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商父》
第27节

作者: 不在此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样最好,朝鲜乃我大清属邦。”李鸿章字斟句酌地说,“借用副岛先生刚才说的那句中国俗语,‘远亲不如近邻’。朝鲜虽小,却能拒西洋。贵国若对朝鲜行不义之举,人将谓,挟大欺小,这必将有损于贵国大皇帝的名声,也有悖于我们所签定的约章。”
  副岛忙躬身说:“阁下不必多虑。‘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我们互换的约章中已经白纸黑字写定,大日本乃诚信之邦,怎么都不会颠倒黑白,翻云覆雨的。”
  一旁的马建忠禁不住说:“希望副岛先生能言行如一。”
  副岛若无其事地笑笑说:“这是自然。”
  李鸿章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副岛继续对李鸿章说:“中堂阁下,我这次来贵国,除了换约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赶在贵国大皇帝的新婚之日,奉上我国天皇陛下觐献的礼物。但不知觐见贵国大皇帝时,是依照我国礼节还是贵国礼节?”

  李鸿章心想: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君臣之间已经废止了跪拜之礼。而中国这一礼节对西洋各国又是名存实亡。但若要强令副岛接受,又担心对方误以为有轻蔑日本的意思。要不行跪拜之礼,在日本这一弹丸小国面前又有损于**上国的威严。
  他略作沉吟,哈哈一笑:“副岛先生既然对中国如此了解,就应该听说过‘入乡随俗’的说法。中国使臣在外国请觐,当行外国之礼,外国使臣在中国,亦应行中国之礼,方为从宜从俗。”
  副岛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似乎在强力克制着什么。沉吟了半晌,他才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故做轻松地说:“阁下说得对,鄙人一定入乡随俗。”
  李鸿章非常满意对方的态度,接着副岛又谈了谈关于日本对待秘鲁的国策后,便起身告辞。李鸿章亲自派人,帮助安排副岛一行人员在北京的食宿。
  送走了副岛,李鸿章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一丝欣喜之色,他对马建忠说:“此人言谈得体,举止恭谨,对中国传统知晓之深,恐怕要令当朝的世大夫们都自叹不如,真是勿谓小国无人呐!”
  马建忠紧锁着眉头提醒道:“中堂,今日之日本,即明代之倭寇,觊觎我中华大地久矣。其距西洋诸国甚远,而离中国则近在肘腋,且效法西洋之举日甚,恐其日后必为我心腹之患。”

  李鸿章说:“我若能自强,日本必将附丽于我。若中国无以自立,日本必定效尤西方。应对之策,一是求富求强,以增国力;二是与其约法三章,设法笼络牵制,以期消弭祸患。若是拒之太甚,恐怕他们就会与西洋各国勾结,若是那样,对我国更为不利。”
  马建忠说:“中堂所言极是。但纵观历史,日本狼子野心,虽与其缔结条约,似乎仍应加强海防以备不测。”
  “可钱从哪来?海防经费早被朝廷移作西征之用了。”李鸿章叹了一口气,又思索片刻说,“眼下尚且不必过多顾虑。我以为,西洋之患远大于日本。中、日既已换约,可见铁案已定,我就不信,这墨迹都没干,他们真的就能转白为黑?”
  日期:2012-09-22 20:26:03
  (七)

  福州船政局。船政大臣沈葆桢正陪同盛宣怀参观那幢规模宏大的造船工厂。
  他指了一下不远处停靠在滑道上的一艘轮船说:“这就是交付招商局的‘海镜号’轮船,载重409吨。船虽然小了点,但用于运漕再怎么也比沙船便利。待下月 ‘琛航’、‘大雅’两船改造完毕,招商局便可继续领用。”
  盛宣怀兴奋地说:“承蒙幼帅鼎力扶持。如此一来,我招商局总成之船数就已接近10艘。沧海扬帆,大展宏图之日便不远矣。”
  沈葆桢说:“以目前的情形来看,闽局每年可为招商局改造商船两艘。若不敷使用,则尚需酌斟其他办法。”
  “多谢幼帅,果能如此,卑职便已感谢不尽了。”

  沈葆桢微微一笑:“说到谢,还得多谢李中堂和杏荪你呀!”
  盛宣怀微微一愣,沈葆桢继续说:“倘若没有李中堂擘画招商局,闽局每年已成船只的养护费用将无从着落。朝廷恐怕就真的要从了宋晋所奏,关了闽、沪二局了。”
  盛宣怀笑笑说:“招商局与造船厂相辅相成,如唇齿相依。套用一句生意人的话来说,就是互惠互利。”
  二人哈哈一笑,朝着“海镜号”停靠的方向走去。
  “既已说到生意,宣怀就斗胆替李中堂再和幼帅谈上一桩。”盛宣怀意味深长地说。
  沈葆桢双眉一挑:“请讲。”
  “我是想把招商局应该付给闽局的租金确定下来。”盛宣怀进一步阐述道,“卑职历来查阅奏咨函牍,总有‘承领’二字,不知者误以为免租。若有好事之人,必以为招商局受益匪浅,而幼帅则徇私不提。所以,酌定每年租价,无论是于官于商,还是对中堂与幼帅都可免于外人口舌。”

  以盛宣怀的精明,他这一番话其实有一多半是替沈葆桢和李鸿章二人说出来的。尤其是沈葆桢,既要保持士人的清高,还不能像商人一样,主动向招商局索要租金。站在盛宣怀的角度,就不能装傻充愣闭口不谈。
  沈葆桢微作思忖说:“我看,不妨以租抵修。招商局无需支付闽局船只租金,只要平时带为修理、养护,就可祛我一大心病。”
  盛宣怀忙拱手说:“幼帅处处顾全大局,卑职代招商局谢过幼帅。”
  沈葆桢摆摆手,郑重其事地说:“杏荪呐,自强之计的根本仍在兵船。福建水师每年养护之费30余万,若再合南北洋七省修理、添船之费则不下200万。朝廷对这笔钱是左右为难,应绌不暇,或许只能等将来招商局若有盈利,方能渐渐予以弥补。”
  盛宣怀叹了一口气:“我大清财政如此不济,乃源于实业之匮乏。从招商局而言,官既不能助其以资本,惟有竭力开拓运漕、运盐的门路,如此方才算得上顺商情。商暂不能捐其利,惟有竭力谋算轮船养护之费,方可称为筹国计。”
  “顺商情、筹国计。”沈葆桢点头表示赞同,“招商局这个题目极佳,可要想做好这篇文章却并不容易。”
  日期:2012-09-22 20:27:56

  “事在人为,首要便在得人。”盛宣怀轻叹道,“洋人说我华人聪明远胜于彼,做事却浅尝辄止,不求精进。若无非常之人入局,招商局这篇文章便决然是一篇平庸之作,白白赔上了这么好的题目。”
  沈葆桢苦笑了一下:“前些天有个德国的军火商,跟我说了一件事,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笑谈,后来经人证实却是实有其事之后,我便笑不出来了。”
  “什么事?”盛宣怀不由停下脚步望着沈葆桢。
  “德国军火商说,俄国向他们订购了600万两的火炮。我问他,俄国既有600万之银,为何不自开炮厂。他说,俄国本有炮厂,但所造之炮比不上我们所造的‘克虏伯’火炮之精。因此,才不惜花重金向德国购买。”
  盛宣怀若有所思地说:“这就是说,德国的造炮之人远胜俄国。归根究底还是人才之胜。”
  “轮船、工厂,这些都不过是制器之器而已。离开人,尚不值一提,而招商局则创千古未有之业,我看朱其昂……”沈葆桢说到这,欲言又止地摇了摇头。
  听沈葆桢这么一说,盛宣怀心也不禁悬在了半空中:轮船招商局已经开业了,朱其昂能顺利募集到商人的资本吗?

  日期:2012-09-23 08:56:09
  (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