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刘备为什么说出那番没来由的话呢?原因很简单,他知道刘禅不成器。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刘禅有几斤几两,刘备心里一清二楚。常言又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刘禅已经十七岁了,他是个什么材料,刘备应该比谁都清楚。基于对儿子的了解,刘备才说出了那番话。那都是他的真心话。关键在“自取”两个字应该如何理解。其实“自取”并非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当皇帝,而是让诸葛亮自摄大权,自主处理政事。事实上诸葛亮也是这样做的。这不是他擅权,这是刘备赋予他的权力。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云:“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者。”所谓“明白洞达”,就是指赋予诸葛亮统揽朝政之大权。为避免刘禅生事,刘备又专门给后主留了一封诏书:“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终时,呼鲁王刘永再次叮咛:“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于丞相共事而已。”这话再明白不过了。你们只是让大臣们与丞相好好共事罢了,至于朝政一切听丞相的。
建兴元年,刘禅尊从父亲遗诏,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不久,又加封益州牧。从此,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裁决。如此多年,群臣不疑,百姓不议,堪称千古美谈。晋人袁宏评论说:“后主授之而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二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
日期:2013-09-15 19:55:31
十九、以法治蜀
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历来最为人称道。他五年治荆,四郡肃然,万民称庆;二十年治蜀,政通人和,百姓感恩。他治国的要诀只有一个——科教严明,厉行法治。
建安十九年,诸葛亮受封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负责益州政务。他厉行法治,以严济宽,以猛纠弘,约束百姓,平抑豪强,一时官风民风大为改观,社会秩序迅速稳定,但同时也招来一些非议和责难。蜀郡太守法正对此颇为不解,他劝告诸葛亮说:“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武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诸葛亮回答说:“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於斯而著矣。”
诸葛亮认为,治理乱世须用重典,绝不能靠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只有“威之以法,限制以爵”才是正道。用法令威慑民众,待法令贯彻后,百姓才懂得感恩;用爵位区别贵贱,一旦得到爵位,他们就懂得了什么是荣耀。恩荣并济,上下有节,才是治理国家的要领所在。
为确保有法可依,诸葛亮与刘巴、法正、伊籍等人共同制定了《蜀科》,作为一国法度。社会秩序,道德伦理,奖善惩恶,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为依据。治国重在治吏,对于官吏,诸葛亮要求更加严格。除了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之外,他还专门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作为官吏的必修课。他要求执法者必须居官守法,慎独其身,执法尚严,除恶务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诸葛亮之所以能凭西蜀一隅之地制胜天下,根本就在赏罚严明。他“赏不遗远,罚不阿近”,强调“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居中守正,以身作则。第一次北伐失利,他自贬三等。马谡违反军令,丢失街亭,他挥泪斩之以谢众。将军向朗,因窝藏马谡也被贬为庶民。
一般而言,严刑峻法往往招致百姓的怨恨,可诸葛亮治蜀却不是这样。为什么?因为他“用心平而劝诫明”。“用心平”是说诸葛亮公平公正,不管是制定法律的还是执行法律都公平公正,百姓自然心悦诚服。“劝诫明”就是“教令为先,诛罚在后”,决不允许“不教而诛”。也就是说,先把法律给人们讲清楚,让人们都搞明白,知法、懂法,从而做到不犯法。诸葛亮治国就是这样,既强调明法、法治,又讲求德治、仁政。“德为主刑为辅”,“科”与“教相辅相成。如此,百姓怎会有怨言呢?
严刑峻法还有可能出现两个大问题:一是量刑过度,二是冤假错案。这也是怨气产生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这些,诸葛亮用的是笨办法,他“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世人都说诸葛亮不该如此,却少有人思考诸葛亮为什么如此?罚二十以上都是些残人肢体的刑罚,不能不慎之又慎。下面的官吏可不一定都有仁爱之心,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自己把好最后一道关,既避免量刑过重与冤假错案,又对地方官吏产生警诫作用。蜀汉上下之所以“吏不容奸,人怀自厉”,正是因为诸葛亮事必躬亲的感召力和威慑力。
诸葛亮的法治与历代法家的根本不同在于,他是以法治国,别人是以法治民。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治民之法,民必苦之;治国之法,民必乐之。治民之法,民必怨之;治国之法,民必赞之。治民之法,民必反之;治国之法,民必颂之。治民之法,是以特权者的利益为本;治国之法,则是以民为本以国为本;治民之法,往往越来越不公正,最后民不堪命;治国之法,公平公正是永远的前提,百姓永无怨气。生活在诸葛亮时代,西蜀百姓一何幸哉!
如何保证“以法治国”不变成“以法治民”呢?关键在举贤。法律规定是一回事儿,执行是另外一回事儿。只有贤者才能为国为民,秉公执法。因此,选贤举能是治国的第一要务。诸葛亮《论举措》一篇说:“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国家怎样才能得贤而不失贤,诸葛亮自有其深刻的思考,他认为:“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任人唯亲,不称职不负责贪赃枉法之徒居大位,国家无法不乱。为官择人,任人唯贤,找到那些能胜其任能担其责的人居其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诸葛亮所说的为官择人,并非每个官位都如此,他指的是国家的重要职位。他认为:“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其国乃安。”“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可算治国第一要领。只要把贤德的人置于高位,奸佞贪婪之徒自然收敛。刘备用诸葛亮为相,奸佞隐形,贪腐绝迹就是个现成的例子。那么贤德的人在哪里呢?诸葛亮说:“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於幽林,直士出於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这是诸葛亮的经验之谈,也是当时的社会现实。诸葛亮治蜀,选请的都是些德高行简的高人隐士。他用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杜微为主簿。杜微坚决推辞,诸葛亮就派车把他接来。杜微假装耳朵聋听不见,诸葛亮就在纸上写字与他交流,甚见敬重。最后拜杜微为谏议大夫。另外,诸葛亮选贤举能,知人善任,“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他选拔了一大批蜀中智能人士参与政务军务,如董和、杨洪、何祗、王连、张裔、费诗、吕凯、张翼、张嶷、李恢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至于蒋琬、费祎,属于栋梁之才,他很早就作为接班人重点培养,以确保他百年之后蜀汉稳定如常。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