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史话连载(上部)》
第16节作者:
随风约会 荀息拿出了曾经和晋献公的对话,来回答里克。里克知道,这个多年的好战友不可挽救,但是不能因为他就不下手。里克已经下定决心除掉骊姬党。
里克又咨询丕郑这件事。丕郑先问荀息是怎么说的,里克如实相告。丕郑又说:“你一定要勉励而为。两个国士合伙做事情,从来没有做不成的。我可以帮助你做这件事。你带着七舆大夫等待我的消息。我们派人出使公子重耳在的狄国,再去秦国求援,动摇奚齐的地位。我们拥立血亲关系疏远的某位公子,同时杀掉奚齐,又不让重耳和夷吾入国,这样国家会是谁的呢?“
丕郑的一番话,彻底将他自己坚毅勇敢的形象掀翻了。他是想借着这次动乱专权晋国,同时拉上里克做这件事。里克会答应么?
显然不会。里克,虽然没能好好的保护太子申生,但是他绝对不是见利忘义的小人,他对丕郑的谋划不屑一顾。同时用春秋大义劝说丕郑。
他说:“奚齐有什么罪过呢,只不过是骊姬蛊惑君主欺骗国人,让群公子流亡,杀害申生。百姓人人心中隐藏着悖逆的恶念,就像是受到了阻塞的大河,一旦溃决就不可挽救。我们要做的,是杀掉奚齐,拥立在国外流亡的献公的亲血肉,安定民众消除忧患,权且向各国诸侯求援,诸侯会肯定我们的义举而帮助我们,百姓也会欣然侍奉新君,国家就可以安稳无忧。”
丕郑答应了他的计划。于是,《左传》记载:
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书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
里克,不愧是大政治家的手腕。干脆利落,绝不手软。骊姬也被他干掉,甚至有说里克去鞭打骊姬的尸体以发泄愤怒。
日期:2014-08-05 12:50:00
荀息,忠君爱国之人,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对晋献公的诺言。因此,《左传》引用了诗经来表扬荀息,同时也是表达对荀息的惋惜之情:
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
荀息,首先肯定他的能力,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帮助晋献公灭虞灭虢,功劳非常大。同时作为晋献公的托孤重臣辅佐太子。他和申生一样,都是唯君命是听,因此不懂得变通。最后,他为了实现自己当初对晋献公的诺言,追随奚齐、卓子两位未立的国君而去。
有一个危如累卵的故事,说的是晋国有个国君,叫晋灵公,他贪图享乐,奴役百姓,耗费钱财,建造九层的高台。荀息就去进谏他,荀息把十二个棋子堆叠起来,上面还放上了几个鸡蛋。慢慢地越来越高,几乎摇摇欲坠,晋灵公忙说:“别摆了,太危险了。”
荀息回答:“这算什么,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
晋灵公很惊讶,就问他。荀息就回答:“您为了建造九层高台,耗费民力物力,导致田地没人耕种,衣服没有人去编织。国家迟早要灭亡。建造高台,就跟着累积的鸡卵一样危险啊!“
晋灵公听了之后,立刻下令,停止动工。
晋灵公是后来的晋国国君,按辈分,是晋献公的重孙子辈的,而且根本不可能和荀息有所接触。也即这个故事是臆造的。
还有一说,晋灵公指的是国君卓子,也就是骊姬的妹妹给晋献公生的儿子。《春秋》是把卓子当作一位正儿八经的国君来看待的,不同于奚齐,记载里克杀奚齐,用了“晋里奚克杀其君之子奚齐“,而记载杀卓子,则用”
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因此有理由相信,卓子有一个谥号,就是”灵“,后后来晋襄公的儿子皋夷谥号相同。卓子在位也有一个月左右才被杀掉,一个月的时间,够他享受君位。但是历代史书没有记载奚齐、卓子两位君主的谥号,这一说也存疑。
但不管怎么说,荀息是一个忠诚的臣子。晋献公托孤没有托错人,只不过是失败了而已。荀息或许也知道国家大义,不能只顺着君主的意思来,但是他的个人追求就是“忠君“二字。可能荀息没有在里克等人动手之前先动手干掉里克、丕郑等可能的隐患,就是因为“国家大义”,他不想让晋国陷入新的动乱中。那么,他个人的忠君追求,就随着他的死而顺利完成了。
从骊姬被立为夫人,对太子申生造谣开始,到政治家里克利用铁腕除掉骊姬、奚齐、卓子等人结束,前后二十二年。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为“骊姬之乱“。
这么叫或许是不公平的。我们历来都喜欢把罪过推到女人的身上。可能女人在政治上确实不如男人有建树,但是我们也不能如此“欺负”女人。纵观骊姬之乱,起主要作用的,恐怕是骊姬的枕边人晋献公,正是晋献公宠爱骊姬,才让骊姬有骄横的心里,同时晋献公处处为骊姬着想,立为夫人,铲除申生,驱逐重耳、夷吾以及群公子,导致”晋无公族“这一局面的产生,这一切都是晋献公本人的意思,而骊姬,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时间是鲁僖公九年冬天,现在晋国的主角是里克、丕郑以及七舆大夫和重耳、夷吾等人的党羽,缺少的是一个君主。接下来的路可能会更加重要。
日期:2014-08-06 16:36:35
第六讲 各有不同
晋献公杀里克的时候,骊姬在旁边进谗言,说:“重耳和夷吾都知道申生要害您。”晋献公深信不疑,于是要杀重耳和夷吾。重耳逃奔到自己的居城蒲城,夷吾逃到屈。晋献公让一个名叫披的阉臣去追杀重耳。这个阉臣披也叫寺人披。据说晋献公让寺人披一天之内到蒲城杀掉重耳,寺人披瞬间就到了,估计半天也没用了。重耳应该说比较倒霉,面对突然到来的刺客,重耳翻墙逃跑,寺人披只砍掉了重耳的一只衣袖。
重耳逃出了蒲城,到了一个叫柏谷的地方,已经不知道该去哪了。晋献公一共有九个儿子,有名的是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卓子这五个,现在申生已经死了,重耳和夷吾逃奔,奚齐在国内做太子,卓子应该也在国内,其他四个不知名的公子应该都在外出逃,造成了“晋无公族”这一场面。
“晋无公族”,这四个字的威力很大,可能现在我们看没什么。“晋无公族”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晋国由于曲沃代翼之乱,导致公族骄横,逼迫晋献公,晋献公于是用士蒍的计谋除掉了曲沃桓叔、曲沃庄伯的后代,也就是“桓庄之族”,而晋国大宗的后代早就被曲沃三代人屠戮殆尽。这样晋献公的亲人只剩下自己的兄弟和儿子,还有一些老牌公族,诸如韩氏、栾氏,但关系早已疏远。骊姬之乱后,晋献公的兄弟和儿子也被驱逐出去,除了太子还是自己的亲人,晋献公成了孤家寡人,周围只剩下大臣了。
这个场景可怕么?可能对于晋献公这样强硬的君主还好说,还能制衡住诸多大臣以及早已“卿族化”的公族。晋献公临死的时候还是对里克等人不放心,这应该是“晋无公族”的危害之一。那么后来的晋国君主呢?他们有晋献公一样的政治手腕么?这个危害无疑是巨大的,只是近几十年还不会有什么表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