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钞与官妓--解密朱熹弹劾唐仲友的真相》
第20节

作者: 古董商谈古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24 20:57:20

  过来不久,唐仲友并与临海县令陈居安相商,看他有无办法解决修葺费用问题。陈居安县令说,办法是有一个,不过需要唐大人您屈尊去相求。
  唐仲友便问怎么个屈尊法?
  您得去与俩个人相商。
  哪俩人?
  台州城的两大户,钱氏与谢氏。
  明白了,这事我去办。
  唐仲友与陈居安口中的钱氏与谢氏是哪二大旺族?

  南宋时,由于北方沦陷,一些望族大姓南迁临海,临海成为了吴越钱氏主流的聚居地。其著名人物,如钱忱、钱愐、钱端礼、钱象祖等皆居于此。
  南宋临海与钱氏并盛的还有地方势力谢氏,据说为东晋名仕谢安后裔,由绍兴迁至台州临海。1180年,这支谢氏在朝为官的有谢升俊、谢廓然和谢深甫,以及后世恭宗时期出现了一名皇太后谢道清。
  钱、谢二大家族,有人在朝为官,更多的则是在临海居住的同族中人。这些人即为当地名望的大户,家产自是不薄。
  唐仲友在临海县令的指引下与钱、谢以及其他旺族诸家进行了会晤,然后晓之以理,大之以义,说教育对后代的重要性,文化对一个地区以及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临海这些名门绅士当然也是开明之人,自然晓得先圣庙、学宫的重要性,于是很快达成协议,由这些名门旺族出大部分资金来整修先圣庙与学宫。

  具体工作由临海县令总负责,现场指挥为钱、谢等三家选出的代表合力而为,州政府也派四个僚属相助。一切议定,1181年春动工,历时四、五个月,到此年夏天竣工。这次大修的部分主要是先圣庙的大成殿、戟门、两庑及斋舍,至此焕然一新,可谓是庭宇夷直,规制宏壮。
  修完先圣庙后,唐仲友于是置州学,先明师,教德学,行道艺,培植风化,震荡习俗,使人知礼义。
  修葺完工后举行了一次盛大活动,唐仲友为此特地作诗一首,云:
  有学之宫,既久斯圮。非乡之英,熟葺而起?
  伊乡之英,匪为我劳。辟雍之化,其流滔滔。
  有庑斯修,有门斯闶。多士复来,居移气壮。
  台山巍巍,江流逶迤。有学之宫,与江山齐。
  既安尔居,既鼓尔箧。青青子衿,盍逊尔业。

  我风斯移,我俗斯美。诏尔多士,毋负于天子。
日期:2012-11-05 20:18:52

  ③中津浮桥
  自朝天门外而渡,则曰西江;自兴善门外而渡,则曰南江;自靖越门外而渡,则曰东江。其实一水也。俗号上、中、下三渡。
  -----《临海史志》载
  此处的“一水”即灵江。步出兴善门就是灵江上的中津古渡口,此渡口是临海往来黄岩、温州、福建等地的必经之路。百姓出门一直靠摆渡于南北两岸,很不方便。渡口处又名“金鸡岩”(今“中津茶楼“后)。这个名字《台州府志》解释为“石形似鸡,两足伸水犹肖,巨潮冲突,岿然不动。”

  1181年,唐仲友又动起了在中津古渡建桥的念头。任何时代,建跨江大桥都是项浩大的工程,政府在行动前都得三思数年,甚至是数十年。为什么要想这么久?其间最关键的就是钱财与技术问题。
  唐仲友当然也不例外,自打有这个念头以来就一直在长期思考中。他的建桥计划对于临海百姓生计而言无疑是民生大计,但对政府官员而言则是耗财大项,因此支持者不多,特别是通判高文虎率先反对。他认为,修葺先圣庙、办州学靠的是乡绅相助,建桥的怎么再好去“摊派”于乡绅?
  唐仲友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不管有什么难度都要把桥建起来再说,否则一遇涨水百姓就无法出门,小舟摆渡太过于危险。关于钱的事,唐仲友想到的方法是“借”与“欠”,能借的就借,能欠的就欠,这些问题相对于建桥大计来说都不算是问题,没有恒心与狠心永远都建不成桥。
  有人或许会问,造一座跨江大桥有那么容易?“借”与“欠”能支持多少资金?
  这个问题问得好!
  此处的桥不是石桥,而是一座浮桥。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关于浮桥建造的情况。

  浮桥主要的建造方法就是使用船只(或木筏、竹筏、皮筏)代替桥墩,然后船上铺梁板作为桥面。舟船或者系固于由棕、麻、竹、铁制成的缆索上,或者用铁锚、铜锚、石锚固定于江底及两岸,或者索锚兼用。桥与江河岸之间的部份则用挑板(古称栰板)、栈桥等连接,以适应河水的涨落浮桥要适应江河水位起落,随时可以调节这种浮桥的最大好处不怕涨水。有句成语叫“水涨船高”,不用担心大水冲垮木桥。调整的方法,中小河流一般用挑板即可;大河则必须用栈桥;而对于水位落差较大的季节性河流,采用拆卸或增装船节的办法来解决调节功能。

  这种架桥技术在今天而言虽说不难,但也非小菜一碟。对于八百多年前的宋人而言,这种难度就明摆在众人面前。灵江距海很近,不说雨季涨水,光是潮汐都能使灵江水面的涨落在数米之间。最要命的是,当时无可借鉴的技术,也就是说没有桥梁专家前来指导。有限的浮桥知识只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而且存在的只是表象,无技术上的概念。
  台州的幕职官都不愿冒这个险,事情办成了当然是好事一桩,万一花了钱办砸了事可是要引起民愤的。如果不架桥倒没有民愤可言,百姓们世世代代都习惯了无桥的日子。做地方官的都怕民愤,民愤常常让头上的乌纱帽不保,他们喜欢的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建个庙、做个纪念馆什么的。架桥这种花大钱不一定讨好之事一般不为。
  大部分官员都不愿为,唐知州为什么又偏偏要为之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