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坠落》
第8节

作者: 来坠落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海站广场上没有太多逗留的旅客,我瞅着他们盘算着今晚的住处。一个瘦弱单薄只有五六岁模样的小姑娘在远处,向她路过的人一一伸手讨钱。但并没什么人给她,她似乎不在乎这些,随即蹦蹦跳跳地转向下一个人。当她站在我面前伸出小手时,我看见她那双纯洁的眼睛里绽放着一千朵云彩。已经是冬天了,她的衣着让人看了禁不住发冷。我知道,我给她钱对她自己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她的上家会把钱拿走,可能现在上家就在远处盯着她呢。于是我把手里的馕撕下一半放进她手里。她害羞地看着我,甜甜地说了声谢谢,转身走掉了。还是蹦蹦跳跳的模样,不时从手里撕下一块馕放进嘴里,我觉得她比刚才开心多了。她渐行渐远不时回头望过来,这是我能给她最多的爱了。

  点蓝已经从北京回来,但现在不在上海。她在短信里让我去朱家角,说可以在那儿随便住,并告诉我乘车路线。于是我立刻拐进地铁站,刷卡混入人潮。
  人民广场的奇妙景象让我驻足了很久,南京路的灯火异常迷人,招摇着大都市才拥有的气息。我向交通协管打听老成都路的方向,按照他的指点径直走。路边的细节无不打动着我。我路过了马克西姆餐厅,看到街边红色的公用电话亭,看到异常舒适满是法国梧桐的小马路,看到车流涌动的高架,最后一转弯,居然找到了老成都路。我真佩服自己的直觉,几乎没绕什么弯就到了。最后一班去青浦的车,我来得很及时。

  在去青浦的路上,美妙和激动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汽车驶向荒凉公路深处,车上的乘客在沿途依次下车。最后只剩下司机,售票员和我,车里很安静,大家等着终点。
  汽车在公路一处路灯不甚明亮的地方停下来,我根本不知道这是哪儿,但司机告诉我该下车了。路边连出租车的影子都没有,我必须提着装满杂碎的行李闷头向前走,这可真是一条漫无尽头的路啊。
  半个小时后,我才走到青浦城区的边缘,一辆摩的过来问我是否要坐车,我和他谈好价钱就跳上后座。司机没有多余的头盔,在寒风和不甚清楚的夜色里我享受着飞驰的乐趣。跟张楚歌词里唱的那样“我感到我的眉毛都飞起来了”。
  摩托扯把我载到朱家角,这个一个旅游区,在景区示意图上标示着我要去的地方就在路的尽头。我来不及感叹这梦里水乡就在她那铿锵的青石板上迈出了疲惫的脚步。时间还不算晚,可小镇已经安静入梦了。白色街灯下,这流水黛瓦仿佛另一个世界的入口。走过城隍庙桥,路的左边亮着唯一的灯,灯下站着一个人。
  我猜,灯下站着的就是等我的人。我走过去,是一个阿姨,披着外套,在无尽的寒冷里打哆嗦。
  “你是点蓝的朋友吧?”她轻声和气地对我说。

  我点点头。
  “你应该先打个电话,好冷啊,走去那边。”
  她把我带到几步开外的小屋前,把门打开,告诉我今晚就睡在这里,里面什么都有,你自己安排。我谢过她,站在屋里茫然无措。
  这是哪里?
  床很干净,我洗了澡,躺在床上,感到前所未有的舒服。这么几天,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个觉了。

  一阵奇妙的声音把我吵醒,是收废品的铃铛和附近店铺葫芦丝的声音。我就这样醒来,阳光穿透窗帘带着古老的隐喻照在我脸上。“叮叮铛”的声音还在持续,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在床上赖了一会,无法摆脱来自身体内部的奇妙感。阳光还是那样惹人怜爱,沉沉微微,轻轻柔柔。街上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发音怪异的朱家角话在屋里淡淡回响。我这是在哪?
  点蓝的咖啡店在几步之外,阿姨是负责看店的。我向她问了早,就在小镇上溜达起来。这还是个半开发的古镇,很多住着许多本地居民,看不到太多商业痕迹,不是周末,街上静静淡淡,很是安逸。中午我和阿姨一起吃了饭,安徽版的上海菜,然后到咖啡店二楼看DVD,整个下午消磨在光影迷离之中。接近傍晚我关掉电视机,窝在沙发里,瞅着窗外的天空一点点暗下来,直到夜色稠密涌进房间。

  六点一过,镇上就不见什么人了。游客都回了上海,而本地居民窝在家里要么打麻将要么看电视。安静下来的小镇一片宁静,仿佛无人之地。我独自走在窄窄的小街上,店铺关了门,只有野猫在觅食。那些被踩过千年的石板有时还会因摆放高低不平而发出响声,细碎的声音不动声色地打扰每一个不思睡眠的人。走出古镇外却是另一番景象,居然还有KFC,附近的大排挡更是热闹非凡。我走上KFC二楼的网吧查电子邮件,熟悉的味道依然迎面而来。后来当我和小叶混熟以后,他告诉我,自己住在朱家角的时候,有段时间常常跑去同一个地方打魔兽世界。

  我在点蓝店里拿了本很薄的日本恐怖小说来打发睡不着的时间,在临街的小屋里,我躺在床上读,出奇地静恰如其分地配合了小说的情节。看完书,我几乎没什么胆量睡下去了,那种静,是此刻的我无法驾驭的。
  一早,阿姨告诉我点蓝已经回上海了,今天下午就过来。我吃过午饭,在镇里晃了一下就去车站等她。我看到她穿着江南老布做的棉袄,提着睡袋一甩一甩地走过来。
  “你觉得朱家角怎么样?”
  “很神奇。”
  她得意地笑了笑就没再说什么,我跟在她后面回到咖啡店。点蓝和阿姨交接最近几天的账目,我无所事事蹲在门口的台阶上,看不多的游人来来往往。

  “你见过老鲁了吗?”
  “没呢。”我是路过过他家门口,但门关着,所以就没再找过他。
  “那好吧,等下我们去叫他一块吃晚饭。”
  我们先去菜市场买了菜,一兜鸡蛋被我不幸掉在地上完全打碎,手里的鱼头还差点掉进阴沟里,我总是把事情搞砸。回来的路上我们顺路走到老鲁家门口,敲门的时候,他还没来得及收起鱼竿。老鲁的房子靠着河道,上下两层,不大不小,一个人住起来很是舒服,开了窗就能钓鱼。他指了指盆里的鱼说,今晚我们就拿他下酒。
  老鲁提着几瓶特加饭拿着他的传世炸小鱼晃晃悠悠来到点蓝店里,阿姨已经做好了饭,我们四人随即坐下。

  “特加饭?”我看着桌上放着的酒,不解地问。
  “是黄酒,恩,这是上海地区最普通,最便宜的黄酒。说叫特加饭,是因为,南方人呢,炒菜的时候有个习惯,喜欢加点黄酒。类似你们北方的酱油。”老鲁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特有意思。
  “我可真是从来没喝过呵。”
  “所以我买了三瓶,够你喝的了。”
  我把玻璃杯子里半杯黄酒一饮而尽,觉得像是在喝酱油。
  “这又不对了,小朋克,喝黄酒呢,不像你们北方人喝酒那样一口干。黄酒要慢慢喝,口感很淡,但后劲很大。”老鲁用他诲人不倦的语气向我传授经验。可我已然喝下去了,只能抱歉对他一笑。

  当然我也没忘了他的炸
  日期:2011-6-5 20:29:00
  第二天我醒来的时候,整个天地又变得和昨天一样明朗。点蓝的表妹点绿来朱家角玩,我们坐在冬天干涩的阳光下聊天抽烟,嚼槟榔或者发呆。今天是平安夜。到了晚上老鲁我们四人一起去镇子里的教堂听福音歌。几乎全镇的居民都赶来了,唱诗班的小姑娘穿着白色的圣衣,滚滚人流中犹如翻滚的雪花。
  从教堂回来,点蓝店里的小PARTY刚刚开始,上海过来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朱家角的隐士们纷纷到场。我坐在大仙旁边,他是全上海最狠的画家。另一边是朱家角本地的“青年艺术家”宋晓,人很有趣,在喝酒间隙一直对着我说印象派,并时不时缕一下马尾,点一根万宝路,“我是搞当代艺术的,主要画画,有时候也做点装置,明年可能去德国办展览……”。我喝得太多了,把宋晓的话当成了笑话。老鲁最兴奋,他在朱家角闲住快一年了,难得有这么多人过来玩。二锅头一杯一杯的喝,不带喘气,最后单手托腮,作沉思状一语不发,没人知道他喝高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