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华夏的兴起——说说老祖宗的故事》
第37节

作者: 如是予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0-19 09:26:44
  《征服:华夏的兴起》-125
  这点很难想象,不要忘了他之所以能打败夏桀,靠的就是诸侯的力量,刚刚班师回朝,他就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么?
  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版本,《尚书》中的《商诰》,这里我只节录一部分,大意如下:
  “上天护佑民众,罪人夏桀终于被放逐。天命是不会有差错的,它让人类像草木一样得以繁衍,又让我得以安邦定国。只是我实在不知道有没有得罪天地神灵的地方,我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凡是在我帝国统治的范围内,不能没有法度,不可傲慢放纵,你们要各自遵守你们的典章律法,这样才能接受上天的恩赐。你们要是做了善事,我不敢掩盖隐瞒;要是我犯了过错,我也不敢宽赦自己。这一切上帝都会看得清清楚楚的。要是诸侯们犯了过错,那就是我一人的过错;要是我一个人犯了过错,绝不会推卸责任给各诸侯。呜呼!如果能做到至诚,大概可以善始善终吧。”

  注意对比一下这两个版本,会发现存在重大的不同。
  在第一个版本里,商汤威风凛凛,很有天子气派。他警告诸侯,你们要不好好干活,我就要惩罚你们。可是在第二个版本里,完全不同了,虽然商汤对诸侯们提出一些要求,但没有一个字说到惩罚,反倒是非常客气,你们有过错算我的,我有过错不推给你们。
  那么哪个版本更符合真实情况呢?
  我认为是第二个版本。
  商汤虽然成为新帝国的天子,可是他对诸侯仍然没有真正的控制力,这与后世的皇帝是不同的。这是现状造成的。商汤是一个军事天才,生平十一征全无败绩。不过我们也要看清一个事实:商汤所打击的对象,除了夏桀之外,只有寥寥几个诸侯。而当时天下有多少诸侯(或部落)呢?估计有数千个之多。

  日期:2013-10-20 12:39:57
  《征服:华夏的兴起》-126
  《尚书》的记录显然比《史记》更为可信,商汤既然是在诸侯的支持下推翻夏桀,那么他理所当然要做出回报,要给诸侯们更多的权力,而不是从他们手中收回权力,否则他只能得到像夏桀那样的下,这也是商汤的明智之处。
  在讲到商代后面的故事时,我们还会一而再地发现,天子的权力是很有限的。
  我们讲到商汤的同时,不能忘掉他背后的智囊与灵魂人物:伊尹。没有伊尹,就没有商汤的事业。
  在古代,伊尹也是一位圣人级的人物,被认为是名臣的典范。可是我们必须说,对伊尹这个人,其真实的面目仍然扑朔迷离。在《孙子兵法》的《用间篇》中,伊尹是间谍战的大师;在《说苑》的《权谋篇》中,伊尹是权谋术的大师。一个深谙谍战与权谋的人,其内心世界势必难以被外人所窥。简单地给他贴上“圣人”的标签,未免把复杂的历史人物道德化了。
  商汤成为天子后,伊尹实际上也成为帝国的第二号人物,位高权重。
  在伊尹的辅佐下,商帝国很快走向繁荣稳定,与各诸侯国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帝国并没有陷入到新一轮的战乱中。可以说,伊尹与商汤都属于出类拔萃的人物。伊尹的身份,既是商汤的首席大臣,也是帝王之师,远非其他臣僚所能相比。也正因为如此,在商汤去世后,伊尹便成为辅佐下任帝王的顾命大臣。
  商汤在位的时间,有的书说是十三年,有的书则说是二十九年。商汤死后,其子外丙继承王位,但仅仅三年后便去世了。帝国的第三任帝王是外丙的弟弟中壬,中壬在位时间同样很短,四年后也去世了。在七年之内死了三任帝王,这对一个新兴的帝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觊觎王位的大有人在。
  以伊尹的才干及深谋远虑,其他人自然难以窥视帝王的宝座,可是他自己有没有这个野心呢?
  日期:2013-10-21 13:05:56
  《征服:华夏的兴起》-127
  第四任帝王太甲是原太子太丁的儿子,据说刚开始时,他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帝王。孟子是这样说的:“太甲颠覆汤之典刑”,司马迁在《史记》中则写道:“(太甲)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这时伊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商王太甲给流放了。

  伊尹的做法,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了夏代的后羿。
  这两件事有一些类似的地方:
  其一,都是发生新王朝的初期。被后羿所逐的太康是夏朝第二任帝王,太甲则是商朝的第四代帝王,而他与第一代帝王商汤也仅仅只隔了七年时间。这说明无论是夏朝还是商朝,帝王的权力并非固若金汤。
  其二,太康与太甲都被认为是“失德”的,不是一个很好的君王。可是伊尹与后羿又有不同之处,后羿本身是诸侯,有自己的军队与地盘,可伊尹只是商王室朝廷的重臣,他并不是诸侯。
  可以说,伊尹流放太甲,风险比后羿还要大。后羿就算失败,也可以逃回自己的地盘,继续充当军阀,而伊尹却没有退路。那么伊尹是如何政变成功呢?有没有军队的支持呢?诸侯国的态度又是怎么样呢?这些史书上只字不提。但我们可以料想,伊尹在商王的地盘内,势力是无人可及的。他历经商汤、外丙、中壬、太甲四朝,既是第一重臣同时也是帝王之师,他地位的得来并非靠资历,而是靠真才实学,这就决定了他对朝廷有极强的控制力。

  问题是,伊尹流放太甲,究竟要干什么呢?他有什么目的呢?
  《史记》的说法是,他要对太甲进行思想改造,让他反思,改恶从善。他把太甲流放到了桐,在这段时间里,朝廷政事,自然由伊尹自己打点了。这个流放期长达三年,太甲狠狠地反思过错,“悔过自责”,最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伊尹十分欣慰,便亲自到桐地迎回太甲,又恭恭敬敬地把他抬上帝王宝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