国主要是法家思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主张用刑、德来导制百官;强调依法治国,“以刑去刑”,不重视道德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这一段主要是复制百度上“法家”词条的内容。)

  我认为,法家宣扬的其实就是弱肉强食的合法性,是最大限度地对人性加以有效地利用。单纯从资源优化的角度来说,法家思想还是很不错的。但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与法家思想有着严重的冲突。他们表面上最讨厌弱肉强食,崇尚压制强者、帮助弱者,这种思想一直到现在还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帮助弱者”的观念基本上是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我以前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叫做“对那些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要给予大力扶持”,这种做法就是一种经济领域的帮助弱者。比如说我们有一个传统美德叫“尊老爱幼”,这也是一种帮助弱者的表现。据说古代的游牧民族就和我们不一样,老弱病残被看成无用的东西,下场通常都很悲惨。

  “压制强者、帮助弱者”的思想之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根本原因还是封建统治者的宣传灌输。这种思想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人思想柔顺,更加服从于封建统治者。法家的思想虽然用很大的用处,但如果老百姓都接受了法家思想,只怕也就不再听话了。秦朝大力推广法家思想,结果只一代就完蛋大吉,难道与法家思想大行其道没有关系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