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人物是李家四爹,名字叫什么,我不知道。打我记事起就没听过他的名字。人们都喊他四孬子。大人们不让我们小孩子这样喊,顺着李家的辈分,又因村里四爹比较多,我们小孩都喊他李家四爹,他们本家的小孩喊四爹。李家四爹,年轻时不孬,后来在文丨革丨时,受过批斗,受到了刺激,再后来他因偷看了王家女人洗澡,被王家人暴打了一顿后,他就孬了。一到下雨天,他就会四处乱跑乱叫。后来只要看到他乱跑乱叫,就知道天快要下雨了,比蚂蚁过路还准。李家四爹对我们小孩子都挺好的,有时还跟我们一起玩偷西瓜的游戏,或是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他当猫,我们当老鼠,他跑不快,每次都逮不着人,气得他哇哇叫。李家四爹常摘人家的梨、桃之类的水果,然后拿给我们吃。只是我母亲嘱咐过我,不让我吃他给的东西,我才一次没吃过他给的东西。他给我,我不要,他就生气,见他生气我就收了。趁他不注意时就扔掉了,现在想想真有点过意不去。李家四爹后来出村了,再也没回来。有人说是他在河里洗澡时淹死了。也有人说他在外偷东西,被人打死了。更有人说他改不了狗吃屎的毛病,又偷看人家女人洗澡,被人家男人捉着了,活活地打死了。总之,他死在外面了,因为也没有个亲人在世,没人张罗替他收尸,也就不存在魂归故里了。虽说他没了,可大人们时常提起他。能被人常常挂在嘴边,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虽说这个人物很不起眼。
四个人物,目前还有三个健在!只是都落了势。该到我们年轻人登场了!
日期:2011-10-25 16:44:00
四个人物,目前还有三个健在!只是都落了势。该到我们年轻人登场了!
4
说了这么多,该向看官自我介绍一下了。我姓张,名耀祖。这名字听起来很土,很俗套是吧,就为这个名字,我父亲特意请那普通话都说不准的大爹给起的。听说大爹是翻了《康熙大字典》,花了两个钟头,才取的这个名字。这名字,喻意很浅,一看就明白。这是家人寄予我的重托。我家祖上几代为农,当过佃户,打过长工,到爹爹(注:在我们那里爹爹是指爷爷的意思。)这代赶上中国解放了,才有了自己的田地。由地主家的长工一下子变成了田地的主人。欣喜若狂的爹爹看到生活的希望,便给我父亲起了光宗的名字。大意是把这希望托在我父亲身上。怎奈父亲没赶上好时期,大跃进,十年文丨革丨------,他们的青春基本上就在这些政治运动中荒废了。那时家里穷,又没有什么过硬的政治背景,爹爹又不是乡村上的人物。所以父亲念不起书,当不了兵,更别谈那只要有人推荐就能上的工农兵大学了。父亲说他枉叫了光宗的名。父亲没能圆那个希望,于是一代推一代,推到我们这一代了。家人就把希望投到哥哥身上,哥哥生在文丨革丨结束那年,虽说四人帮打倒了,举国欢庆了。但在农村里,文丨革丨之风还依旧浓厚。父亲紧跟那个时代的潮流,自己就给哥哥取了个名,叫卫东。我的理解是捍卫毛主席吧,我没有问过父亲是不是这个意思。到我出生时,社会大环境要好些了,父亲才敢给我取名叫耀祖。不知道那时“耀祖”是不是属四旧的范畴。带着这个沉重的名字,我的人生旅程开始了。目不识丁的母亲说:三代不读书,成了牛马猪。你们老张家几代人不读书,所以就跟牛马一样给人家打长工了。你们不能了,你们要读书,不然以后你们就像牛马一样地生活。母亲认准了只有读书能改变我们的命运,所以不惜代价地培养我们读书。有人说,在农村走一走,谁家房子最破的,一准是家里有人读书的。这话说得有点过,但确实是这种现象。都知道那时读书是很费钱的。如果父辈不会挣钱,只会在泥巴田里或是进城给人家挖下水道挣点的苦力钱,是远远不够的。像我的父亲就是,每年忙完农活就出去了,跟在包工头后给人家挑鱼塘泥。清早就干活,天黑才歇工。整天肩不离担,他的两个肩膀因长时间挑担都磨出厚厚的老皮了。我挑过担,尝过重担压在肩上的滋味,那是种说不出的感觉,挺难受的,多挑几担就会感到浑身酸痛。可想而知他一天要挑那么多担,该是怎样的感受。父亲用的扁担因浸透了汗水,每到快下雨时都会犯潮。千辛万苦,父亲没说一句怨言。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好好读书,我和你妈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是心甘的!”感触父母的艰辛,使我无法安心去贪恋读书外的东西,只有努力学习了。哥哥不辱众望,考上了财校。毕业时赶上了包分配的末班车,被分进了镇财政所,算是握住了铁饭碗。重压下的父母,为此长出了一口气。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日期:2011-10-27 11:41:00
(接上)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好好读书,我和你妈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是心甘的!”感触父母的艰辛,使我无法安心去贪恋读书外的东西,只有努力学习了。哥哥不辱众望,考上了财校。毕业时赶上了包分配的末班车,被分进了镇财政所,算是握住了铁饭碗。重压下的父母,为此长出了一口气。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哥哥参加工作后,家里的光景才好点,至少我上学不用再借钱了。哥哥舍不得花钱,都攒着替我交了学费和生活费,积余的一点也还债了。一年下来,家里虽说没积下余钱,但还了不少债,一家人都能喘口气了。在外,父母也渐渐地受到乡亲们的尊敬,不像那个时候,见面就躲,背后就指指点点了。母亲高兴地说:“儿呀,你们给我们争面子了。”一家出了一个大学生,一个中专生。在那个年代,轰动全村。乡亲们都说老张家两个儿子出息了。母亲如此说,听得我心里难受。都说面子是自己挣的,父母在外受到尊敬,最应感谢的人是他们自己。他们付出的汗水比我们多,吃的苦比我们多!一家四口坐在一起,显得更温馨了,因为我们是一起走过了那段贫穷痛苦的岁月,一起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折磨的事。父母的脸上,笑容渐渐地多了起来。仅管还有很多债务没还,仅管马上又要面临哥哥的婚事,买房子,紧接着我的婚事,买房子等一系列大事,一个接一个地压来。如此,我们心中却很坦然,因为我们看到了家的希望,看到了那一抹诱人的光亮。晚饭过后,坐在一起闲聊时,谈得最多的是对未来的勾勒,很少再愁眉苦脸地商讨着眼前压得让人喘不过来气的事了。谈到兴奋处,彼此都在享受着那份愉悦,那种氛境是很美的,是很甜的,是很幸福的!
5
许是那时看多了乡村题材的电视剧。十七八岁时特幻想自己在农村里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了乡村名人。并煞有介事地制定了一个家乡规划图,哪一片改为良田,哪一片种植果林,哪一片划作休闲,哪一片建立蔬菜基地,哪一片种旱作物等等。画得不够精致,但看到上面那红一片,蓝一片,绿一片的小格格,心里就舒服。是呀,格格里都盛满了希望。我甚至还想到了将乡民们集中到一起居住,一起干活,就像城里人住小区,上下班一样。村子里还兴办了一些公共设施,有学校,有医院,有商店,有养老院,有老年人活动中心,有文化娱乐馆-------,村民在这里,上学不要钱,就医不花钱,生活用品有供给。生活的一切不用愁。这种美好的集体农庄之梦伴随着我走过了几个春秋,自从离家出外读书,过多地接触了外面复杂的社会,懂得真实的现实生活后,那个梦才渐渐地远去了。就是有时偶然回想起来,已没有当年那股子激情了。
日期:2011-10-28 8:41:00
这种美好的集体农庄之梦伴随着我走过了几个春秋,自从离家出外读书,过多地接触了外面复杂的社会,懂得真实的现实生活后,那个梦才渐渐地远去了。就是有时偶然回想起来,已没有当年那股子激情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