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古十年 —— 一个古董小贩子的江湖故事》
第10节

作者: 滥竽充数的演奏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和marie.Li律师道了别已经是下午茶时间了,在签字登记证件的时候,她看了我的通行证说,你是第一次来香港吗?
  我说,是的。
  她说,你是学生?

  我说,是。
  她说,是专门来办事的吗?
  我说,算是吧。
  她把要给我的资料理好给我,回形针下夹了她的名片,说,在港有什么商务法律上的需要,可以打电话给我。
  我说,谢谢。但转念就想,难怪人家说律师是吃了原告吃被告。

  ---------------------------
  日期:2012-03-27 16:06:34
  -------------------------
  离开了麦嘉立德事务所,我打车把那几件小东西给人送过去。小东西是战国的一组席镇中的三个,鸡蛋大小,呈熊虎噬咬状,铜质错金的,席镇是当时人席地而坐时压在席子四个角上的,这类东西都是大墓出来东西中夹杂的,有普通的,也有工艺特别好的,这几个就非常精致。但这样的东西一般都不散卖,都是大行家们在买卖大货的过程中搭送给客人的。我也不太懂,捏在手里看了一会,也不甚了了。我把东西交给收货人,等人家签收后,才觉得心里放下了担子,余下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了。

  (其实那些年我也跟着看过一些东西,但因为总是过眼就算,没有办法真的入心。后来我在一本叫《梦幻居画学简明》的本子里,看到一段话,切切了描述了我当时的状况,如是说:“夫为学之道,自外而入者,见闻之学,非己有也;自内而出者,心性之学,乃实得也,凡有所见闻也,必因其然而求其所以然,执其端而为扩充之。”
  就如后来我老师说的,“你没有投身进去,没有切肤之痛,没有发愁这些东西买得进卖不出时,你是学不到东西的。你只有自己遇到困难困境,在解决困难摆脱困境时,为这些东西殚精竭虑想方设法的搞明白时,所得的东西才是你自己的。我教不了你的。市场和困难才会教会你一切。”可这些话都是很迟才说的了,在这些日子里,我依然在摇摆着,耽误着自己的时间。)

  傍晚,我近在路上漫无边际的瞎转。看着拥挤的街市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点茫然不知所措。看了几家表店,老师手上的老东方戴了很多年了,我知道他一直喜欢梅花,但不知什么原因没买,我突然有种想给他买块梅花表的冲动,但看看款式都是很新的那种,他喜欢的应该是早年那些老款。走了几个路口,溜进一家书店,这里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丰富,但价格贵的吓人,我望书兴叹讪然离开后又逛了一家音像店,翻来翻去,看中了一张老版梅兰芳的唱片,一张黑胶复刻版张国荣的《salute》,可是价格都不菲。

  当晚我没有住酒店,因为找到的旅馆最便宜也要大几百一晚,我舍不得花这个钱,我在一家24小时营业的茶餐厅要了奶茶饮料挨了一夜,第二天买下了两张唱片,再没多逛就离开了。
  坐在返程的车上,虽然一个晚上没睡人有些累,但心里非常开心,梅兰芳的唱片贵妃醉酒送给老师,张国荣的《salute》黑胶送给这些天一直陪在我身边的班长。我想他们一定会喜欢的。坐在行驶在高速路上的大巴,看着窗外的景色,没有耳机心中却是慢慢的充盈着《salute》里的调子,人家说年轻真好,就是这种感觉吗?
  童年时 我与你家乡中相见天未亮
  你与我 永远心意也一样
  何时能再与你家乡中相见天未亮
  我这里每晚每朝也会对你想一趟

  童年时 我与你一双双走到阡陌上
  你要我替你采花插襟上
  何时能再与你一双双走到阡陌上
  每次我看见野花也会对你想一趟
  童年时我与你打千秋想要攀月亮

  你说过要我将心挂天上
  何时能再与你打千秋飞到星月上
  每次我看见星星也会对你想一趟
  童年时 我与你将颗心刻到花树上
  你说过两个痴心永守望
  何时能再与你一双双走到花树望
  再看看这两颗心有无永远相向

  --------------------
  日期:2012-03-28 18:19:45
  写到这里,似乎还没有切入“贩古”的主题,别急,故事还在后面。之所以啰啰嗦嗦写这么多,一来是因为想交代一下主人公踏入这江湖前的生活状态以及周围的大致背景,二来是因为试图回忆清楚十年前的事情,也不是很容易,很多记忆都混乱了,片段是清晰的,但前后的因果却如缠在一起的毛线般,需要静下心慢慢理出一个过程。

  古玩这个行当是怎么样呢?
  它的历史不知要追溯到何时。人么,生活富裕了点,就想整点东西来玩玩,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只是玩的东西玩的方式不同罢了。至于玩古,玩古代人留下的东西,这种行为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恐怕也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说清楚。而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不是个老玩意就叫古董的,所谓古董,在当时,它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赏玩价值,是生活到了一定程度,一般的生产力能满足基本需求了,而生产出的一种有奢侈品附加值意义的东西,就如你买个卡西欧是手表,买块江诗丹顿百达翡丽也是块手表,这里的区别大家都知道。被后世珍视的所谓古董,在当时也已经是被社会某一个圈子共同认可的具有经济价值替代意义的物件了。

  那么,文物是不是就是古董,古董是不是就是文物呢?
  不一定。有时候文物价值很高的,在古玩市场上能卖的价格却不高,因为它不适合赏玩。一件有价值的古董,是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的综合。东西不是越老越好,越稀越好,这些只是构成它价值的一部分因素。
  那么,看一件古代器物应该怎么看呢?
  一件古代器物拿在手里,搞考古的,会关注它的历史文物价值,追究它背后蕴含的历史背景;
  搞工艺的或者搞美术史的,会分析它的器制纹饰的演变在美术史上的意义,侧重它在工艺史上的发展和地位,注意它背后蕴含的生产技术背景;
  搞社会、民俗的,会重视它所属的社会阶级属性,民族风貌,风土人情等等;
  而作为一个鉴赏收藏的行为,则立足于年份工艺的鉴别,艺术审美和价值的判定,是“鉴”+“赏”的综合,辨不清真伪不行,在一大堆东西中挑不出一件有价值的也不行,这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闭上门的研究,而是需要不断的和学界以及市场接触,不断的接触东西,慢慢累积,逐渐修正,而形成的。创造艺术的能力或许是天生的,而鉴赏古董的能力,则更多的是来自于学习和阅历。

  这个古玩生意如何赚钱呢?说起来跟卖白菜也差不了太多。无非是低进高出。可能比卖白菜还简单点,白菜卖不掉会放坏,而这玩意,卖不了,还能放着,越放越古,对吧?(说笑话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