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70后凄美的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第8节作者:
大别阿郎 日期:2015-04-04 09:54:22
第6章 疯狗
娘说我是“千年的狗子,记得万年的茅厕”。这骂人的话,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表扬我的记忆力强呢。我记得很多很多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1982年9月1日,我起个大早。我一手拿着新买的牙刷,一手端着搪瓷缸,蹲在屋檐下刷牙。我们家的大黄狗第一次看见我刷牙,兴奋地在台阶上窜上窜下的。它一会儿站在我身后蹭我的背,一会儿跑下台阶,站在院子里,仰起头来着着我,欢快地摇着尾巴,还发出呜呜的声音,一幅乐不可支的模样。我不理它,土狗,少见多怪。
大黄狗只看到我刷牙,肯定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刷牙。它还看不到我穿了一双新布鞋。我平时是不穿鞋的。今天开学第一天,我要去新学校上二年级。穿上鞋才有个学生样儿嘛。钱洼小学只有一个一年级。上二年级就得去另外一所学校。
我想等姐一起走。她在我要去的新学校读三年级。可她吃饭慢腾腾的,能急死人。早上照例吃的稀饭,菜是辣椒炒红薯。她吃完饭也要刷牙,然后要梳头。我等得着急,我要去外面等。“狗娃子,等一下。”妈看到我要出门,叫住我。我问什么事?妈手里举着个什么东西走下台阶。“上学要交两块钱学费。”妈说道。我接过钱,转身又要跑。妈叮嘱道:“招呼点儿,别把钱弄丢了。”我把钱往上衣口袋一塞,头也不回地应道,知道了,知道了,便飞一样地冲出家门。
我跑出门楼子,来到“门合”,跟其他几位同学一起打打闹闹,相互嘲笑对方今天居然也人模狗样的。“门合”,在我们的方言里读“蒙霍”,是所有门口空地合起来的意思,是一块公共的空地和通道。
太阳升到一竿子高,我们终于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出发了。一共有13人。我们这个不足200人的小村庄里,除猪、鸡、鸭、鹅之外,谁家有哪几个人,有几条狗,跟哪家共同拥有哪条牛我都清清楚楚。13个人中:有5个四年级学生,4个三年级学生,两个二年级学生,两个一年级学生。
大黄狗以为我要出去玩,窜前跳后地,一路跟着。走到村子对面的山梁上,它还不肯回去。我拾起一根树枝,威胁着要抽它。来来回回撵它好几次,它才明白,怏怏不快地回家去了。
我很兴奋,一路上都在奔跑。我跑过张湾门口的水田埂,路往左拐,上一个小土坡,有三条岔路。我不知道要走哪一条,就站在原地等待。小土坡下,是一口清澈的水井。井水很浅,弯下腰就能喝得着。我突然觉得口渴,就趴在水井边上喝水。我担心上衣口袋里的2元纸币会掉到井水里,双手捧起井水时还小心翼翼地。
喝完水,站起身,右手一摸上衣口袋,空的!低头仔细查看,2元钱不见了!
这下可完蛋了。我很着急,低着头,哈着腰在水井旁边找,没有。又往回走,也没有。这时候,村里的几位学生赶上来了。有人问:“钱阆,你在找什么?”我说我的学杂费丢了。钱琨说:“我刚才在张湾水塘埂上捡到2元钱。你丢的钱是什么样的?”我说是一张2元纸币,上面印着工人。纸币是左右对折两次,现在是一个小长条。他把钱还给我,要不然,回家肯定得挨一顿痛打。
从我们村出发,翻过一道山梁,从张湾村中心穿过,走过门塘埂,走过一条水田埂,再翻一道山坡,穿过一片桃园,绕过一个竹林,走过邹湾的门塘埂,走上另一个小山坡,就到学校了。新学校叫新湾小学,也不太远,单程只有两公里。一天来回四趟,一天8公里。一个星期6天,也才48公里。一年300天,也才不过2400公里。读4年书,也仅仅只有9600公里,还不到1万公里呢!也不算远,在我们村的纬度上绕地球走一圈也有4万公里。这一圈我们才走完不到四分之一。
借助电子地图工具计算出来的数字我大吃一惊。真不敢想像,我在8-12岁之间的4年里竟然走了那么远的路。
新湾小学的大门,跟我们普通住宅的门一个样:两扇木板门,门板下面装了一道门槛。走进去,就能看到,学校是一进座北朝南、四四方方的院子,前后各两间教室。于是学校就只开办了一、二、三、四年级。为什么不开办五年级?没有教室!
那时候,小学上五年就毕业了。
卓媛,你学工科的,肯定已经发现我前面列举的那些数字背后的漏洞。一、一个星期怎么是6天呢?不是双休吗?1980年没有双休。二、你不是说新湾小学只有一、二、三、四年级吗?你的五年级肯定不是在新湾小学读的,怎么还说小学4年走了9600公里的路呢?是。我的五年级是在李北洼小学读的。那个学校更远。中间还要过一条河。
那时候的学校真好,不需要赞助费,不分片区,不看户口。在高年级学生的指点下,我和钱琨走进一间教室。讲台后坐着一位老师在登记学生。轮到我了。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钱阆。哪个村的?我说钱洼的。老师问你父母都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大叫钱志均我妈叫李桂芬。老师问今年要读几年级?我说要读二年级。于是老师就在班里给我指定一个座位,我就读二年级了。真不知道,如果我走进三年级或者四年级的教室,老师会不会让我读。没有人试过。
新湾小学就是比我们的钱洼小学好。学校有围墙,有操场,教室里里外外都干净整洁。课桌是带抽屉斗的木桌,两个人一个桌,还木凳子。不需要自带课桌和凳子。第一天下午放学,老师让全体同学先在院子里按照回家的路线排成5队。同学们像军人一样,整整齐齐地列队走出学校的大门,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我们跟张湾的学生们列成一队,两个村的学生,有三十多人。让我着急的是,队伍刚刚走下小山坡,走在邹湾的水塘埂上就乱了,与代庄的队伍混成一团。一个星期之后,老师对列队回家这件事也失去了兴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