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古十年 —— 一个古董小贩子的江湖故事》
第20节

作者: 滥竽充数的演奏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到明嘉靖万历年间,佛教已经世俗化了,这个时候出现的这部小说,也已经带着戏谑的成分,世俗化了。我们已更加世俗化的方式演绎出来的电视剧,则是更加的,通俗化,世俗化,可是,依然能写出这么好的调子。懂点音乐的人都知道,这样平铺直叙的词是最难写曲子的。
  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着往前追溯,那个佛教非常辉煌也经历了历次劫难的时代,那个留下许多经典佛教艺术的时代,佛教,到底是怎样深入人们的社会生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说,宗教,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或许,它的确是工具。即使是最辉煌的年代,兴佛灭佛,誉之毁之,翻云覆雨。
  可是,当我们面对着,触摸着,静观者,那个时代留下的佛教造像,关注着他们面部的线条时,你或许会有点困惑,为什么?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虔诚,为什么能塑造出这样的线条?

  什么艺术,艺术是世界本质的揭示的抽象表达;什么是美,美是自由的象征,是生命力的表达。这是我理解的,浅薄的。为什么很多东西我们看着很华丽,花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不美?因为它没有生命力,它的线条,造型,颜色,看不出生命的力度。而这种生命的力度,就是时代的力度。一个无力的时代,一个没有精神信念的时代,能留下什么有力的作品?

  什么社会制度并不重要,关键是在这个制度下,万民从何处获得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现实令人迷茫,未来看不到,唯有历史,证物无言的诉说,或许可以提醒我们,我们只是过客,可能我们处在这自以为是的时代,仅仅是历史上最没有精神,最不重要的一段。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信心,在这暗夜中。
  我从小看三国从来就看不进去,我总是喜欢西游,大一点的时候,我也是厌恶通鉴,而喜欢史记里篇章。我认为前者宣扬的是一种心计谋略世故的技巧,而后者,则歌颂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执着,热情,一种信念。到现在我也是这样困惑,千百年来,被一代代人捧为处世宝典,入世圣经的一部三国,一部通鉴,是否会否毁了这个民族?

  我不认为我比别人聪明,我也不相信我有比别人更好的运气和机遇,我也不觉得我擅长人情世故反复周旋,而这个社会,已经没有多少机会和资源留给我去权衡的等待。得到些什么,总要失去些什么,失去些什么,或许会有些获得。唯有真诚的付出,愿意为之付出代价,给出最不愿意给出的,我们这些平民,或许才会有些机会。
  ------------------
  日期:2012-06-14 13:39:54
  <16>好东西很多,但买到了真的就是赚?
  虽然这市场遍布假货赝品垃圾,可是在行家圈子里,好东西依然是非常多的。陶瓷,玉器,青铜,家具,造像。。。。。如果一个做专项生意的大行家愿意打开他的仓库给你看,那情形会令人大吃一惊的。只是因为制度,市场,方方面面的原因,他们未必愿意如此的高调,或者说走在最前台。可是实实在在操纵这市场的主力是他们。名头大的,未必是真的有实力的,很多看得见的专家走穴,大拍卖行的商业行为,业界在香港伦敦纽约等地定期的展览等等,很多,都是这样的低调实力的古董商们在背后操纵的。只是我们国内的环境,政策上是不保护私人拥有这些东西的,所以除了博物馆的展览外,私人试图公开自己拥有多少多少东西,是不安全的,有很多隐患。这些人往往担心后患无穷,所以更加的不愿意张扬。但是很多博物馆的展览,也是私人的东西拿上去的,而这些博物馆的公职人员,很多是他们的学生,老师的东西拿上去,他们当然会帮忙罩着了。而这种展览,其实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往往是某个老板包下一批东西,心里又不放心,于是就采用这种方式——在某某公立博物馆办个展出个书,让业内的权威都来指点下,验证下,他心里也就放心了。以后想出手,也算是有来路的东西吧。都这样。谁不做生意呢?又有什么是不能做生意的呢?做生意又有什么不好呢?没有实打实的买卖,没有血汗钱的真金白银,你说谁的眼力好,谁的能力强?那都是空的。

  似乎每个行业都是这样,尤其是拼不可再生资源的行业,表象和实质往往差得很远。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曾经一个大行如此对他的客户说。意思是,你别急,你看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好东西还很多,你要多走,多看,少买。
  这是对客户负责的说话。很多古董商抓到一个客户,巴不得什么都让你买。因为不懂行的客户,即便是他有渠道规避真赝的风险,他也没有办法知道该买什么?
  该买什么?——这是玩古董的人,投资古董的人,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而不是什么真的假的问题。你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圈子流通的东西基本都是有共识的,或者说绝大部分在真赝上是没有争议的。就如你看着每一期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那里头的东西基本都不存在真赝的问题,青铜器可以做碳四十的鉴定,古陶瓷可以做热释光的检测,你买了可以去做检测么,结果不符你可以找他们退货。况且他们拿上去拍的,基本都是做过这些检测的。要不人家百年生意怎么做?可即使是这样,面对这纷纷杂杂的东西,你依然不知道该买什么,什么是值得的,有潜力的。

  只要是真的,买了就不会亏!好像有专家业内人士如此这般说。对此说法,我只能喷他一句——不负责任!
  你问问那些开发房地产的,只要拿到了块地,就不稳赚不赔?是嘛,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嘛。拿到了就是升值的嘛。或许,如果他完全是自筹资金完全没有资金链周转的风险,似乎可以这么说。更何况,是市场就会有起伏的。即便是不可再成资源,它的优势也是展现在长期持有上的。长期持有,对于古董来说是什么概念?——那可不是股票基金的2,3年就算是长期持有了。那甚至是二三十年,一代人一辈子甚至更长。你熬得起吗?即使熬得起,对你这辈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要是生意,就要承担着资金周转,大量资金被积压闲置的风险。我持有一百件货,很可能只有十件是投入周转的,另外九十件就被搁置,闲置了,有的时候是卖不掉,有的时候是不能卖,我要做这个生意,就必须保持这样囤货量积压量,这是我的资本和底气。几百万几千万就是被压在那里不能动的!一个行家尚且如此,你让一个不在这个圈子里流通周转的人,哪怕他买了几件东西都是对的,又有什么用呢?那些什么鉴宝之类的节目,即使东西对,给估价多少多少万,又有什么用呢?是的,这世界上真的有中了彩票的人,可又有几个富人是靠买彩票致富的呢?来得快,去得也快罢了,甚至还带来无妄之灾也说不定。

  ----------------------
  日期:2012-06-14 13:44:42
  <17> 什么叫捡漏
  捡漏,似乎是人们对古玩行最熟悉的一个词了。这个词充满了投机和暧昧的成分,让人觉得这行当是如此的不可捉摸,充满了赌博运气的成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