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康末雍初的那段谜团》
第17节

作者: 荷晨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乾隆在恢复弘时宗籍的谕旨上曾说:“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雍正朝初期被削除宗籍的皇子有三位,即康熙帝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以及雍正帝皇三子弘时。雍正特指明胤禩罪状四十款,胤禟罪状二十八款,而他的儿子弘时的罪状,难道反而只是乾隆谕旨上所说的“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这区区十二个字吗?况且这十二个字也不能作为罪状成立呀!即便把它看成弘时的罪状,仅此罪状弘时就该遭受削除宗籍这样的严惩吗?雍正再是个暴君,恐怕也不至于仅凭这十二个字的内容就如此对待他的亲生儿子吧?

  那么,这位悲情的皇三子弘时到底犯了什么样的过错,竟遭到被削除宗籍这样的重责,而且在《清世宗实录》中连弘时这两个字都被刻意地抹去呢?

  我们知道,《清世宗实录》成于乾隆朝。会不会是雍正朝时起居注和实录馆中也许有很多关于弘时的材料或者雍正罪责弘时的谕旨,后来都被乾隆皇帝删去了呢?
  以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善于自我标榜的个性来看,他是有可能做到删除或篡改历史的。因为只有删除、篡改雍正朝起居注和实录馆中所有对于自己不利的内容,才能说明自己的继位是当然的、合理的和正确的。而起居注和实录馆中有关弘时的记录却很可能恰恰有着许多针对乾隆不利的地方。
  例如,按照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记录,康熙早在去世前就曾预言弘历(即乾隆皇帝)“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话就很值得怀疑。因为我们都知道,康熙是在临终前才宣布胤禛为继任皇帝的,如果康熙在此之前真说过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提前泄露了他将传位于胤禛的想法?如果康熙是在临终传位时说的这话,那为什么当时的所有资料都没有这项纪录呢?况且要是康熙生前真的公开说过这种话,那后来的雍正还有什么必要再神神秘秘地去搞什么秘密立储?所以我认为这事根本就有可能是乾隆自己杜撰的。

  又如,按照正史记载,雍正元年实行秘密立储制,雍正自始至终所立之人就是皇四子弘历。我对此也是持有怀疑的。因为弘历的生母钮钴禄氏在康熙四十三年初入雍邸,甚至在其生了儿子弘历之后,乃至雍正继位之前,都只是以“格格”这样一个低阶侍妾相称,而当时弘时的生母李氏却早已是雍亲王的侧福晋了。另外,在雍正元年册妃时,钮钴禄氏也仅被封为熹妃,地位也是排在皇后、年贵妃和李氏齐妃之后。所以,从弘历生母的出身以及长期以来雍正对她的轻视程度上看,雍正当时秘密所立的太子应该不是弘历。

  再如,按照正史记载,雍正元年秘密立储仅三个月后,在康熙皇帝的周年忌辰,雍正因病没有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十三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果真如此的话,那么雍正就是对其父康熙的大不敬。因为他没有派已成年的、身份更为尊贵的皇子弘时,却派了一个未成年的小皇子弘历前去代祭,这当然是对先父先皇的不敬。还有,此时派哪个皇子代祭,在大臣们看来就是刚刚秘密立储的雍正在“泄露”其立储的“天机”,即所派之人一定就是那位被秘密订立的皇储。如果雍正所派之人真的是小皇子弘历,那么作为尚未成年、根基尚浅的弘历将立刻成为焦点人物而被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在当时雍正的皇权还不稳固的情况下,所有的流言蜚语、明枪暗箭都会一股脑地射向弘历,其后果不堪设想,弘历极有可能会遭受伤害。但事实上,之后“获罪”的却是皇三子弘时,弘历反而毫发无损。因此按照正常的逻辑以及出于雍正对于康熙的尊重来看,当年雍正安排真正代替其前往的皇子应该不是弘历,而是当时其唯一的成年皇子弘时。

  所以,你不能不承认,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日期:2015-06-16 13:00:22
  不过,即便乾隆有可能会删去关于弘时对于乾隆本人不利的一些记载,但是却似乎没有必要删除雍正所定的关于弘时罪状的记录,因为将弘时的罪状公之于世只会对乾隆有益而无不利。所以,我认为有关弘时之罪的记录应该不是乾隆删除的。
  那么,会不会是雍正当时公布了弘时的罪状,却没有在起居注和实录馆中记载下来?这也不可能,因为这样做等于是雍正在自我否定,等于在向后人宣布弘时是无罪的、冤枉的。
  那会不会是弘时根本就无罪,却被雍正“莫须有”地削除宗籍了?这更不可能。因为一来,作为父亲的雍正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将自己无罪的儿子置之死地;二来,如此的话一定会引起当时“弘时集团”(要知道弘时可是当时最年长的皇子,皇位的重要继承人选之一,他的背后一定有着一大群相关利益者)的强烈不满与反对,必将给雍正带来极大地麻烦,甚至引起朝政的更加不稳。所以,以雍正的政治头脑是绝不会这么做的。

  这样看来弘时应该是有“罪”的,或者说至少是有过错的。那么他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使得雍正不愿意将它直接指明,以至于之后的乾隆也不得不含糊其辞,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试图把这桩公案敷衍了结呢?这里面一定大有文章。
  应该说雍正不是不想明示弘时的罪状,恐怕其中定有难言之隐,难以明示。因此可以想见,弘时所犯之错要么是使雍正颜面扫地、难以启齿的丑事,要么是作为皇帝的雍正是在就弘时之错借题发挥,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当然,也有可能二者兼而有之,致使雍正及后来的乾隆父子两人都不愿于《清世宗实录》中记载。
  我们可以想象,弘时之错在被发现之后,必然惹得雍正大怒,遂绝断了父子之情,予以严惩。但是对于将弘时削除宗籍这样的皇家大事,雍正却必须要给出一个正当的理由。也许雍正真的拿不出什么正当的理由来说明他为何要削除弘时的皇籍,于是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雍正便先令弘时为其政敌胤禩之子,以待将来胤禩获罪被削除宗籍之后,再连带将弘时一并除宗。
  那么,弘时到底犯了什么样错误,致使雍正和弘时父子二人反目成仇呢?弘时事件又是何时发生的呢?

  虽然现有史料都没有记载弘时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间接资料,分析出一个大概的时间段。
  在章唐容、王蔼人两位先生辑著的《清宫述闻》卷四《乾清门》的目后所列各条中,有一条是:“雍正元年,调安庆教授王懋竑来京。乾清门引见。奉旨,授翰林院编修,著在三阿哥处行走”。经查证,王懋竑进京应在雍正元年十一月。因此可以确定在雍正元年底之前,雍正帝与弘时的关系应该还是正常的。
  但是只过了一年,王懋竑便以病体难支,乞假坚返故里。他归家后即杜门谢客,不问外事,整日埋首以著书自乐,直到乾隆六年才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在他的所有书籍中只提及雍正元年赴京,奉旨在三阿哥处行走。此外,没有记述任何一项与弘时有关的事迹。可见,王懋竑的离职并非什么病体难支,而是另有隐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