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47节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在这几个夜晚,赵匡胤如果想要趁夜组织一支只有两千人的骑兵部队撤退或转移,应该都不是什么难事,这就是李景达留给赵匡胤的时间和机会。
不过赵匡胤并没有选择撤退或者转移,因为他从南唐军队主帅李景达迟滞不进的奇怪举动中敏锐的察觉了对方的胆怯和谨慎,同时也捕捉到了新的战机,他打算玩一次大冒险游戏,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
不过,当手下部将忍不住这种等待,强烈要求主动出击进攻时,赵匡胤却拒绝了。
部下很不理解,面对敌人三万大军,既不主动进攻,又不转移或者撤退,难不成双方就这样死死硬靠下去?靠到一方忍不住了,率先采取行动?
赵匡胤并没有让他们疑惑太久,他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敌军之所以设置栅栏,摆出一番防守姿态,那是因为不了解我们的底细,不知道我们到底有多少兵力,所以他们不敢贸然进攻。我们也不能冒然主动攻击,因为敌众我寡,一旦我们主动进击,敌军就会发现我们的真正兵力,自然就不再惧怕,然后利用兵多将广的优势将我们围歼消灭。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到他们先沉不住气,主动来进攻,我们再集中兵力,全力出击,一定可以击败他们。”
赵匡胤这段话讲得已经把他的战术测了十分明白,如果把这种战术策略总结提炼成两个军事术语,那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敌不动,我不动”。
高明,实在是太高明了,面对十数倍于自己的敌军,这是一战破敌的惟一良策。
赵匡胤的决断和策略是十分正确的,在对峙“固守”了几天后,李景达和陈觉好像回过味儿来,终于沉不住气,准备要起来活动活动了。因为如果双方就这么僵持下去,谁也不撤退,谁也不主动进攻的话,赵匡胤是不着急的,反正他没有其他任务,能牵制着你们这三万人就是取得很大成功了。
相比来看,李景达和陈觉同志就没有这种耐性了,他们的任务是救援寿州,要是被赵匡胤这么一直耗下去,别说解寿州之围,自己这三万人马的后勤补给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李景达的大军必须要打跑赵匡胤这条拦路虎,才能顺利通过六合,解围寿州,而要打跑赵匡胤,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动进攻。
经过这两天的对峙,李景达也摸清了对方的底细,好你个赵匡胤,居然靠着两千来人就敢和我三万大军对峙,老子不教训教训你,枉为三军统帅啊!
四月二十二日,李景达作出了决定,他命令大军毁弃栅栏,拔营而起,亲自指挥全军整装,浩浩荡荡地向六合发动了进攻。
眼见唐军三万多人列阵前进,声势浩大,咄咄逼人,后周的两千部队颇感压力陡增,但赵匡胤没有一丝畏惧和慌乱,只有兴奋,他等的就是这一天。
面对军容齐整,人多势众的数万唐军,赵匡胤没有任何回避,奋勇出击,率领全部两千骑兵直插南唐军中。
后周军队人数处于绝对优势,但个体优势却极为明显,加上主帅赵匡胤在带头冲锋,作战勇猛程度和士气远胜南唐军队,两军相接,后周将士个个骁勇善战,奋不顾身,纵横往来,挡者披靡,虽然只有两千人,场面和气势上却丝毫不落下风,搅得南唐数万大军乱作一团。
反观南唐,刚一开战,李景达和陈觉两位主帅就慌了神,自顾尚且不暇,更别谈统一指挥作战了,南唐军队拥有三万之众,却缺乏有效指挥,大家各自为战,只求自保,完全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被周军肆意砍杀。
经过一番鏖战,唐军死伤惨重被斩杀近五千人,剩下的两万人吓破了胆,再也无心恋战,全都向南逃向长江,准备渡江逃回老家。
这个时候的南唐军队,已经完全没有了几天前北渡长江时的从容,由于舟船数量不足,再加上后周军队的穷追猛打,唐军乱作一团,争相渡江,只恨爹娘少生了几条腿,大家争来抢去,又是踩踏,又是溺水,又造成了大批死伤。
要说还是领导的逃跑水平高,乱军之中,李景达和陈觉居然安然无事,带领部分残兵渡过了长江,狼狈返回了金陵。
是役,赵匡胤以两千人马打破三万唐军,南唐军队被斩杀五千余人,溺死、伤者不计其数,精锐几乎消耗殆尽,创造了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场奇迹。
在这场战斗中,赵匡胤不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对那些作战不力的士兵,他也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战斗过程中,赵匡胤没有拿着剑逼着将士们冲锋,而是用剑在那些退缩不前者的皮笠上斫下一个印记。战斗结束后,他又一一检阅队伍,英勇善战者自有赏赐加功晋官,而对那些皮笠上有剑痕标记的则毫不客气,全部推出去砍头。
赵匡胤这一招像极了当年柴荣在高平之战后怒斩樊爱能、何徽的举动,说白了就是奖优惩劣,赏罚分明,铁面立威。
从此前和这一战的表现来看,赵匡胤证明了柴荣对自己并没有看走眼。这些年来,他没有白跟着郭威、柴荣混迹,他那种自觉不自觉的学习能力所带给他的成果终于开始显现,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治军部驭下能力已经十分出色,俨然有追赶柴荣之势,而后周那些与他同列、官衔更高的将帅们,在这方面已经被赵匡胤远远甩到后面。
【第二十一章 围城打援】完 下次更新【第二十二章 最牛钉子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