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三国谋士》
第9节

作者: 听松看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如果刘备能避免与孙权的冲突结果肯定能好一些。方法不是没有,那就是双方坐下来谈判,议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重分荆州的方案。可惜,刘备不同意。自“借荆州”以来,他一直憋着一口气!现在他兵强马壮了,所以不想再受孙权的气了。从他回复诸葛瑾的话里,可以感受到他的语气。于是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转了一大圈,双方还是坐到了谈判桌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应该是刘备的失策,而不是诸葛亮的失策。无论如何,事情还是得到了解决,结果还不是太糟糕。曹操占领汉中之后,并没有乘势南下,一举定蜀,刘备算侥幸逃过一劫。
  接下来,刘备必须解决汉中的问题。

  日期:2013-09-12 15:11:13
  十四、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诸将进军汉中,发起了汉中战役。因为偏师吴兰、雷铜中了曹军埋伏,全军覆没,刘备兵力稍显不足,便让诸葛亮续发人众。诸葛亮问杨洪该怎么办,杨洪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世人都奇怪诸葛亮为什么迟疑,其实诸葛亮根本没有迟疑,他只是借此机会来试探杨洪的见识。事后,诸葛亮表杨洪为蜀郡太守。后来刘备在永安去世,汉嘉太守黄元反叛,幸亏有杨洪坐镇成都指挥,很快生擒了黄元,平定了叛乱。

  诸葛亮知人善任的事例还有很多,不必一一列举。那么诸葛亮是怎样知人的呢?他有一篇《知人性》专讲知人之道:“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了解杨洪就属于“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诸葛亮听了杨洪的话,续发人马,大力支援前线。前方刘备在法正的辅佐下打得曹军节节败退。定军山一役老将黄忠斩杀了曹军主将夏侯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等曹操亲率大军前来,刘备便凭险据守,不与交战。相持一段时间以后,曹操无奈地发出了“鸡肋”之叹而撤军。
  建安二十四年秋,刘备进位汉中王,事业达到了顶峰。俗话说物极必反,好运总会到头,而好运到头的时候,噩运就到了。
  日期:2013-09-13 08:30:49
  感谢楼上朋友的支持,知音难觅,只三言两语便知是知音也!

  继续更新:
  十五、荆州之失
  就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同时,荆州的关羽发起了襄樊战役。起初,战事顺利,曹仁与吕常被围困在樊城和襄阳。之后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就在樊城岌岌可危的时候,吴魏偷偷完成了勾结,吕子明白衣渡江,偷袭了公安和江陵。形势急转而下,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荆州就这样归了东吴。
  关羽死了,有人说他是被诸葛亮害死的。理由有三方面:第一是捧杀;第二是见死不救;第三是不进言刘备救援。
  说诸葛亮捧杀关羽,有这么两件事:第一是马超投降后,关羽听说他武艺高强,便想入川与之比试。诸葛亮特意写了一封信给他:“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绝伦超群也。”关羽见信,哈哈大笑,并将信交给众人传阅。第二是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张飞为左将军,马超为右将军。关羽见封大怒,表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拒绝接受前将军之爵。在这之前诸葛亮提醒过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诸将肯定没意见,就怕关羽不接受。刘备没当回事儿,还是封了黄忠后将军。诸葛亮又偷偷告诉费诗如何安抚关羽。费诗见关羽不接受爵位,便按诸葛亮所教说:“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於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汉中王与将军有兄弟之义,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关羽听后大悦,便接受了前将军印绶。

  说起来,这两件事诸葛亮确实是在捧关羽,可对这样的人,不捧又该如何呢?不捧他两句,他就任性胡闹,如何收拾?他要真的闹将起来,恐怕对谁都不好吧。其实,这都是诸葛亮防患未然之举。有些人看不到诸葛亮的防患未然,却说诸葛亮捧杀关羽,真真奇哉怪也!
  第二种说法说诸葛亮故意见死不救。其理由说,襄樊之战,全国瞩目,曹操多次派出援兵救援,孙权也密切关注,并派兵偷袭,唯独诸葛亮未发一兵一卒,岂不怪哉?此必借刀杀人也。这个理由看起来有理,其实纯属胡说八道。诸葛亮当时虽为军师将军,却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力。发兵与不发兵,一切取决于刘备,而非诸葛亮。
  第三种说法正针对第二种,有些人意识到“见死不救说”不成立,便改口诬陷诸葛亮没及时向刘备进言,派兵去救关羽。诸葛亮确实没有进言。诸葛亮心里其实很担心,但他不能说。关羽先是捷报频传,困吕常于襄阳,围曹仁于樊城,称不日将攻克二城,诸葛亮能泼冷水吗?后来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吓得想迁都避其锋芒,诸葛亮又能说什么呢?他敢说主公当再派兵马,以防不测吗?那不是乌鸦嘴吗?在这种情况下,好话说多少都行,就是不能言败,谁说谁是乌鸦嘴。事实上诸葛亮大概也没料到关羽会败,至少没想到他能败得那样惨。诸葛亮非常了解关羽,对他的军事才能尤其信任。当时战役已到尾声,只要把樊城攻下来战役就结束了。水淹七军的同时大水也淹了樊城,这座城池已经摇摇欲坠了。就在这关键时刻,东吴突然在后面插了一刀,诸葛亮怎么可能想得到?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关羽自己的错。在这场战役中他犯了太多的错误!
  首先,他用人不当,自掘坟墓。他亲率大军倾巢而出,却留下糜芳、傅士仁两个无才无德的废物留守,不是自掘坟墓是什么?这两个人都与关羽有嫌隙在先,一旦有变,他们怎么可能效死力?有道是大军将出,先思退路,大本营是不能出意外的。曹操出兵,都是荀彧留守,刘备出兵则要诸葛亮留守,关羽却留了糜芳、傅士仁,这就在出兵之前先埋下了祸根。就是这俩人,最终把关羽送上了死路。

  其次、他刚愎自用,自毁联盟。自从诸葛亮入川之后,关羽与东吴的关系一直很紧张。东吴的鲁肃着眼大局,“常以欢好抚之”。后来孙权索要三郡,并向三郡派遣了官吏,关羽命人乱棍打出,由此可见关羽行事之粗蛮。等双方以湘水为界之后,关羽心中愤恨,对东吴的态度更加恶劣。有一次,孙权派人来求亲,想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不仅不许婚,还辱骂来使,说:“我虎女安能嫁犬子乎?”孙权听后怎能不怒。关羽北伐,孙权遣使表示愿出兵相助,关羽却说:“側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等到水淹七军之后,关羽更是不可一世,因为俘虏太多粮食不济,他竟然直接抢了孙权的军粮。就这样,关羽一次又一次的挑衅东吴,那孙权岂肯善罢甘休。关羽不是不知道孙权很愤怒,但是他不怕。他自认天下无敌,谅他孙权也不敢如何。没成想孙权一出兵就要了他的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