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笑评水浒 白道黑道就是无间道》
第37节作者:
泪痕春雨
虽然,人们还有许多,关于宋大哥的疑问,想问施耐庵。施耐庵却不想搭理大家了。于是不耐烦的对大家说。
书就放在那里,你们却不好好看,就知道没完没了的烦我。
我跟你们说了,想了解一个人,不要总想着他的过去,而应该仔细看他的现在。过去的一切,只是一个传说!你们非要钻进传说里面,去了解事情的真相,永远也不会有答案的!
为什么,大哥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传说,那是因为大哥希望人们崇拜他。
神秘的东西,总是充满了诱惑;神秘的东西,总是令人充满憧憬、幻想;神秘的东西,总是容易让人崇拜。
而传说,通常都是神秘的。
传说开始总是说了,在很久很久以前、、、、。
日期:2013-09-15 20:29:35
感谢睡不着觉喝咖啡、林珍ABC、 一枪打死八个、mxg2718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二节 宋江是如何收服花荣的 有个不能说的故事
宋江和花荣,曾有过一段怎样的故事?没有人知道!
但是我相信,在那一段故事中,宋江的才气、霸气、邪气、野心,肯定曾把花荣惊得目瞪口呆、目眩神迷!
以至许多年以后,花荣再次见到宋江时,还是一脸的崇拜。
不知道我们注意到没有。宋江出场后,初见花荣的情景,实在太离奇了,也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简单的去思考,自然是施耐庵生活阅历不足,所以才会写出这种,完全不可思议的离奇内容。
《水浒》中,是这样写宋江见到花荣的情景。
花荣见宋江,拜罢,喝叫军汉接了包裹、朴刀、腰刀,扶住宋江,直到正厅上。便请宋江当中凉床上坐了,花荣又纳头拜了四拜。起身道:“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常常念想。听得兄长杀了一个泼烟花,官司行文书各处追捕。小弟闻得,如坐针毡。连连写了十数封书去贵庄问信,不知曾到也否?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相见一面,大称平生渴仰之思。”说罢,又拜。宋江扶住道:“贤弟休只顾讲礼。请坐了,听在下告诉。”花荣斜坐着。
不知我们注意到没有。花荣见宋江的礼节,实在太过隆重了。因为,花荣一见宋江,话还没说几句。就是,“拜罢”,“纳头拜了四拜”,“说罢,又拜”;宋江说不必多礼了,花荣终于不拜了,却还是不敢与宋江正面对坐。
这礼节也未免太隆重了吧!
如果,大家觉的这种礼节不隆重。你不妨回想一下,你长这么大,曾对谁,用过如此隆重的礼节?
虽然,现代与古代的礼节不一样。但是,你不妨回想一下,你见到了什么人,会这样激动的一再行大礼?
甚至翻开《水浒》全书,谁对谁,曾用过如此隆重的礼节?
日期:2013-09-15 20:30:30
而且,我再接着看原著。
“花荣便请宋江去后堂里坐,唤出浑家崔氏来拜伯伯。拜罢,花荣又叫妹子出来拜了哥哥。”
这礼节,在古代绝对是非常隆重的。
而且,我们再接着看原著。
“花荣夫妻几口儿,朝暮臻臻至至,供茶献酒供食,伏侍宋江。”这种礼节,就更加隆重的,不可思议了。因为,这显然是在挑战人类的智商啊!
所谓花荣一家,“伏侍”宋江,这是什么话?从表面去看,狗屁不通啊!而且是要多不通,有多不通!
因为, “伏侍”?
朋友见面,谁“伏侍”谁呀?而且人家还是全家“伏侍”你,你以为你是谁?奴才见到主子,用这个词是正确的;小辈面对亲近的、或有地位的长辈,用这个词,自然也正确。花荣全家对待宋江,也用这个词,那不是肚里词多,就随便乱用吗?
为什么我小时候,总觉得《水浒》写的前言不搭后语呢?因为,如果《水浒》中的文字写的很好,我们小学老师教的东西,肯定就都有问题了!
花荣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宋江呢?
简单的去理解。自然是施耐庵太缺乏生活了,所以才会写出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见面场景;自然是因为施耐庵肚里词太多了,所以难免有用的错的时候。
因为,花荣凭什么要这样对宋江?总的有个说法吧!
日期:2013-09-15 20:31:22
从出身看,宋江出身普通地主家庭,而花荣却是出身将门(“祖代是将门之子”);从地位去看,宋江不过一个县城的押司,而花荣却是一个营级军官;从身手去看,花荣是一流高手,而宋江好像都不会武功。综合的去看,花荣的社会地位,比宋江高多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与你身份比你高的人,到你家住了一段时间,你就是对他再好,你就是再会吹,外人再能夸你够朋友、讲义气,他也绝不可能,对你这样毕恭毕敬。因为,双方的身份在那摆着。
更神的事还在于,宋江面对花荣的这种恭敬,还是一脸的坦然。好像没有任何不安的样子。更没有试图回以相同礼节的意思。总而言之,花荣对宋江拜了又拜,宋江却从未对花荣还以一拜。
如果你是花荣,以你的职务、地位、身手,对宋江一再行大礼,宋江却对你只回以最平常的礼节,你会怎样想?你还会对他越来越恭敬吗?肯定不会的。因为,这不是传说中的热脸贴在冷屁股上吗?
其实,花荣对宋江,尊敬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从原著的具体内容,是找不到答案的。所以,答案只能从宋江这个人物的整体人格、性格中去寻找。
日期:2013-09-15 20:32:40
事实上,只要我们把握宋江的人物性格,从后面的内容,逆推回去。自然会发现,宋江与花荣,肯定有过一段外人不知道的经历。而在这段经历中,花荣亲眼见识了宋江的才气、霸气、邪气、野心,所以才会对宋江产生这种不可思议的崇拜心理。
从花荣的话中,作者也清楚的交待了。在五六年前,宋江与花荣有过一段亲密的接触。
“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
他们之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恐怕谁也不知道了。宋江没有说过,花荣也没有说过,作者也没有任何交待。
作者只是留了点活扣、留白,让我们尽情的去想象。
但是,普通读者,不要说没有这种想象力了,就是连施耐庵这种巧妙的活扣、留白,也看不出来。所以,他们在解释宋江的成功时,只是从那段毫无意义的出场介绍中去理解。
其实,宋江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在于,人们都对宋江一副敬畏不已的样子。但是,人们为什么会对宋江敬畏不已?却永远也是一个谜。于是,宋江传来传去,就成了传说。
人们在传说宋江时,为什么会这样神秘兮兮的呢?因为真实的宋江,是一个至邪、至恶的大魔头。而宋江却喜欢装出一副大仁大义的样子。所以,人们在传说宋江时,自然不能有啥说啥了。
比如,宋江离开清风山后。燕顺、王英、郑天寿、秦明,自然会极力诉说,他们对宋江的敬佩之情。问题是,他们肯定不会说。宋江曾把几百户无辜百姓的房子烧毁了,把不记其数的无辜百姓杀了,把秦明全家害了。因为,这种事是端不上台面的,它会损害宋江大仁大义的形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