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古十年 —— 一个古董小贩子的江湖故事》
第23节

作者: 滥竽充数的演奏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感知世界的渠道有很多,往往越是正常的,健全的,拥有一切设备的人,他们反而迟钝了。这就如命书上说的,那些心性圆柔,八字平和,啥也不缺的人,大多会一生幸福美满,平平安安,但你指望他们能坚持点什么,干出点什么来,大起大落一番,恐怕也是不会的了。曾经有一个朋友生了小孩,对我说,好像你懂点这个,帮我孩子看看五行八字吧。我看了好一会,问他,你想求什么?你想这孩子将来哪方面好?他无语,想了一下说,想他平安,出息。末了又补了一句,别受啥罪。我听着就笑了,你这可是天底下最贪心的父母,最大的要求了。所谓“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你又要自在又要出息,又要出息又要美满,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啊。

  是的,很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幸福,美满,出息,看看孩子八字缺什么,五行少什么,赶紧想办法用名字,用啥啥的去补,去化解,可是,当你去这样做的时候,你也遮掩了,消磨了他的天性。天性是一把双刃剑,你将这把剑磨钝了,把这火浇灭了,他没有了自己的世界,也未必享得了你希望他享的福。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优势什么又是短处,他这一生,苦的地方你代替不了,爽的时候你也未必知道,所以,别折腾了,随他吧。

  ----------------
  日期:2012-07-23 15:04:02
  <>真不知,是你玩它还是它玩你
  佛教造像艺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宋,各时期有各时期的风格,总体来说,是逐渐的本土化,世俗化,这一脉的,到中晚唐,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雕塑,或者说造像,李泽厚先生有段话说的很好,我现在手边没原书,断断续续只大致记得大概是这样讲的 ——
  “北朝的,秀骨清像,褪尽人间烟火,那种不可言说的微笑,仿佛是对人世的欢乐也好,痛苦也好,完全的漠不关心;
  唐代的,健康丰满,本尊,菩萨,天王,力士。。。。等等分工更加明确,它们的姿态和表情,更愿意接近世间,帮助人们,接受人们的顶礼,应允人间的诉求;

  宋代的,已经几乎完全是世俗人的样子,宗教意味已经完全与包括禅宗的宋儒世俗哲学所融合替代了。。。。”
  他还这样讲——
  “……在宗教雕塑里,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各种不同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北魏以理想胜,宋以现实胜,唐,则是两者的结合。它们各自有着优秀与拙劣的作品。而我本人则比较推崇第一种,因为它更充分的运动了雕塑(造像)这门艺术最核心的特征和表达手法——以静态人体的大致轮廓,表达出高度概括的理想。”
  从六朝到隋唐的这些北方石雕造像,历来是中国古代艺术品形而上层面鉴赏的最高归宿之一,让研究家们沉迷其中,是收藏家的孜孜以求,却是买卖手中的烫手山芋。
  君不见国内轰轰烈烈的拍卖上,有几件这样的造像呢?
  君不见国内重要的石窟中,那些被敲去的佛头哪里去了呢?
  君或许还不知,唐代的石雕造像中,最好的应还不是现在留下来的石窟造像那一类,还有一类是汉白玉的造像,应属宫廷造像,更加似乎无迹可寻。

  其实,东西都在的,只是因为很多原因,它们不能出现,它们不能回来。
  我们的文物保护政策是,真正的文物是不允许流通和买卖的,也不承认私人有权利拥有它们,如果你从国外买回来的,算得上真正文物的,你还要向海关缴纳重税。
  也或许,制定这些政策的人,出发点是好的,可在实际的实行中,却导致了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后果 —— 真正的好东西,国之重器,艺术瑰宝,回不来。因为我们会追究它的黑五类背景。实在喜欢,有心买回来的,只能向国家海关等缴纳足够的保护费后才不敢声张的弄回来,还胆战心惊的。这是正常人的脑子想得出来的吗?
  这样的政策环境下,那么多已然流落在世界各地的东西,怎么办?现在出土的,国家无法控制的,还在源源不断外流的东西怎么办?别扯那些所谓的爱国之类的,东西是跟着钱走的,谁出的价高跟谁走!你关上门,抵不住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真有心,真有志气,就应该遵循规则,好好的努力用心,通过市场交易的手段,低进高出,用眼光把东西慢慢淘换回来。战略资源都在自己手里了,才好制定游戏规则,跟鬼佬的古董商博物馆好好的斗斗气,玩玩他们。圆明园那俩水龙头那一出,那俩玩意值不值得是另一说,但弄那出闹剧,我们好像洋洋自得,可背后是什么原因外行人知道吗?都是某些利益集团的工具而已!那些跟着扯的所谓爱国者,真不知是你玩它还是它玩你!

  或者,真相或许是,更高层次的利益集团们把我们都玩了。
  --------------------
  日期:2012-07-23 15:39:20
  <22> 黑暗中的买卖手们
  话做两面说。

  东西其实也无所谓国内国外,国门有国界,利益无国界。只要到了某个层次的利益集团,什么不能买?什么不能卖呢?所谓法律和规则,那是约束我们社会中下阶层的。君不见国内某个集团旗下的博物馆,就堂而皇之的摆着大批法律不允许私人收藏的东西,但,人家那是什么背景?家国已经一体了。
  而靠这些玩意吃饭的行家们,黑暗中的买卖手们,也各有各命运。你以什么面目出现,唱得是哪一出,也无非是看你为哪个利益集团服务而已。
  很多年前,就是盛唐宫廷造像的佛头,汉白玉的,河道遗址所出,堆满了整整半屋子,那兄弟怀抱希望又提心吊胆,想留,没现金,想卖,没胆量,上面有人压,下面有人挤,他为别人背了黑锅差点掉了脑袋,是白花花的银子送进衙门才保住半条命。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窃国者想诛窃钩者,比捏死一个蚂蚁还容易。
  不多年前,有兄弟气不过,偷偷记了个账本,或为斗气,或为保身,或为本钱,有一日出与我看,我看后,大惊,劝他赶快毁了。他说这个明细账能把多少人送进监狱,我喊着泪拉着劝他:“你给我看,是拿我当知己,我就有句知己话,见渊察鱼者不祥,抓人把柄者遭殃。”后来终是毁了。想想都后怕。
  不错,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段时间的佛教造像中的精品,是艺术珍品,国之瑰宝。翻翻国际上哪些大拍的图录,知名古董商的展览册子,国外博物馆的陈列,那是我们东方拿得出来的,完全与西方古典写实艺术风格不同的,另一派的艺术。

  得意忘形。
  这是一种理想,站在这种理想前的观赏者,轻轻走过时,会赞叹或者会心一笑,而为了这种理想,企图去赢得,去实现,去拥有这种理想的实体的人,或许完全又是另一种心境。就如你观赏一个美人,和你把美人娶回家,接纳她的缺点,分享平凡生活中的一切时,你必然时不时会有的,怅然若失的心态。
  但我想,这才是勇气。
  在这个江湖中的,那些黑暗中的买卖手们,他们或者不是清高的研究家鉴赏家,但爱不是说出来的,不是清谈,而是看你付出多少代价,才是爱的几多深刻,爱之越深恨之越切,心态也就更复杂。
  听着窗外离离细雨,他们会在午夜扪心自问:当初迷恋这些,投身这一行的初衷哪去了?或者光鲜周旋,或者不见天日,熬了这么多年,如何给自己交代?如何给关心自己,质疑这行,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一个交代呢?

  暗夜中的买卖手们,常在子夜十分,聚在一起,名为把物静观,实则扎堆取暖,罢了。
  ---------------------------
  日期:2012-07-24 15:47:37
  <23> 一潭死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